长沙,一直在等你

鲍 哥

<p class="ql-block">  三十多年前,我看过一本书,书的名字叫《中日长江大决战》,作者孙挺信。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和许多读者固有的认知,第一次记住了岳麓山、天心阁、新墙河等许多的地理名词。知道了我们所学历史的另一面,在国军抗日的正面战场,有一溃千里的绝望,更多的是国军官兵整连、整营、整团地为国捐躯者,累见不鲜,海军、空军被打光,师长以上阵亡271人。在广阔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围绕长沙这一目标,我们看到是军民同心、玉石俱焚、孤军坚守、尸山血海般的拼死抵抗。无数有姓、有名、有军阶、有部队番号、有阵亡地点的国军官兵与日军同归于尽。其牺牲的壮烈,在战争史上鲜有其例。从此对长沙这座城市,就有心驰神往般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在结束了张家界天门山的旅途前,就已经决定了下一旅途目标为长沙,动身前查阅了长沙大量的历史资料,对长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有初步了解。</p> <p class="ql-block">  长沙之名最早见于3000多年前的西周,古代天文学者将28颗星宿中的长沙星与对应在地面的郡县称为长沙。所以在湖湘地区,天上一颗长沙星,地上一座长沙城广为流传。长沙建城2400多年,长沙的地名,是先民们根据古时当地大片沙滩、沙洲的自然环境特征而逐步确认,约定成俗,流传于后世。尽管历史变迁、朝代更迭,长沙这座城市的名字和地址从来没有改变。</p> <p class="ql-block">  长沙这座古城,在朝代更迭中,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反复经历战乱毁损,从抗元、抗清、抵御太平军,尤其是在抗日战场的几次惨烈会战,反复争夺,几近毁灭,成就了英雄城市的美名,奠定了中国联合国五常的历史地位。长沙就像一位饱含智慧、沉稳低调的长者,默默无名的英雄,一直都在等我们这种千千万万的外地人。</p> <p class="ql-block">  3月23日下午四点,再次背上行囊,带上老婆,坐着摇摇车,摇向长沙。次日早上五点过,在长沙车站摇了下来,就住在天心阁附近的太平古街。</p> <p class="ql-block">  长沙最有象征的地方原本是城区的天心阁和湘江对岸的岳麓山,由于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的落成。橘子洲就成了长沙的象征,我们到长沙的第一个目标也是橘子洲。</p><p class="ql-block"> 橘子洲位于湘江江心,长约5公里,洲上产美橘,故以为名。与岳麓山合并为岳麓山-橘子洲景区,入选2024年度全国5A级景区100强,从2009年起就免费对外开放,去年的登岛游客接近2000千万人。</p><p class="ql-block"> 1913年-1922年,毛泽东曾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执教、从事早期革命活动长达8年,多次在洲上探讨革命真理、从事革命活动。</p> <p class="ql-block">  1925年深秋,仰望岳麓山上如火的红叶,凝视着涛涛北流的江水,32岁的毛泽东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叩问。在这里,游客可以穿越时空回望,与领袖目光交会。</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春分时节踏入橘子洲,满目葱茏、绿树成荫、碧波环绕,与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合影,遥望林立高楼,风景这边独好。</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艺术雕像与望江亭相邻,如果说橘子洲象一首巨轮,望江亭就是驾驶倉,毛泽东就是舵手。据说望江亭建于唐朝,49年后两次按原样重建,精致而古朴。举目遥望,既可感受湘江之水涛涛南来,又可以眺望湘江两岸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p> <p class="ql-block">  橘子洲观景点众多,还有唐生智公馆、海关等历史名胜,大多数外地游客就是冲着毛泽东的青年艺术雕塑而来,在这里留影打卡就完成了橘子洲的游览,对其它景点不屑一顾。</p> <p class="ql-block">  下午长沙的气温已经较高,不适合出行,等待第二天游览岳麓山及其书院。</p><p class="ql-block"> 岳麓山是南岳72峰之峰尾,登岳麓山可以俯瞰长沙全城,四次长沙会战,第九战区司令部都把炮兵阵地设置在岳麓山上,湖湘子弟以岳麓山为屏障,从这里给攻入城内的日军予以毁灭性的打击。</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清晨,乘地铁抵达岳麓山山麓,湖南大学、长沙师范大学就岳麓山下,原以为大学校区早餐摊点众多,不料为吃早餐竞走了一公里多。</p> <p class="ql-block">  岳麓山历史遗迹众多,既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墓葬、墨宝,诗词歌赋,也有近现代历史风云人物活动遗迹、纪念碑亭。黄兴、蔡锷等墓葬也在岳麓山中。我上岳麓山的主要目标就是寻访长沙会战的遗迹,登高远望长沙全城。根据游览图标指示,最先找到的是第一次长沙会战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根据碑文记载:1939年9月,日军纠集18万兵力,从赣北、鄂南、湘北三个方向、六路合击长沙,企图消灭第九战区主力。国军调集24万兵力,采用逐步抵抗,诱敌深入的战术奋勇抗敌,全体参战官兵浴血奋战、忠勇用命,人民协同,合围设伏,取得歼敌三万,第一次以武力迫使日军退回到了战前态势!</p> <p class="ql-block">  第一、二次长沙会战都是在珍珠港事件之前,中国以积贫积弱之躯、以低劣落后的武器,独自抵抗强敌四年,富庶的国土大半沦陷。面对已经是机械化装备的日军,无异于以卵击石。苦撑待变,等候国际局势的变化,是唯一打败强敌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  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在珍珠港事件之后,中华民族的国运已经搭上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战车。我们在爱晚亭旁边找到了第九战区第三次会战的临时指挥部。</p> <p class="ql-block">  原以为战区长官司令部是栋小楼,按指路牌寻找数次不得。这得怪自己没有战争常识,战时的最高指挥部岂能暴露在野外!作为敌军飞机大炮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 1941年12月,日军第三次进犯长沙,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为便于就近指挥督战,将指挥部从城区搬迁到岳麓山。在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初期,日军在东南亚横扫一切,印缅危急,太平洋战场八万美菲联军向三万日军投降、同盟国一路败绩的情况下,第三次长沙会战首开了盟军胜利的记录。</p><p class="ql-block"> 长沙会战历时半月,薛岳以逐级抵抗,后退决战的天炉战法,将日军诱入长沙的水网河湖地区,日军也一度攻入天心阁核心区域,但在各路国军的英勇反击下,日军狼狈逃窜,遗尸数万,国军乘胜追击,取得了第三次长沙会战的空前胜利。</p><p class="ql-block"> 第三次长沙大捷,让西方列强对中国军队的战力刮目相看,将亚洲战场划定为中国战区,蒋委员长出任中国战区总司令,最精锐军的第五军出征海外,协防缅甸印度,就是作为盟国承担的世界责任,这就是中国远征军的来历。</p> <p class="ql-block">  以后的开罗会议及其宣言,更是让中国跻身世界列强,蒋介石与罗斯福、丘吉尔平起平坐,共同安排战后世界秩序。日本自甲午战争后从中国窃取的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东北等必须无条件归还中国。长沙不仅一战定了国运,也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长沙会战的空前胜利,促使盟国迅速通过援华法案,西方列强主动放弃自鸦片战争以来取得的所有不平等权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从而进入四强,奠定了战后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行使一票否决的历史地位。当年参与决战的国军官兵不可能知道,自己与日军在长沙这一战,参与的是国运的拼搏。所有为国作战的英雄,都应该被后代子孙铭记和祭奠,包括蒋介石先生在内。</p> <p class="ql-block">  在岳麓山下的爱晚亭,被称为历史文化名亭,我并没看出有何特别,照相打卡的人极多。</p> <p class="ql-block">  据介绍:爱晚亭始建于乾隆年间的1792年,与安徽滁县的醉翁亭、杭州西湖的湖心亭、北京陶然公园的陶然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p><p class="ql-block"> 1913年-1918年,毛泽东、蔡和森常在此聚会、读书、探讨革命真理。爱晚亭毁于抗战时期,1952年重建时,毛泽东题“爱晚亭”三个字。</p><p class="ql-block"> 爱晚亭下是岳麓书院</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原想进入这座千年学府,感受书院的墨香气息,但看到需要几十元门票,自认为自己没有文化,不够资格,照相打卡,匆匆而过。</p> <p class="ql-block">  下午天热休息,寻找美食。</p><p class="ql-block"> 第三天,游览天心阁。</p><p class="ql-block"> 天心阁是长沙的制高点,历来都是长沙的象征和中心,红军时期,彭德怀曾率军短暂占领过,1938天心阁毁于长沙大火。</p> <p class="ql-block">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日军攻占岳阳,长沙暴露在日军的兵锋之下,日军的所向披靡,让长沙民众如惊弓之鸟。由于通讯落后,日军逼近长沙的谣言满天,一日数次。</p><p class="ql-block"> 早在武汉陷落前,国民政府就制定了焦土抗战、关键时刻焚毁长沙的计划,这是面对强敌、背水一战、绝境求生、无奈之下的悲壮举动。事前约定以天心阁起火为号,但是在计划正式实施之前,一系列的偶然因素让这场大火完全不受控制,漫天大火整整烧了五天,数万市民被煮熟烤焦,全城90%的房屋被烧毁。</p> <p class="ql-block">  这场因误传消息而触发的焚城,烧断了古城的工业繁荣,城市发展近乎断层,市场萧条,金融枯竭。唯独没有损毁长沙人民坚韧果敢的气概,对于窜入城内的日军给予的是奋起反抗,迎头痛击。</p> <p class="ql-block">  1939年9月-1942年1月,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攻防战。 天心阁由于占据长沙城内制高点,每一次会战都成为国军重要的布防阵地。抗战胜利后,天心阁公园建设了崇烈塔、崇烈门和崇烈亭,以纪念抗战阵亡将士。</p> <p class="ql-block">  这是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为纪念长沙会战阵亡将士修建,塔高6.6米,塔基为六边形,塔身为圆盘、圆柱构成,圆柱上端的圆球寓意地球,球面刻着中国地图,球的上方昂立着一头石狮,石狮明眸远望,寓意中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p> <p class="ql-block">  崇烈塔后是崇烈门,为牌坊式建筑。四柱三门,由花纲石建造,石柱镌两副对联:中为,气吞胡羯,勇卫山河。两侧为,犯难而忘其死,所欲有胜于生。颂扬抗日将士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忘我的战斗精神。</p> <p class="ql-block">  拾阶而上是崇烈亭,两侧对联字迹清晰可见。据说“崇烈亭”三个字是由蒋委员长手书。</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就是天心阁,需购票进入。天心阁的始建年代没发考证,但自建阁以来受到历任地方官员的重视,有“潇湘古阁,秦汉名城”的美誉,也是文运昌盛,人杰地灵的标志。清代至民国数次大修,1938年天心阁及园内建筑毁于长沙大火,1983年原址、原样重建。主阁楼高三层,南、北各有一个副阁,主副阁之间以廊相连,雄伟壮观,气势恢弘。</p> <p class="ql-block">  长沙的最终陷落是日军败局已定的1944年爆发的第四次长沙会战,日军吸取前三次失败的教训,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骄傲轻敌,守卫长沙城的第4军布防失当,长沙于1944年6月中旬陷落。</p><p class="ql-block"> 长沙陷落后,日军继续向南推进,催生了另外一座英雄城市衡阳,虽然衡阳经47天的激战最终也落入敌手,日军完成了豫湘桂的作战目标,第10军的孤军奋战为后续布防赢得了时间,挡住了日军铁蹄。成为当时中国战场最大的看点,比肩斯大林格勒保卫战。</p> <p class="ql-block">  第四次长沙会战失败,导致正面战场损失惨重,严重影响国际声誉,即使中国远征军同期在缅甸横扫日军如卷席捷也不能挽回中国战场溃败的影响,美英将打败日本的希望寄预在老毛子身上,才有了雅尔塔会议,才有了日军即将投降,苏军也要出兵东北的口实。负责守卫长沙的第四军军长张德能战后被处决,历史罪人,罪有应得。</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古炮台诉说着1852年与太平军激战的状况,交战81天后,绕道攻下衡阳。</p> <p class="ql-block"> 在长沙的最后一个景点是参观湖南省博物院。</p><p class="ql-block"> 1972-1974年,在长沙马王堆发现三座西汉墓,是一座于特殊年代、举全国之力的科学发掘,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和一具保存完好的古代女尸,有明确的墓藏年代和墓主身份,在中国考古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参观博物院马王堆文物,需要提前预约,我和多数外行一样看的是热闹,增加一点浅薄的见识。下午三点半,带着一点遗憾赶往长沙车站,摇向下一个目标。</p> <p class="ql-block">  坐在摇摇车上,有个问题挥之不去:谁是中流砥柱?对长沙的历史有所思考。长沙大火后,对于明面上的直接责任人,长沙市警察局局长文重孚、长沙市警备司令酆梯、警备二团团长徐权全部处以死刑。其中,酆悌是委员长黄埔军校的得意门生,13太保之一。联想到90年代新疆克拉玛依大火,还有10年前的天津大爆炸的责任人苟且偷生。</p><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后,这个族群本应该休养生息,拿出智慧处理锋争,但马上陷入了更为惨烈三年内战。加上积贫极弱的中国经济终于葬送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前门驱狼,后门入虎,外蒙独立。以致今日台湾问题、南海问题、钓鱼台问题久拖不决、中华民族还没有真正复兴的根本原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3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