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瑞德法行16.巴黎蒙马特圣心大教堂

老桂49

<div> 蒙马特高地(Mons Martis,意为“战神的山丘”)位于法国巴黎市十八区的一座130米高的山丘。归属于巴黎市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时间,可以说是巴黎最年轻的一个区。这里有风景秀丽的蜿蜒小径,有高大神圣的圣心教堂,有画家聚集的小丘广场,有夜夜笙歌的红磨坊,还有写满爱情的巴黎爱墙。这是一个和谐包容了宗教、艺术、香艳和爱情的地方。</div> 通向山顶圣心大教堂的路口。<div> 教堂选址蒙马特高地以“上帝护佑全城”为理念,历史上蒙马特高地曾是古代罗马神庙和基督教殉道者的纪念地。</div> 遥望山顶的大教堂。<div> 教堂的修建与1871年巴黎公社事件密切相关,被视为对内战悲剧的反思与和平象征,为了祈求国家的和平与复兴,1873年法国天主教徒发起建造圣心大教堂募捐倡议,并将其献给耶稣的圣心,象征对基督的虔诚与罪恶的忏悔。</div>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利后,普鲁士军队继续向巴黎发起进攻,法国资产阶级趁机发动政变,推翻帝制,宣布共和制。但这个新政权对普鲁士并不抵抗,而是采取投降卖国政策。30万巴黎市民组成的“国民自卫队”奋勇抵抗,他们把大量大炮藏在了蒙马特高地。<div> 法国新政府迁往凡尔赛,巴黎市出现了权力真空。国民自卫军占领了巴黎市政厅并掌控巴黎全城,巴黎公社于1871年3月28日宣告成立。</div><div> 5月21日,凡尔赛政府军对巴黎发起总攻,上演了历史上著名的“五月流血周”(1871年5月21日-28日),在巴黎市内大肆杀戮巴黎公社社员数万人。5月28日,巴黎公社这个仅存在了71天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走到了终点。</div> 山脚下威利特广场花团锦簇,曲径有致。 上山有三层休息平台,也是观景台。 也可以选择乘坐通往大教堂的缆车。 台阶上巡逻的巴黎警察。 一层平台上休息的游客。 大教堂前台阶上休息看巴黎全景的游客。 教堂建筑风格独特,既似罗马式又似拜占庭式。大圆顶四周为四座小圆顶,具有中东情调,教堂有三扇拱形门。<div> 进教堂参观需要在侧面排队安检验票。</div> 大门门顶上有两座骑马的雕像,一座是国王圣·路易(即路易第九,1214年-1270年);另一座是法国民族女英雄贞德 (1412年-1431年)的雕像。 教堂大圆顶下的耶稣像,天主教圣心的标志:耶稣胸前圣心显露于外,绕以荆冠,并有伤痕,上有火焰。这也是此教堂命名为“圣心大教堂”的缘故。 教堂1875年的奠基碑和1919年落成纪念碑,大教堂由全法国人民捐款兴建。(图片来自网络) 教堂内陈列的教堂模型。 主体建筑中的钟楼高84米,钟楼中有一只全法国最大的钟叫萨瓦人钟,是世界著名大钟之一。这只重19吨的大钟由一只重850公斤的钟锤敲响后全巴黎城都可以听到它那悠扬的钟声。(图片来自网络) 教堂三座大门门楣上的浮雕。 进入教堂,高大的圆顶映入眼帘,教堂内有许多浮雕、壁画和马赛克镶嵌画很值得去欣赏。 主祭台穹顶上的马赛克名为Christ in Majesty《基督圣像》,面积为475平方米,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马赛克装饰画之一。这幅作品由Luc-Olivier Merson、H. M. Magne和R. Martin共同创作,于1923年落成,它描绘的是复活后身穿白色长袍、伸展双臂、展示散发着金色光芒心脏的基督。 耶稣胸前,圣心显露于外,心为爱之象征,绕以荆冠,并有伤痕,上有火焰,表示耶稣对世人之大爱。左边站立的是圣母玛利亚,右边是大天使长圣米歇尔。脚下跪举地球的是教皇利奥十三世,另一边是圣女贞德。<div> 在马赛克的底部有拉丁文的铭文,说明这座大教堂是法国的礼物。</div> 圣母子像。 自建筑刚开工的1885年起,弥撒时献祭用的所谓圣体,就一直陈列在高祭坛上方,对圣体的永久崇拜也一直在大教堂内不间断地进行着。(图片来自网络) 游客参观这片区域时,被要求穿戴得体,并尽量保持安静,以免打扰到从世界各地来此朝圣的人们,尤其是由于还展示了所谓圣衣,该区域不允许拍照。 马赛克装饰画《苦路》1—4站。<div> 《苦路》源于耶稣从审判到安葬的路径,17世纪由方济各会发展为宗教仪式,1731年教宗克勉十二世正式确立14站。</div> 马赛克装饰画《苦路》5—6站。 马赛克装饰画《苦路》7—8站。后面还有6站,没有照片。 悬挂着万国旗的一个小礼拜堂。 礼拜堂圣乔治屠龙的雕塑,屠龙故事堪称是所有英雄传奇的模板:伸张正义、拯救妇孺、保护无辜的人。而这一故事所衍生出的图像,也被一代代人再创作,它已成为西方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图片来自网络) 教堂里其它的小纪念堂。 教堂里其它的小纪念堂。 教堂里其它的小纪念堂。 教堂的彩窗在1944年的二战中全部被摧毁,但在1946年又被按原样修复,当然本身艺术价值也不高。(图片来自网络) 高悬的管风琴,它的轰鸣声仿佛从穹顶倾泻而下——这是法国第二大的管风琴,88个音栓,6000根音管奏响的声浪,能使空气震颤如神谕。 教堂前台阶上坐满看巴黎全景的游客。 台阶上表演的音乐家,琴盒里有赞助者的硬币。 打卡大教堂。 大半个巴黎收入眼底,这里的树木遮挡了一部分视线。只有这个角度能清晰地看到埃菲尔铁塔。 蓬皮杜中心附近的一个尖而细的塔一直向云端伸展,力图冲破一切尘世的阻碍,这便是巴黎圣母院的尖塔了,它前面便是圣母院两个方方正正的钟塔。远处的一个大圆顶是先贤祠,视线右前方一处黑色的长屋顶,应该是属于卢浮宫的,它是宏大而沉静的。 观景台上的观景图示,可惜是法文,读不懂哦! 俯瞰巴黎城市全景和第一层观景平台。 第一层休息平台。 观景台打卡照。 第二层观景台周围栏杆上密密麻麻的连心锁。 密密麻麻的连心锁。 巴黎红磨坊(Moulin Rouge)就在蒙马特高地脚下,开业于1889年,是巴黎乃至世界著名的歌舞表演秀场,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慕名观看法国民粹康康舞表演。 2024年4月25日风车叶片掉落了,一个月后红磨坊屋顶上的红色风车仍未修复。下图是有风车的资料图。(风车图片来自网络) 蒙马特拉雪兹神甫公墓的1871年5月流血周巴黎公社纪念墙。<div> 政府以任何方式支持过公社的行为都被视为政治犯罪,数千人被起诉,简易法庭草草审判之后立即枪杀。一些公社的重要成员在蒙马特高地下方的拉雪兹神甫公墓旁今天被称作的“公社社员墙”的墙边被枪决。(图片来自网络)</div> 爱墙(法语:le mur des je t’aime)坐落在蒙马特高地半山腰上的一个街头小公园里,墙有40平方米,由511块深蓝色的长方形瓷砖组成,上面用311种字体和280种语言写满了同一句话“我爱你”。在墙的最左侧可以找到竖排的3个中文字,但其中的“爱”字是繁体。在墙的上方有一幅美女像,身穿深蓝色吊带裙,斜倚一张小桌上,旁边几行小字写道:“保持理智,强求是不可能的”,这就是爱墙的鼻祖。<div> 2001年情人节举行的爱墙落成仪式上,有100只白鸽展翅飞向蓝天,所要表达的就是人们对和平与爱的渴望。(图片来自网络)</div> <p class="ql-block">上一篇</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pxfq2c"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意瑞德法行15.巴黎塞纳河桥的故事</a></p> <p class="ql-block">下一篇</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c9j5vjo" target="_blank">意瑞德法行17.凡尔赛宫(上)行走王宫篇</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