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巴车沿着蜿蜒的山路驶进深山,半山坡上一座古朴的庙宇映入眼帘。它仿佛是万山丛中的一抹亮色,显得宁静而神秘,让人不禁想停下脚步,去探寻这里背后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山崖上,巨大的汉字“爨底下”镌刻在黑色岩石表面,周围植被环绕,显得庄重威严。这三个字仿佛在向每一位来访者诉说着这个古老村落的历史与文化底蕴,让人对爨(cuàn)底下村充满了期待与好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爨底下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视频源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明朝初年,朱元璋派遣大将徐达收复北京后,在京畿的燕山和太行山沿线修筑了很多防御工事。永乐年间,山西军户韩氏兄弟来到门头沟爨口地区驻守,将随行的家眷安排在了爨口下边不远处。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韩姓兄弟就将这里称作“爨底下”村,这个名字一直延续至今。</p> <p class="ql-block">爨底下村现存清代民居74套、689间,是北京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民居群之一。 </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处俯瞰整个古村落,山脚下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许多房屋。这些房屋依山而建,仿佛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和谐之美。</p> <p class="ql-block">攀登古老的石阶,每一步都仿佛在与历史对话。石阶上的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诉说着属于它们自己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狭窄的小巷两旁挂着红灯笼,平添了几分喜庆。</p> <p class="ql-block">1937年,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年底,八路军挺进军开到门头沟地区,以门头沟为革命根据地,开展抗日工作,爨底下村成为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p> <p class="ql-block">村中保存完好的“财主院”(韩氏老宅),曾是八路军某部临时指挥部。现在是村史馆。</p> <p class="ql-block">整个抗日战争时期,爨底下村98户村民中,参加革命的就有70余人,有34人牺牲在战场上,成为烈士,可以说爨底下村家家有英雄。</p> <p class="ql-block">红色遗迹随处可见,它们仿佛默默诉说着当年的峥嵘岁月。</p> <p class="ql-block">古色古香的小村庄,屋顶上覆盖着灰色瓦片,给人一种宁静而古老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餐饮文化充满了乡土气息,柴鸡蛋、山野菜、农家豆腐,每一道菜都散发着浓浓的乡村味道,让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2006年,爨底下村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爨底下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古村落。那古老建筑的韵味、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淳朴的风土人情和独特的餐饮文化,令每一个到访者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图文:坚石</p><p class="ql-block">后期:借助DeepseeK、豆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