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昨晚,从新西兰南岛的皇后镇飞抵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到达时已经接近凌晨了,今天又恰遇整个路途最艰苦的一天。十个小时的车程,就为了看耶稣十二门徒石。不禁想起了在北欧时那个导游的理论:旅游只是为了证明待在家里比出门好。</p><p class="ql-block"> 墨尔本最早是以开采出来金矿发展起来的。又名新金山,因为之前美国已经有了个叫金山的城市了,墨尔本也取了这个名字,美国那个就只能叫旧金山了,华人又把它称为三蕃市。我都替老美觉得憋屈。不过老美最大那个城市纽约,也是从他以前的宗主国英国那儿的约克郡脱胎换骨来的,意思是新约克郡,我们中国人生帮他简化了。</p><p class="ql-block"> 给我们开车的是个北京人,留学后滞留下来的,人不错,特别能侃。恨不得一个上午把整个澳大利亚的历史,地理,人文,风情都给我们讲明白了。至少使我们粗浅的了解了一些关于澳大利亚的常识。但有的地方他说高兴了也是信口胡诌,说澳大利亚濒临巴士海峡,纯属豁黑娃儿没晒过太阳。我就不明白了,他好歹也是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怎么不去大学谋个职务,倒是干上司机兼导游的活儿来了?当时,西方国家没有工作高低贵贱之分,应该是这个挣钱多吧?</p><p class="ql-block"> 我们走的路叫大洋路,一条沿海岸修建的海景公路。天气阴沉,风急浪高,路两旁不少桉树,和国内笔直的桉树不同,这儿的桉树长得来七歪八扭的,树皮一缕缕的耷拉着,更像是硕大的盆景。树木的不幸倒给人类养眼了。这儿的桉树都是自然生长的,树木本身不值钱,大都用于造纸,倒是桉叶中提取的桉叶油和单宁酸被医疗,日化等领域中广泛使用着。</p><p class="ql-block"> 临近午间,离开海边穿行在桉树林中,又是一番风景,据说运气好的话可以看见野生的考拉,未果。伙食也是这趟旅程最差的,尽管司机忽悠了半天,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一看端上来的是炸鱼薯条,顿时感觉生活尽是眼泪。他们的老祖宗英国人自己认为最拿得出手的菜肴,被西方那些餐饮大国揶揄为黑暗料理。当然更不能和我们比了。随便一盘回锅肉就直接碾压了。导游许诺明天吃火锅,同行的朋友都开始惦记着了。</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参观景点一共有三个,分别叫耶稣十二门徒,沉船谷和伦敦桥,实事求是的说,这些自然景点都很壮观,特别是当我们参观景点时,天气一扫上午的阴霾,阳光灿烂,天空瓦蓝瓦蓝的。全车游客都说我们是人品爆棚了,不冤枉坐了十来个小时的车。这几个景点也是到澳大利亚游玩的经典去处,除了各个旅行团的游客外,还有不少老外开着房车,停驻在这里慢慢观赏,令人羡慕。路上遇到一对白人小两口,把个婴儿放在小摇篮里直接拎着走,看起来像是在菜市场买的菜,很搞笑,我忍不住给偷拍了一张。</p><p class="ql-block"> 这种奇异的景观,应该是千百万年来风吹浪蚀塑造出来,慢慢脱离了陆地而成的,形状格外奇特的海中孤立的巨型岩石。顾名思义,后两者有点像一艘断裂的沉船和伦敦塔桥,但第一个不知道是谁起的,在那片海域附近有大大小小的十二块海中岩石,可现在从观景台上看,怎么也数不出那么多块来。导游说其中小的近年来已经断掉了,那虔诚的信教者会不会认为这是一种严重的宗教信仰崩塌的事故呐?不能再深入讨论下去了。怕神父什么时候约谈我。回不了国了。</p> <p class="ql-block">风急浪高的海岸,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交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