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影:导游小谷子及众团友</p><p class="ql-block">景点介绍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提起景迈山,就应该先了解一下澜沧县。澜沧县,是我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因东临澜沧江而得名。</p><p class="ql-block">澜沧县总面积8807平方千米,为云南省县级面积第二大县,国境线长80.563千米。县城勐朗坝,海拔1054米。截至2022年,下辖5个镇、15个乡。</p><p class="ql-block">图为2025年3月7日景迈山日出</p> <p class="ql-block">服务区的风景挺好。</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老达保音乐小镇。(3月6日)</p><p class="ql-block">老达保村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酒井哈尼族乡勐根村,距离县城约20公里。这是一个典型的拉祜族聚集村寨,常住人口约116户480人,其中拉祜族占99%。</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村民,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中餐。看到我们用餐差不多了,换上民族服装,弹起吉他🎸,开始歌唱。</p> <p class="ql-block">老达保村以其丰富的拉祜族文化闻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牡帕密帕》和《拉祜族芦笙舞》的保护传承基地。村内保留了大量传统干栏式建筑,并拥有独特的拉祜族歌舞文化,被誉为“音乐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与歌手们联欢,互相敬酒,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拿起锄头干活,放下锄头唱歌”是村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全村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9人,自创的拉祜民歌有300多首,吉他都有200多把。</p><p class="ql-block">他们为我们表演自创歌曲:<span style="font-size:18px;">实在是舍不得。此情此景,让人难以忘怀!</span></p> <p class="ql-block">清平乐•老达保</p><p class="ql-block">吉他弹唱,击鼓笙歌亮。音乐之乡名气旺,宾主狂欢拍掌。</p><p class="ql-block">农时劳作田间,开口即是歌仙。文旅交融诗画,快乐拉祜家园。</p> <p class="ql-block">老达保的村民能歌善舞,擅长芦笙舞、摆舞、无伴奏和声演唱等,他们的表演深受各民族群众的喜爱。所有这些他们都为为我们进行了表演。淳厚又原生态的天籁之音,让人十分敬佩。</p> <p class="ql-block">我们追星啦!这些拉祜朋友可是上过春晚的明星哟!</p> <p class="ql-block">发自内心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面带微笑,尽情的配合我们这些老阿姨拍照。</p> <p class="ql-block">直到每个人都满意为止,谢谢啦,拉祜朋友。</p> <p class="ql-block">近年来,老达保村通过“文化赋能、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成功打造了乡村旅游品牌。村内成立了澜沧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通过“党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组织村民进行歌舞表演,吸引了大量游客。截至2022年,村内已为游客演出960余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99.66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495元。</p><p class="ql-block">这是村里的中心广场。每逢节庆,就会在这里表演。</p> <p class="ql-block">老达保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十佳魅力新农村”“云南省农村文化产业先进典型”,并入选联合国“中国扶贫成就展”和全国“非遗旅游村寨”。2020年,该村被列入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并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p> <p class="ql-block">老达保村将继续依托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绿美乡村样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p> <p class="ql-block">老达保村的音乐文化不仅体现在舞蹈和乐器演奏上,还通过音乐创作和表演活动展现出来。李娜倮是村里的著名歌手,她创作的《快乐拉祜》等歌曲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唱到了央视春晚。我们有幸亲耳聆听,真是大饱耳福。</p> <p class="ql-block">老达保村的红火,也是基层党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缩影。小小的山村,涌现出全国劳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李娜倮和云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彭娜儿等诸多先进典型。2021年,老达保党支部还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p> <p class="ql-block">李娜倮虽然受教育程度不高,却创作出了《快乐拉祜》《实在舍不得》等40余首脍炙人口的民歌,培养民间艺人500余人,带头结成20多个“文艺队党员+群众”的帮带对子,用生动的歌舞宣讲好党的好政策。</p> <p class="ql-block">59岁的村民李石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拉祜族芦笙舞传承人。跳芦笙舞、唱《打猎歌》、弹吉他,他样样在行。</p> <p class="ql-block">村子不大,很干净。老乡们是去地里干活还是外出打工?整个村庄看不到人。我们在小谷子的带领下,漫步在这个享誉中外的村庄里。凡是适合拍照打卡的地方,小谷子都建议我们拍照。服务得耐心又温暖。</p> <p class="ql-block">对面山顶上是某个公司新建的度假村。</p> <p class="ql-block">老达保村不仅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拉祜族村寨,更是一个通过文旅融合实现乡村振兴的成功典范。</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糯岗(干)老寨。这里是金子掉入水塘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糯岗(干)古寨已有千年历史,曾是傣族村落的迁徙地,现址东侧还保留着百余年前的老寨遗址。村寨完整保存了傣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以寨心为中心,呈向心式布局发展。村内79座干栏式传统民居和糯干佛寺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迈古茶园”的文物建筑。</p><p class="ql-block">看见图一那只鸡了吗?网红鸡哟!</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在古寨的石板路上</p> <p class="ql-block">傣族老奶奶给我们比✌</p> <p class="ql-block">处处都是好风光</p> <p class="ql-block">极具特色的房屋</p> <p class="ql-block">古朴的小桥</p> <p class="ql-block">傣族风情非常浓郁</p> <p class="ql-block">合适的地方就打个卡</p> <p class="ql-block">古寨民居以木质结构干栏式为主,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一层用于储存杂物或饲养牲畜,二层为生活起居空间,这种设计适应了热带雨林湿热多雨的气候特点。</p><p class="ql-block">屋顶两端分别修葺两个弯弯的角 ,是糯岗老寨傣族风情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互相搀扶去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这里可以看到糯岗老寨全貌。糯干古寨是一个拥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傣家古寨,古寨保存较为完整的傣族文化和原始古村落原貌,山地傣族民居独具特色,傣族传统风俗浓郁。</p> <p class="ql-block">这里可是摄影天堂,看看那鳞次栉比的屋顶和屋顶下生活着的百姓,玩味这满满的人间烟火气。慢生活总会让人咂摸出不一样的滋味。</p> <p class="ql-block">糯干古寨被万亩古茶园包围,空气清新,茶香四溢。村西侧有溪流水塘,东侧有糯干河绕村而过,体现了傣族村落选址对水源的重视。“糯干”在傣语中意为“金子掉入水塘”,寓意水源的珍贵。</p> <p class="ql-block">你们看见啥啦?</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茶的世界,只要你坐下来,主人家必定会招呼客人喝茶。</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晚餐就在这家餐馆</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大金塔观日出(3月7日)</p><p class="ql-block">晨曦初露,一抹红霞镶嵌在东方。</p> <p class="ql-block">景迈山观日出,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伙伴,不同的心情,迎接<span style="font-size:18px;">同一个太阳☀️!</span></p> <p class="ql-block">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好运气的我们看到了太阳升起的整个过程,尽情的欢呼吧!</p> <p class="ql-block">年年逾古稀的我们,满怀希望拥抱生活</p> <p class="ql-block">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我们的命运与共和国紧紧相连。</p> <p class="ql-block">尽管我们年事已高,依然热爱生活,热爱人生。</p> <p class="ql-block">最喜欢电视剧《人世间》的主题曲。歌词如下:</p><p class="ql-block">草木会发芽孩子会长大</p><p class="ql-block">岁月的列车不为谁停下</p><p class="ql-block">命运的站台悲欢离合都是刹那</p><p class="ql-block">人像雪花一样飞很高又融化</p><p class="ql-block">世间的苦啊爱要离散雨要下</p><p class="ql-block">世间的甜啊走多远都记得回家</p><p class="ql-block">平凡的我们撑起屋檐之下一方烟火</p><p class="ql-block">不管人世间多少沧桑变化</p><p class="ql-block">祝你踏过千重浪</p><p class="ql-block">能留在爱人的身旁</p><p class="ql-block">在妈妈老去的时光</p><p class="ql-block">听她把儿时慢慢讲</p><p class="ql-block">也祝你不忘少年样</p><p class="ql-block">也无惧那白发苍苍</p><p class="ql-block">若年华终将被遗忘记得你我</p><p class="ql-block">火一样爱着</p><p class="ql-block">人世间值得</p><p class="ql-block">有多少苦乐就有多少种活法</p><p class="ql-block">有多少变化太阳都会升起落下</p><p class="ql-block">平凡的我们一身雨雪风霜不问去哪</p><p class="ql-block">随四季枯荣依然迎风歌唱</p><p class="ql-block">祝你踏过千重浪</p><p class="ql-block">能留在爱人的身旁</p><p class="ql-block">在妈妈老去的时光</p><p class="ql-block">听她把儿时慢慢讲</p><p class="ql-block">也祝你不忘少年样</p><p class="ql-block">也无惧那白发苍苍</p><p class="ql-block">我们啊像种子一样</p><p class="ql-block">一生向阳</p><p class="ql-block">在这片土壤</p><p class="ql-block">随万物生长</p> <p class="ql-block">我们现在就是无惧那白发苍苍,若年华终将被遗忘记得你我,火一样爱着,人世间值得!</p> <p class="ql-block">我们啊像种子一样,一生向阳,在这片土壤,随万物生长。</p> <p class="ql-block">在太阳的照耀下,金色的佛塔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三个河北老乡,缘分啊!</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古茶园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景迈山全貌</p> <p class="ql-block">沐浴着初升的太阳,面对着绵延不断的群山,呼吸着清新的带有草木泥土味道的空气,放空身心,融入大自然的怀抱。</p> <p class="ql-block">似乎说什么都是多余的。</p> <p class="ql-block">天高地阔,群山巍峨。</p> <p class="ql-block">万类霜天竞自由。</p> <p class="ql-block">三位老帅哥慈祥和蔼,岁月静好,友谊长存!</p> <p class="ql-block">珍惜眼前的一切,让每一天都过得开心,让自己多些快乐,这便是来人间一趟的意义所在。</p> <p class="ql-block">尽职尽责的小谷子,给他一个大大的赞👍!</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景迈山古茶园</p> <p class="ql-block">景迈古茶园,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境内,是东汉至唐朝时期的古遗址。</p><p class="ql-block">景迈古茶园是世界已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培植型古老茶园。古茶园分布在丛林中,分布面积达1870公顷,其中成林、成片的古茶园,现存730公顷。景迈古茶园集中在惠民镇景迈、芒景两个行政村地域范围内,包括10个自然村寨。还涉及惠民镇芒云行政村和糯福乡勐宋行政村。遗产要素包括5片古茶林、9个古村寨和3片分隔防护林。景迈古茶园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茶树自然博物馆”,是茶叶天然林下种植方式的起源地,是茶叶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的发祥地,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保存完好的茶树基因是未来茶叶产业发展的重要种质资源库。景迈古茶园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缩影,是传承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最重要的实物载体。</p><p class="ql-block">2013年5月,景迈古茶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拍下我们的第六张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我们看的是太平掌古茶园。</p> <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17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在诸多遗产中,关于茶文化的只有这一处。</p> <p class="ql-block">茶叶是与咖啡、可可并称的世界三大软饮,饮茶人口超过20亿。对中国人来说,无论是牛饮解渴,还是慢啜细品,茶和茶文化从来不是属于祖先的“历史景观”,而是一种延续至今的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约在唐朝时,傣族、布朗族先民迁徙至此,发现了野生茶树,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开始在景迈山上种植“大叶种茶树”。这种茶树喜温喜湿,与此地的小气候简直是天作之合。同时,布朗族先民还在茶林周边划定了宽40米的防护林带,既可为分割线,也能防止大风、病虫害等灾害。这些原始森林同样保留至今。他们还在林下栽种各类草药,形成了乔木-茶树-草本植物的生态结构,使得土壤肥力始终能自我维系,不用施加任何化肥农药。</p> <p class="ql-block">徒步在古茶林中,抬头可见参天古树。低头可闻泥土芳香。</p><p class="ql-block">由于森林茂密,水土保持得非常好。踩在地上,松松软软的。这里的盘山路不用水泥沥青,完全用石头建造成弹石路面,尽最大努力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当地各级政府点赞!为当地老百姓点赞!</p> <p class="ql-block">百年古茶树原来长这样。今天得以一睹芳容。</p><p class="ql-block">景迈山的茶林面积高达1180公顷,数量超过120万株,将近有10万株茶树的树龄在100年以上。</p> <p class="ql-block">布朗族以自己的祖先帕哎冷为茶树之祖,代代举行山龛节祭祀。据说在最早的时候,布朗先民居住在今天昆明滇池一代,后来因为族群间的资源争夺而四处迁徙。在首领帕哎冷的带领下,他们来到了景迈山。帕哎冷无意中发现茶叶具有解毒的功效,以此医治了被瘟疫袭扰的部族。当地的歌谣唱着:“他(帕哎冷)种的大茶树,流出了金子,他种的小茶树,流出了银子。”从那以后,布朗族定居下来,并且有计划地栽培茶树,历时1700年不衰。</p> <p class="ql-block">合围这棵参天大树,让我们认识自然,敬畏自然。</p> <p class="ql-block">景迈山茶王树的树龄约为1800年,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普洱茶树之一。这棵茶树高约10米,树冠直径达14米,树干粗壮,树皮斑驳,显示出岁月的痕迹。它不仅见证了普洱茶文化的悠久历史,还为研究普洱茶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传说中,布朗族的祖先帕哎冷在去世时对子孙留下遗嘱:我给你们留下牛马,牛马会遭病死光;我给你们留下金银,金银会被用光,我就给你们留下茶树吧,你们一定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茶树,一代传一代。千年易过,森林与茶叶互生,人类与自然共荣,葱葱郁郁的景迈山告诉我们,这一滋润了亿万人唇齿与肺腑的饮品,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景迈山古茶林之所以能力压其他茶文化产地,名列遗产名录,一方面,是因为景迈山古茶林有着数量庞大的古茶树,另一方面是因为景迈山古茶林还是多民族和谐共处、中外友好交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典范。</p><p class="ql-block">10-14世纪,布朗族和傣族先民迁徙到景迈山时,发现野生茶树,于是在森林中建寨,在村寨周围人工栽培茶树,形成了智慧的“林下茶种植”技术。何为“林下茶种植”?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陈耀华解释,即在原始森林中间砍伐少量高大乔木,栽种茶树,形成“乔木层-茶树层-草本层”的立体结构,为茶树创造了理想的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生长条件,同时利用群落的生物多样性,防治病虫害并提供天然养分,从而可持续地生产出高质量的有机茶叶。</p> <p class="ql-block">景迈古茶不仅是云南茶文化的瑰宝,更是世界茶界的一颗明珠。其独特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卓越的品质,使其在茶界享有盛誉。</p> <p class="ql-block">悠闲自在的生态牛</p> <p class="ql-block">第六站:翁基千年布朗古寨</p><p class="ql-block">澜沧县惠民镇芒景村翁基千年布朗古寨,距县城73公里、镇政府驻地28公里。全寨共有80户、380人,其中布朗族295人。</p> <p class="ql-block">翁基古寨的民居多为干栏式建筑,俗称“竹楼”。这种建筑通常为两层结构,下层用于堆放杂物或饲养牲畜,上层用于居住。这种设计既适应了山区多雨的气候,又具有通风防潮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每栋房屋都根据地形修建,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完美融合。屋顶采用斜顶设计,覆盖挂瓦或茅草,既有利于排水,又体现了传统建筑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家家户户的屋檐下挂着这些叫不上名来的植物。</p> <p class="ql-block">古树参天,随处可见。这些绿色卫士守护着这方水土。每一棵古树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翁基古寨已有2500年历史,是布朗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翁基”在布朗语中意为“看卦选址的地方”,传说布朗族先祖迁徙到景迈山时,在此地看卦选址立寨。</p><p class="ql-block">这是寨门。</p> <p class="ql-block">这是翁基佛寺。佛寺是村民祭祀和举行节庆活动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翁基古寺的旁边有一颗硕大而又丰茂的古柏树,据说已经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了。历经沧桑仍然枝繁叶茂!在它的面前,我们是多么的渺小,人生啊,真的是短短几个秋!</p> <p class="ql-block">它的树干粗壮,需要数人合抱才能将其围个一圈,传说,他曾经是一条恶龙,因为佛爷的感化,最终褪去了暴戾,化为这株守护村寨的圣树。</p> <p class="ql-block">古柏树伸着枝繁叶茂的树枝,为村寨里的百姓遮挡阳光,孩子们在它的树下乘凉,嬉戏玩耍,老人们站在古柏树下面感叹着它的古老与伟大,它用千年的生命守护着这座村寨,以宽广的胸怀,迎接着每一位到访者。</p> <p class="ql-block">年年岁岁,古柏树像是一位孤独的老者,静静地关注着这里的一切,目睹着翁基古寨的兴衰与繁荣,守护着古寨的宁静与祥和。</p> <p class="ql-block">与布朗老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她们喜欢色彩鲜艳的服装。</p> <p class="ql-block">小姑娘为我们冲泡了古树茶,小树茶,普洱红茶。我们细细品尝,味道真的不一样哦。茶韵悠长,茶汤清亮,唇齿之间茶香回味,不善茶道的我们,似乎都有了一些提高。当然,茶叶是一定要买的,因为真是无污染,纯天然的世界遗产普洱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仙吕•后庭花】景迈山茶韵</p><p class="ql-block">古茶百代优,劲松千载修。树茂根深固,云深叶嫩揉。润君喉,围炉诗话,芳香唇齿酬。</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这里喝茶歇脚。天气虽热,在这里享受徐徐的凉风,喝茶看景,也是十分惬意的。</p> <p class="ql-block">千年茶农名不虚传。屋顶装饰有一芽两叶的图腾,体现了对茶叶的敬仰。</p> <p class="ql-block">景迈山公主榕树。传说傣王的七公主以其美丽和智慧赢得了人们的爱戴。在她去世后,她的头发化作了这棵参天大树,永远守护着她深爱的这片土地。</p> <p class="ql-block">它横跨公路,枝叶茂盛,如同一把巨大的绿伞,为过往的行人提供一片凉爽的庇护所。</p> <p class="ql-block">人们在树干上挂红条,祈求保佑人间风调雨顺,大吉大利。</p> <p class="ql-block">善良的公主,美好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在景迈山,家家户户都有茶台。就是在路边随时可以坐下来喝茶,买不买随意。纯朴热情的人啊,与世无争,简单平凡,好生敬佩。</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的民宿非常干净,推窗见林。房东热情好客。晚上专门准备好烤肉烤茄子和烧酒,安排音响让我们娱乐联欢。</p><p class="ql-block">四个老帅哥放声歌唱。</p> <p class="ql-block">景迈山探奇,一是民族风情奇。无论老达保拉祜族的歌声,糯干傣族寨子的古朴原始,翁基布朗族民族的历史传说,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都是云南原生的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习俗,有自己崇拜的图腾。更重要的是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守护在这里,为景迈山的蓬勃发展做出了贡献。景迈山申遗成功,也为少数民族开辟了奔向富裕的道路。衷心祝福勤劳朴实的他们越来越好!</p><p class="ql-block">二是古茶奇。中华民族的先民们早在1700多年前就开始种植茶叶,神奇的东方树叶风靡全球。林下茶的种植方式,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是爱护自然,敬畏自然的成果。茶农们从小就生活在山场茶堆里,层峦碧树相交、走兽爬虫为伴。“以茶为生、以茶为友、以茶为乐”,是他们世世代代生活的依托,进而形成了特殊的茶文化。</p><p class="ql-block">三是古树奇。走进景迈山,随处可见高大茂盛的参天大树。除了美篇中介绍的以外,许多不知名的高大茂盛的乔木举目可见。这里简直就是植物博物馆。现在有关部门加强了古树的保护和研究。</p><p class="ql-block">景迈山山青,景迈山土厚,景迈山人民勤劳,民风淳朴。景迈山,这颗镶嵌在云南边陲的绿宝石,一定会为造福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清平乐·景迈山</p><p class="ql-block">陈孝宁</p><p class="ql-block">岁月无语,古寨密林里。缕缕茶香沁梦醒,坐看云飞云起。</p><p class="ql-block">乌蒙雪舞霜天,景迈花繁春艳。细品清茶一盏,静悟半世悲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律•景迈山</p><p class="ql-block">景迈茶珍古树英,名扬世界享殊荣。</p><p class="ql-block">朝迎日出金光映,晚送霞晖瑞气呈。</p><p class="ql-block">绿野连天寻燕语,红尘入梦听鸡鸣。</p><p class="ql-block">翁基糯干乡村秀,烟火人间影像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见!景迈山!</p><p class="ql-block">明天,我们又要开启新的旅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