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行——之五——游黄山

王 进

<p class="ql-block">  3月26号下午四点来到到黄山的山脚下的汤口镇,住在汤川路如家酒店。汤口镇离黄山旅游区南门不远,而且此处有换乘站,可以乘大巴直达索道入口。我们住下后首先预购门票和上下山索道的门票,我过六十五免上山门票。之后我们到街上准备明日爬山的必需,其中有雨衣,因为预报明天有中雨。</p><p class="ql-block"> 3月27号,我们游黄山。头天夜里电闪雷鸣,大雨倾盆,一夜也没睡安,祈祷明天千万别下雨。</p><p class="ql-block"> 黄山,古称黟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闻名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p><p class="ql-block"> 黄山有三大主峰,天都峰,莲花峰和光明顶。三峰都是海拔1800米以上。山体以花岗岩构成,形成雄伟,秀丽于一体。真是群峰争秀,怪石林立。</p><p class="ql-block"> 一早起床,可好雨停了。我们六点半去了换乘中心。计划从南门进入,坐索道上下,从古云寺坐古云索道上,上山游完后坐山体西面的玉屏索道下。我们到了换乘中心,买了大巴车票。可好人不多,不用排队,不一会就坐上了去云古寺的山路车。</p><p class="ql-block"> 今天遗憾的是天气。这两天温差太大,前两天是30度32度。今天降至不足20度。夜间下了大雨,今天白天虽然没下,但是山上雾气太重,水气大,视线就是几十米,偶尔能看远些,见到其真容,多是雾里看花,醉中逐月。</p><p class="ql-block"> 爬山半小时后感觉我们的体力还算可以,谁知又爬一会就觉得吃力了。爬山的过程中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少有平地。走走停停,气喘吁吁,走着走着就根不上队伍了,显然年龄不饶人,走一段歇一歇,走走看看,雾中看不远,近处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个体自由行,没跟团,到哪里随便,路线自已定。</p><p class="ql-block"> 选对路线很重要,可好的是,在关健地方都有路标,同时用手机导航。先是根着同车来的人一齐走,后来人都走散了,多数都走到前面去了,走哪个道只有靠自选,虽然我们都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好在我们还不糊涂。</p><p class="ql-block"> 行程中遇一妇女三十多岁,怀抱一女孩,有三四岁样子,吃力地爬山。看看她,步伐坚定,信心十足。真是为娘的没有吃不下的苦,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为母则刚!令人感动。</p><p class="ql-block"> 还看到挑夫,还有抬轿的,现在叫“滑杆"。他们出的是大力,用他们力气,给游客换来方便。他们伟大,另人敬佩。为了生活,出现各行各业,他们工作是最艰苦的,是令人尊敬的。对他们,我们怀有敬意,为他们让道!</p><p class="ql-block"> 行程中有一位三十多岁,膀大身宽,体重在170以上,面色红润,戴着一付墨镜的男人,坐在滑杆里,不时里看着游人,显得十分得意。不少游客也向他投去鄙视的目光。有钱有什么了不起,有钱就可以剥削人吗?有钱就可以拿别人汗水换取自己的享受吗?不能爬就甭来!那些年龄大的、身体有恙的坐滑杆由情可原,可以理解。</p><p class="ql-block"> 山上到处是松树,黄山上的松树很特别,称黄山松,具有观赏性,树高多在三十多米,叶黑亮,枝水平外延,整体像塔形。黄山松是一种特别的树种,它生长缓慢,树与树之间一定的距离,保持通风透光,有的是独居一棵,感觉它们错落有致,威风凛凛,使人仰望而敬畏。它不像其它松树,肩挨着肩,手挽着手,没有错落感。</p><p class="ql-block"> 今天没有看到云海,因水气太重,视线较近,不时能看到少量的云飘过。</p><p class="ql-block"> 在光明顶拍照完休息一会,紧赶慢赶,下午两点来到了迎客松。可好人不算多,观察一会儿。迎客松依然是枝叶茂盛,“精神抖擞",与三十年前没有两样。</p><p class="ql-block"> 拍 照留影,怕下雨及早我们就下山了。</p><p class="ql-block"> 到旅店后留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黄山美景不胜收,</p><p class="ql-block"> 云海奇松相册留。</p><p class="ql-block"> 山巅雾中艰攀行,</p><p class="ql-block"> 验我体力心愿酬。</p><p class="ql-block"> 爬黄山没带回一块石头令我遗撼,在游览中也想到了,就是没有发现可取的小石头,路面全是石头水泥捕成,很干净,路旁尽是埋在山体上的石头,就是没有散落在山体外的碎石。这可能与黄山的山石有关,黄山全是花岗岩,块大,表面光滑,无形,无棱,石缝少,山的表面几乎没有碎石,这也是黄山的一大特征,山上“没石头",你说怪不?我到哪里爬山都想带回块石头放到家里花盆里留作记念,这是我的爱好,这次没能如愿。</p><p class="ql-block"> 黄山不愧为天下名山,不愧为五A风景区。那峰,那松,那云涛,为奇,为秀,为美。黄山赐予的美好,我们尽情地享受,并感恩自然,感恩苍天。同时我们要爱护她,欣赏她,赞美她!黄山雄伟,黄山秀丽,黄山奇特。黄山我们来了!我们满足,我们快们乐,我们自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