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娃观世界——童心闪耀英雄路

彭大将军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明将至,晨光熹微,清风拂过苍松翠柏,刘老庄烈士陵园在肃穆中透着一份庄严的生机。淮师一附小一21班的鸾娃们,怀揣敬仰之心,踏上了一段追寻红色记忆的实践之旅。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让爱国情怀在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午9时20分大家齐聚《砥柱》雕塑前。其正面镌刻的“砥柱”二字是周恩来总理的墨宝。这座雕塑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新四军奋勇抗敌、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背面则镌刻着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大会讲话的节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陵园工作人员讲解了参观纪律——“轻声慢步,心怀敬意”,为活动定下了庄重的基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过红星广场,映入眼帘的是刘老庄烈士陵园牌楼式的大门,大门两旁刻有李一氓题赠的挽联:“由陕西,到苏北,敌后英名传八路;从拂晓,达黄昏,全连苦战殉刘庄。”这副对联的意思是:从陕西到苏北,这支队伍在敌后英勇作战,其英名在八路军中广泛传播;从拂晓一直战斗到黄昏,整个连队在刘老庄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并壮烈牺牲。上联高度赞扬了刘老庄连从陕北到苏北的战斗历程和他们在抗日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及声名远扬;下联则准确地概括了刘老庄战斗的时间跨度以及全连战士不畏强敌、浴血奋战、最终壮烈殉国的英雄壮举。这副对联是对刘老庄战斗的深深纪念,更是对刘老庄连全体勇士的真切缅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步入纪念馆展厅,历史的画卷在孩子们眼前徐徐展开。讲解员动情讲述道:“烈士们牺牲的时候都很年轻,其中最小的战士只有18岁,但他们都用生命守护了脚下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锈迹斑斑的枪支、烈士生前用过的物品……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的壮烈故事。展柜前,孩子们屏息凝神,有的踮起脚尖细看,有的无言轻轻抚摸……稚嫩的脸庞充满了对英雄的无限敬仰。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互动问答环节,孩子们踊跃举手,在地图上仔细确认刘老庄的位置,用童言童语复述英雄事迹:“一共是82位烈士!”“只有26位被确认!”“年纪最大的只有32岁,年纪最小的只有18岁”……家长们纷纷用手机记录下这真挚的瞬间。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队伍整齐列队前往烈士墓碑,路过一片松林,讲解员让大家猜猜一共有多少棵松树,小朋友们都很聪明,猜道:“82棵。”讲解员说:“是的,就是82棵。烈士们牺牲后,军民们自发种植这82棵青松,象征着烈士们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烈士墓前,春风掠过松枝,孩子们手捧白菊,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向着烈士墓碑庄严地三鞠躬。鞠躬礼结束后,孩子们缓步上前献花,全体鞠躬致敬。春日的阳光透过枝桠洒落,照在校徽上泛起点点银光,这一刻,信仰的种子悄然播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来到模拟战壕体验区。褐色的土坡上,蜿蜒的壕沟仿若历史的重现。他们弓着腰钻进战壕,小手紧贴沟壁,踩着凹凸不平的泥土攀爬。起初的嬉笑逐渐被喘息声取代——倾斜的陡坡、狭窄的通道,每一次攀爬都需手脚并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用彩笔绘制英雄形象,制作人物小卡——“我心中的英雄”,稚嫩的笔触中饱含对英雄的崇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部分孩子还在家长的协助下,声情并茂地讲述英雄事迹,并录制视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呀,今天的幸福是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记住他们的名字,更要传承他们的精神!一附小的鸾娃们,必将铭记历史,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