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艺术之路

青阳山人

<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电影明星@赵丹肖像</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电影明星@周璇肖像</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电影明星@秦仪肖像</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电影明星@王丹凤肖像</p> <p class="ql-block"> 回顾我的艺术之路乃多元化,从七岁开始专攻书法,直到十岁开始因那个年代连环画书普及,因家里贫穷买不起,从亲友家借来约百余本,于是看到连环画书上英雄人物,非要画他一二张为快。画画我是先从〈人物画〉的,包括〈仕女图〉,记忆中有本《西厢记》中的主人公为“崔莺莺”和“张生”以及《牡丹亭》中的主人公为“杜丽娘”和“柳夢梅”,当时我已六年级放寒假,我将这两本书的几个情节,精心画了多个版本,通过渲染各种颜色,整个画面呈现精彩纷呈,腊月廿四、五,我将画带到长临河古镇街北头挂上出售,只见围观的乡亲约一百多号人,大人们都问,这画子是哪个画的?我说“是我”!只听“这伢子还能画画,而且画得好字也写得很好”!“你这伢子是哪个村子的?”我说“是青阳山下刘家嘴村,你看,这上面落款为<青阳少人罗凯画>吗。”于是纷纷掏钱买画,画子很便利,只售五块钱一幅〈2尺x1.5尺〉,共五幅廿五块钱,嘿!一个多小时全卖掉,买了点过年糕点回家,已还剩十五元,开学的学费书本费已解决了,妈妈为我喜悦,打几个糖鸡蛋给我吃。于是我下午又开始画其它的,一直到深夜十点,第二天又拿到街上卖,就这样连续几天,谁知长临河镇裱画店(洼地吴)的裱画师吴伯伯六十多岁了,请我去他店里临摹几幅〈钟馗赐福〉和〈福禄寿三星高照〉第二年正月初六又有(忠庙裱画店)的老师傅请我去临摹(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八仙庆寿)只是这些画是中堂画,四尺整张宣纸〈4尺x3尺左右)每幅手工钱十元,每幅画约一至二天工夫,一直画到正月十五开学。</p><p class="ql-block"> 到了了十八、九岁时文体中学停办解散,于是我召集七、八位学生会成员,去合肥长江路62号省委办公厅上访,找李葆华书记论理,当时李书记外出他的办公室主任接待,半个月之后,可喜的是接到李书记的亲笔信,内容说,暂时国家经济困难,希望你们耐心等待,到时凡你们莘莘学子有一技之长优先录用,国家会考虑,我们省政府更会考虑……大恩大德!党的好干部!这期间经常来合肥,被逍遥津公园门前《徐白虹画像室》里面挂着一块匾额而被吸引,为当年省政府书记曾希圣赠的,款曰“徐白虹金光画法”,徐老当时带了好三个徒弟,二个男孩的一个女孩,画像形成流水线操作,老师傅最后把关,生意很好,每天都要接纳十几张照片。通过多天的观察探索,多亏合肥七里站皮鞋厂我的月英堂姐,这些天我吃住都在她家,于是我从长江路美术服务部买來*九宫格,三角架放大镜,圆规,炭精粉,折尺,三角尺,十多支画像笔和画像纸,在合肥买了多张电影明星开始练习,又连续去合肥逍遥津画室走访,工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多月后,将电影明星的赵丹,周璇,秦仪,王丹凤个个画得逼真与小照片上不分伯仲,于是我找我的叔父罗守安在公社大门对过,长临河镇南街廉价租了个门面,开一家《青阳山人罗凯画像室》并将四张明星挂在店面的大窗口上作模特,每二、三天能接纳一张照片,画像大小规格有(1尺X8寸)(1.2尺X1尺)和(1.5尺X1.2尺三种,一尺价格为5元;一尺二的为7元;一尺五的为10元,每月能画五、六十元,当时公社干部及中小学老师每月工资才25元和28元之间,其乐融融,曾获得长临公社干部的赞誉。</p><p class="ql-block"> 在画像室期间,凡来长临河摆摊设点的如《行医》《卖药》《武术杂技》《绘画》《音乐*包括京胡、手风琴、扬琴》的江湖中人,都结为好友向他们学习取经。记忆中有位江苏高邮的徐毅先生,原是高邮中学美术老师,只因工资低辞职走起江湖,一手“梅、兰、菊、竹”四君子画画得淋漓尽致!来长临河泼墨,我邀请他来我画室小憇几天,拜师学艺结为知己,并告诉我“艺术要贵走出去,向大自然学习,多参悟多领会其中的真谛……”受教之深。还有一个气功师姓吴,原六家畈人氏,内气功和外气功很扎实,专治腰腿酸痛的患者,能做到气到病除之特效,结为好友。曾来位山东大汉,武术高强,来长临河传授跌、打、损、伤药,在街北好几天生意很好,我听说邀他来此小憇几,他练的是“林冲拳”和我们“牛门洪拳”略高一筹,通过相互切磋结为挚友。有一天气朗日明,长临河来了位画像的乃本省的濉溪大曲酒的产地胡正贵先生,我得知邀请他来画室拜师学艺结为知已,并向他学习画像几个绝招受益匪浅……。最有趣的是在合肥逍遥津公园门口有位河北滄州人氏夫妻俩,京胡拉得有板有眼,夫妻合唱《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男的边拉边唱马连良的“空城计选段”围观的群众纷纷鼓掌捐款,1元的,2元的,3元的,5元的……我也捐了5元,同时邀请他们夫妻来长临河演唱,向他学习流水、倒板、西皮及指法、弓法,安排住在我朋友开的旅馆,从饭店买些熟菜在画室酌酒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我的艺术之路主要临摹《津门派大师陈少梅》的人物山水原作,兼习《明代唐寅》《仇英》仕女技法,《清末海派吴昌硕》花鸟,国画有工笔、写意两种,兼修《画像》《漆画》《油画》《壁画》《庵堂寺庙彩绘》《大理石墨线画》,后者曾于1993年游艺厦门在泉州,我们的师徒三人在此画了三个多月,其中一位弟子乃本省芜湖市奚邦文,另一女弟子乃惠安县鲁建芬……之后她二哥哥专搞石雕行业,她专为其先在大理石上画好图案,然后她二哥哥雕刻,有浮雕,沉雕,影雕,镂雕,透雕等工艺,我都亲眼看过……在研习书画技艺中,十二岁左右曾在家乡拜师学《牛门洪拳》,如气功,齐眉棍,板凳拳,青龙剑,九节鞭我都练过。说起青龙剑,当年游艺苏州在观前街健身兵器门市部买的;九节鞭当年游艺江苏江阴市在一家兵器店买的,有道是“练功习武好身手,行走江湖不怕妖”。第二年春耕生产开始,画像生意渐渐清淡,同时也受外来游艺师友们的影响,决定关门大吉,回青阳山李大奶奶家,把所要带的东西收拾好,将省委李书记的亲笔信和文体中学高中肆业证书带上作为身份证件,毅然于1964年4月16日游艺大江南写生画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