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新农村建设、城镇化的铁拳把一切击碎。老屋没有了,吹灯拔蜡,村子合并了,胡同没有了,土地被置换,农民迁徙到城镇,丢弃农具,卖掉牲畜,入住楼房,彻底告别农耕,然后是用推土机夷平村落……在某些趾高气扬者烟灰弹落的瞬间,无论老房子无论老城墙,都会谈笑间灰飞烟灭 。 </p> <p class="ql-block">拆迁,那仅仅是一座座老屋么?拆迁的是那些有形的表面的东西,那融入人生的部分呢?那些文化记忆呢?那故乡的气味呢? </p><p class="ql-block"> 故乡之故,是旧的意思,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但家还是老的好,车还是老的有情怀,但当下一切唯新是尚,人们喜新厌旧,不再喜欢原配的故乡。</p><p class="ql-block">现在城市的家是没有光阴刻痕的,没有记忆的负载,没有积淀没有历史,这样的家,就是给你提供一张床供你安眠,给你一片空间供你栖身,这样的家,是名词,不是动词,没有让你冲动让你念想的精神成分。</p> <p class="ql-block">梁山大路口孙老包村头,这里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通往老车博物馆的一扇大门。从这里开始,一段关于老车的记忆之旅即将展开。</p> <p class="ql-block">走进“两河大观苑,老车博览馆”,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迎面而来的绿色植物和摆放整齐的椅子,让人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欢迎氛围。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对老车文化的热爱与尊重。</p> <p class="ql-block">在建筑物前,几辆红色拖拉机静静地停靠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它们曾经的辉煌岁月。这些拖拉机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得力助手,更是那个时代勤劳与智慧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抬头望去,悬挂着的灯笼上写着“老车文化”几个大字,它们在空中轻轻摇曳,像是在向每一位参观者招手。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博物馆,更是一个文化的传承地。</p> <p class="ql-block">步入室内,映入眼帘的是一辆旧式拖拉机,它被精心地摆放在房间中央。墙上的装饰品与拖拉机相映成趣,仿佛在讲述着那些年关于老车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角落里,一辆复古摩托车静静地伫立着,尽管车头灯已经损坏,但它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辆摩托车承载着无数人的青春记忆,是那个时代速度与激情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室内的另一辆旧拖拉机和其他复古物品一起,构成了一个充满怀旧气息的角落。这里的一切,都让人不禁想起那些年与老车相伴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在复古风格的餐厅里,人们围坐在一起,交谈着关于老车的点点滴滴。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对老车文化的热爱与敬意。</p> <p class="ql-block">一辆绿色的老式摩托车停放在那里,车上的“中国邮政”帆布包,仿佛在诉说着它曾经的使命与责任。</p> <p class="ql-block">老车与民俗的结合,让这个博物馆更加丰富多彩。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各种老车,还能感受到浓厚的民俗风情。</p> <p class="ql-block">墙上挂满了各种装饰品,其中一块写有“老车文化”的牌子格外醒目。这里的每一个装饰,都承载着对老车文化的深深眷恋。</p> <p class="ql-block">在这家复古风格的小店内,各种老式物品琳琅满目。绿色的邮筒、木制的电话亭,还有那些旧式的家具,共同营造出一个充满怀旧气息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红色的老式拖拉机停放在建筑物前,仿佛在等待着下一次的出征。这辆拖拉机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工具,更是那个时代勤劳与智慧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走进这间充满怀旧气息的主题餐厅,砖墙上的老旧物件让人目不暇接。那辆系着大红花球的摩托车,更是为这里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黄河农耕文化展区里,各种传统农业工具整齐地陈列着。这些工具不仅见证了农业的发展历程,也承载着人们对土地的深情厚谊。</p> <p class="ql-block">在黄河农耕文化展区的中央,一辆木质结构的手扶拖拉机静静地停靠在那里。它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工具,更是那个时代勤劳与智慧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两位男士正在仔细查看一辆古老的木制马车,他们对这个老物件充满了兴趣。这辆马车不仅是一件展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展示区内,旧式的农具摆放得井然有序。那辆木制的手推车,仿佛在诉说着它曾经的辛勤劳作。</p> <p class="ql-block">人们站在一台旧式犁具旁边,似乎在讨论着它的使用方法。这台犁具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工具,更是那个时代勤劳与智慧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庭院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物品,旧式家具和农具等杂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空间。这里的一切,都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名山虽好,不如卧而游之。</p><p class="ql-block">在老车博物馆,我像回到了梦中,做一次精神的梦游。弥补了失去故乡的缺憾。</p><p class="ql-block">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可能最能代表此时的心情:</p><p class="ql-block">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p><p class="ql-block">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p><p class="ql-block">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p><p class="ql-block">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p><p class="ql-block">表兄表弟乱离阔别,忽逢又别。初问姓氏,心已惊疑,待知姓名,即忆旧容,最令人不忍的是表弟要登程远去:“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还有什么比目送所爱的友人离去更伤感的?</p><p class="ql-block">但,我们现在送别的是故乡的本然和历史么?</p> <p class="ql-block">面对数千年农耕文化的戛然而止,老车博物馆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拯救,但是灶台没有了,井台没有了,戏台没有了,那文化的土壤已经被大楼高速路,被水泥地覆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p><p class="ql-block">即使现在的一些所谓的乡村游,也多的是伪饰,是赝品水货。我们无法阻止城镇化的进程,我们无法延续曾经的历史的辉煌,但我们可以以自己的使命与担当,把她摹下来记下来,让后代知道根在何处?他的DNA的来源,知道他是谁成为谁?</p><p class="ql-block">老车博物馆,以独特的视野和良苦的用心,展现着人们质朴的情怀,努力留存这份根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