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九季(48)拜水都江堰

百里淘一

<p class="ql-block">文:百里淘一</p><p class="ql-block">图:百里淘一</p> <p class="ql-block">鱼嘴分水内外江,飞沙自主配流量,</p><p class="ql-block">宝瓶口外润大地,水利工程英名扬。 </p><p class="ql-block"> 九寨黄龙的水,那只能算是美丽的风景,而都江堰的水,实实在在的利国利民,造福天下,因此,余秋雨先生才有了“拜水都江堰”之说。</p> <p class="ql-block">  岷江发源于川北的高原深山,待到都江堰时,流出丛山峻岭,走向成都平原,这里江面宽阔,水量充沛。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组织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防洪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p> <p class="ql-block">  都江堰水利工程始建于公元前256年,用了21的时间才建成,实现了四六分水,二八分沙的效果,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距今已有227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其“全世界历时最悠久、设计最科学、布局最合理、经济效益最发达、自流灌溉面积最广”的特点享誉中外,被赞为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伟大奇迹,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p> <p class="ql-block">  都江堰分流的水当年浇灌农田一百万亩,如今灌区已超过一千万亩。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都江堰是与长城比肩而立的伟大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唯一留存、仍在使用,以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为特征的一项伟大“生态工程”。</p> <p class="ql-block">  都江堰有三大奇迹工程,,第一是被称为“鱼嘴”的金刚坝,北部是高出水面的坚固坝体,位于岷江的拐弯处,阻水引流入内江,中部沉入水中,坚固内江入口,南部呈鱼嘴状,控制流量。这道坝将岷江分为内外两条江,内江引水灌溉,外江排水泄洪。内外江的高低落差实现四六成分水,丰水期内四外六,枯水期反之内六外四。</p> <p class="ql-block">  第二是飞沙堰,其位置高度极度科学,枯水期保证内江水量,丰水期将内江多余的水泄洪导入外江,利用流体力学排沙,八成泥沙导入外江排出,少量泥沙在内江凤栖窝沉淀,定期以江底卧铁为限淘沙疏流。飞沙堰实现了二次定量分水,确保内江下游无涝灾。</p> <p class="ql-block">  第三是宝瓶口,宝瓶口是在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契形口子,就像一个水龙头样控制内江水量。在还没有火药的时候,利用烧石浇水、热胀冷缩原理,使石头炸裂,开凿了八年完成的。水出宝瓶口后,便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循环下去,流向整个成都平原,灌溉滋润大地,最终再归流入岷江,注入长江。</p> <p class="ql-block">  开凿宝瓶口与山体分离的离堆,阻挡水流,形成漩涡,既分离了泥沙,又分流洪水,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看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不禁对这一伟大工程赞叹不已,对古人的聪明智慧崇敬有加,更加理解了余秋雨先生“拜水都江堰”的心境。</p> <p class="ql-block">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还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看点颇多,看官不妨亲临一游,必将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2025.03.30于成都</p> <p class="ql-block">  图片手机拍摄,感谢编辑老师关心支持勉励鞭策,感谢朋友阅读鼓励!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p> <p class="ql-block">(董必武手书牌匾,堰字女上故意加宝盖头,寓意平安之堰)</p> <p class="ql-block">(堰功道)</p> <p class="ql-block">(安澜桥)</p> <p class="ql-block">(三国时张松植银杏树,西游记人参果树原型)</p> <p class="ql-block">(工程用原材料)</p> <p class="ql-block">(伏龙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