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太原植物园作为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园艺观赏和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是地理研学的理想场所。</p> <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28日下午,我校开展了高二年级的太原植物园研学活动,作为地理班的学生,我们积极参与了此次研学活动。</p><p class="ql-block"> 出发前,班主任兼地理老师李嵘老师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给我们划分了小组,安排了研学任务及其操作步骤流程。</p><p class="ql-block">·任务内容主要有:</p><p class="ql-block">1.生态环境与植物特征的关系探究:观察不同生态环境下的植物特征,探讨植物如何适应其生长环境。</p><p class="ql-block">2.气候类型与植物特征的观察分析:通过对比不同气候类型下的植物特征,理解气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p><p class="ql-block">3.植物多样性探索:在热带雨林馆、沙生植物馆等场馆内,寻找并记录至少10种不同植物,观察它们的根、茎、叶、花、果、实以及生存环境(如温度、湿度、土壤性质等)。</p><p class="ql-block">4.专类园区游览与学习:游览月季园、宿根花卉园、槐香园等专类园区,了解各园区的植物种类、生长特点及观赏价值。</p> <p class="ql-block"> 首先进入的是热带雨林馆,一进去便感受到了热带气息,这里高温高湿,郁郁葱葱的植物遮天蔽日。高大的望天树、奇特的板根植物、附生在树干上的各种兰花和蕨类植物,以及绞杀植物和独木成林等植物,构成了独特的雨林景观。还有模拟的雨林溪流和瀑布,增添了自然氛围。讲解员详细介绍雨林植物的特点和生态习性,如板根是为了支撑高大树干,附生植物通过获取其他植物表面的水分和生存环境等来维持自身生命。</p> <p class="ql-block"> 随后进入的是沙生植物馆,与热带雨林馆形成鲜明对比,沙生植物馆内呈现出沙漠绿洲景象。馆内黄沙漫漫,仙人掌科、金琥、霸王鞭等耐旱植物顽强生长,中途还见到了热带草原气候区的典型树种——猴面包树和地中海气候区的典型植物油橄榄。这些植物形态各异,有的叶片退化成刺,以减少水分蒸发;有的茎肥厚多汁,以适应干旱少雨的气候。大家亲手触摸仙人掌的刺和猴尾柱的“猴尾”,感受其独特质感,还了解到一些沙生植物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p> <p class="ql-block"> 最后进入的便是四季花卉馆,这里是花的海洋,各种花卉竞相开放,色彩斑斓,香气扑鼻。讲解员介绍不同花卉的名称、生长习性和文化寓意,如玫瑰象征爱情,向日葵代表阳光和希望。我们学会了辨别花卉特征,如花瓣形状、叶子纹理等,并欣赏到许多罕见花卉品种。</p> <p class="ql-block"> 另外,我们还参观了蝴蝶园和植物科普馆,了解了山西省的珍稀植物和地球上主要的植被类型。</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植物园的参观研学活动,我们亲身体验了植物的生长环境,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及其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span style="font-size:18px;">认识到不同植物在形态、结构、生态习性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同时,也激发我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了我们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