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 影 之 间

靓陶然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 25, 25);">2025第3期(总第15期)</b></p> <p class="ql-block">西城摄协执行主席曲扬和参加金中都活动的靓陶然俱乐部人员合影(2023.6.19)↑</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20px;">  培训,行稳致远的压舱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15px;"> 一一北京靓陶然摄影俱乐部发展历程记之二</b></p> <p class="ql-block">  2024年岁末最后一天,靓陶然摄影俱乐部负责人收到了一封带着温度的信。手札中这样写到:“这几年俱乐部伴随我走过了春夏秋冬。我从一个摄影小白到知道什么是构图,如何多次曝光……我见证了俱乐部的发展,俱乐部也见证了我的点滴进步”。信是会员胡陶平写的。朴实无华的言语,真实地表达了她与俱乐部一同成长的荣幸和在俱乐部所学所获的喜悦。正如她写的那样,自2019年靓陶然诞生以来,风雨六载,我们共同走过。</p> <p class="ql-block">俱乐部组织会员在明城墙遗址公园采风(2025.3.19)↑</p> <p class="ql-block">  行稳致远,进而有为。俱乐部把行稳致远的压舱石——“摄影培训”作为要事来抓。</p><p class="ql-block"> 俱乐部正式运营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办为期一个月的室内灯光人像培训班。首期培训班把满足学员需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创新教学方式,采用集中授课和分组实操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大课突出互动性,有问题即问即答,实操课则强调师生“结对子”,一对一教学。由于理念先进,组织有力,因而这期培训班成效斐然,参培人员通过学习,室内人物标准像和灯光艺术照的拍摄技能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p> <p class="ql-block">俱乐部灯光人像摄影培训班学员在听课(2020.8)↑</p> <p class="ql-block">彭志新老师在摄影棚为学员讲解灯光人像摄影操作要领(2020.8)↑</p> <p class="ql-block">  首培班的成功经验为后续培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后,线上线下、室内室外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全面铺开。据统计,五年半来,俱乐部开办摄影(含后期)培训班12个,集中授课62场,线上讲课6次,安排采风21次,其中《风光摄影》、《纪实摄影》、《艺术人像》、《儿童摄影》等课程以及采风现场的培训活动受到广大会员的交口称赞。实践活动中很多会员形成了自己的拍摄风格。如彭志新的环境人像,霍玉平的纪实摄影,温建生的星空摄影,王玉喜、杨建的人物肖像,张龙的鸟类摄影,黄继宏、刘春田的风光摄影等给人印象深刻。刘永祚的摄影后期,张玉龙的模特表演,金向阳、王春利的“佳能相机”,毛林福、梁斌的小视频等都博得广泛好评。</p> <p class="ql-block">刘永祚老师在拍摄活动现场(2019.7.3)↑</p> <p class="ql-block">杨建老师讲课(2021.4.26)↑</p> <p class="ql-block">王玉喜老师讲课(2021.3.24)↑</p> <p class="ql-block">洪宝莱老师在拍摄活动现场(2024.12.6)↑</p> <p class="ql-block">  培训持续推进,教师队伍同步扩大成长。几年来刘永祚、彭志新、杨建等十多位老师为俱乐部提供授课、辅导、外拍指导等志愿服务,分享自己积累多年的摄影经验和成果,付出了他人难以知晓的心血和汗水。他们既是老师又是会员,持续数年的不懈努力甘心奉献,深得大家敬佩。2020至2022年期间,疫情变化无常,管控政策时有调整,但只要政策允许,俱乐部立即恢复活动,把培训工作坚持了下来。同时外培活动也有条不紊地展开,俱乐部选派金向阳、彭和、殷一凡、金凤霞等18名会员参加了北京摄影家协会举办的为期5天的专题线上培训,经考核全部取得了北京摄协签发的结业证书。邀请西城摄协副主席朱天纯、原秘书长王跃等老师到俱乐部讲课,均收到良好效果。持续不断的培训让俱乐部稳定长远发展有了保障。</p> <p class="ql-block">西城摄协副主席朱天纯和观看市摄影展的俱乐部人员在一起(2023.8.18)↑</p> <p class="ql-block">温建生老师在拍摄活动现场(2024.12.6)↑</p> <p class="ql-block">  由于培训力度大、形式新,一批会员快速成长成才,在摄影创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多名会员的作品在不同级别的摄影比赛中获奖,在有影响力的摄影大展上展出,在摄影专刊上公开发表,在系统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霍玉平的作品《观众的焦点》登上了“中国摄影报”头版;温建生的作品屡屡被香港中国旅行出版社选用、多次获奖,成为签约摄影师;李惠君的作品刷屏公交的“巴斯光影秀”。经西城摄协批准,杨建、张凤芹、刘生茂、彭和、周雯、彭志新、金向阳、洪宝莱、王春利、李小恒、温建生、刘春田、刘宝荣、郭景、李惠君、宋淑杰、毛林福、张玉龙等18人先后加入西城区摄影家协会成为会员。俱乐部整体水平有了长足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4日刊登在《中国摄影报》头版的霍玉平摄影作品《观众的焦点》</p> <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温建生摄影作品《眉月照中轴》获誉证书</p> <p class="ql-block">2024年2月,李惠君摄影作品《启航》在北京歌华《巴斯光影秀》栏目播出</p> <p class="ql-block">  行稳致远终为始,蓄力杨帆再起航。靓陶然俱乐部在深耕社区、服务居民、建设社区摄影文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俱乐部成立后,就组织力量,策划、拍摄、制作社区明信片;为陶然亭街道多个社区80岁以上老人拍摄纪念照;全力服务陶然书苑,这几年书苑各项活动的拍摄任务多由俱乐部承担,包括照片、视频。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半时间,俱乐部为上级机关、陶然书苑、书香驿站及社区等提供志愿服务近4000小时,为区域文化、社区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对塑造和传播靓陶然俱乐部积极的社会形象起到了正向作用。</p> <p class="ql-block">李石老师为央广老年之声、书香驿站举办的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拍摄服务(2019.8.1)↑</p> <p class="ql-block">金向阳老师为陶然书苑“新春送福”活动提供志愿拍摄服务(2020.1.15)</p> <p class="ql-block">俱乐部老师为陶然书苑提供志愿拍摄服务(2025年3月)</p> <p class="ql-block">  继往开来的靓陶然摄影俱乐部,在笃学奋进的精神指引下,将更加努力地利用传播更快、更广的摄影方式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百姓服务,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奉献力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会员采风活动(2021.7至2024.12)↑</p> <p class="ql-block">  (文稿:李莅;图片:一陶然等)</p> <p class="ql-block">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俱 乐 部 授 课 老 师 风 采</b></p> <p class="ql-block">刘永祚↑</p> <p class="ql-block">彭志新↑</p> <p class="ql-block">杨建↑</p> <p class="ql-block">王玉喜↑</p> <p class="ql-block">金向阳↑</p> <p class="ql-block">洪宝莱↑</p> <p class="ql-block">温建生↑</p> <p class="ql-block">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会 员 作 品 展</b></p> <p class="ql-block">  本期刊登的是靓陶然摄影俱乐部会员2025年3月份精心创作的摄影作品,请您分享!</p> <p class="ql-block">作者:郭宪文↑</p> <p class="ql-block">作者:霍玉平↑</p> <p class="ql-block">作者:金向阳↑</p> <p class="ql-block">作者:李惠君↑</p> <p class="ql-block">作者:李小恒↑</p> <p class="ql-block">作者:刘春发↑</p> <p class="ql-block">作者:刘春田↑</p> <p class="ql-block">作者:毛林福↑</p> <p class="ql-block">作者:洪宝莱↑</p> <p class="ql-block">作者:彭志新↑</p> <p class="ql-block">作者:史德贤↑</p> <p class="ql-block">作者:温建生↑</p> <p class="ql-block">作者:周洪娥↑</p> <p class="ql-block">说明:</p><p class="ql-block">1、摄影作品展排名不分先后,只收集会员之间分享和推荐的作品。</p><p class="ql-block">2、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p> <p class="ql-block">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 25, 25);">会 员 心 </b><b style="font-size:20px;">得一一我的摄影新起点</b></p> <p class="ql-block">  北京靓陶然摄影俱乐部荟聚众多摄影师,许多人都有几十年的摄影经历,在摄影界颇有建树。在这里,我学习到很多的摄影理论知识与技术,对我的摄影水平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俱乐部里结识最早对我影响最大的是王春利老师。他的摄影经历久远,他教我如何拍摄黑背景照片,怎样利用近景远景拍摄人像,与他相处受益多多。在靓陶然摄影俱乐部经常聆听刘永祚、彭志新、金向阳、温建生等老师讲授的摄影课程,这对我进一步提高摄影水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授课模式,摄影理论变成了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我们理解的非常快。每一位老师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备课认真讲解细致,充分体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和责任担当。我作为靓陶然摄影俱乐部的一员,受益匪浅,在此衷心感谢所有老师对我的帮助与教益。</p><p class="ql-block"> (李小恒稿)</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 25, 25);"> 会 员 心 得一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 25, 25);"> 摄影,开启退休生活的新视界</b></p> <p class="ql-block">  2021年8月退休后开始学习摄影,我走进了摄影的奇妙世界,同时有幸加入靓陶然摄影俱乐部。三年多的时间,系统接受了摄影方面专业知识培训,受益匪浅。2023年5月参加了北京摄影家学会举办的“2023年北京摄影家协会员和基层摄影人培训”第三期培训班,学习时间5天,获得结业证书。2024年加入了西城区摄影家协会,成为摄协会员。这一选择为我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精彩。</p><p class="ql-block"> 起初拿起相机,我只是单纯被光影的变幻所吸引,从设置参数都不懂的小白,到现在能自己单独拍照,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发现摄影就像与世界的深度对话。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在捕捉生活中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将平凡定格永恒。为拍出好作品,不断努力。靓陶然俱乐部是我成长的重要助力。在这里与各位老师们一起交流、学习,一起服务于社区居民,坚持交作业与各位老师们分享。其中有的作品在俱乐部会员作品展中获得启用,是对自己的督促,更让我收获了大家的精彩点评。截止到2024年底,有12幅作品先后被入围并发表,这是对我的肯定,更激励我不断前行。</p><p class="ql-block"> 摄影与我,已经不仅仅是爱好,它让我在退休后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向,带来无尽快乐与满足。通过镜头,让我重新发现世界的美好,也丰富了自己的内心。未来,我会继续用相机记录、探索更多美好,书写属于我的摄影故事。</p><p class="ql-block"> (李惠君稿)</p> <p class="ql-block">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明城墙遗址公园外拍</b></p> <p class="ql-block">  京城春风至,花影映明城!2025年开春北京靓陶然摄影俱乐部的第一课走进大自然,前往明城墙遗址公园进行外拍活动,拍梅花花海、拍明代古城墙,赴一场环境人像与梅花的浪漫约会。</p><p class="ql-block"> 这次外拍活动会员们积极报名参与,3月19日下午2点钟准时“赴约打卡了”。您可别小瞧这个小众拍照地,拍花赏景儿的人可多了,而靓陶然的加入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尤其是这里的历史厚重与梅花盛开完美融合,加上特意约来的“模特”美姿,为拍照提供了绝佳的画面。会员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相机将美好瞬间化为永恒,创作出饱含春日里诗情画意的摄影作品。</p><p class="ql-block"> (崔淑芬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辑:本刊编辑部</p>

摄影

俱乐部

陶然

一一

会员

老师

拍摄

培训

作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