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黄宗平

湖湘艺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黄宗平</span></p><p class="ql-block"> 1964年生于湖南省茶陵县,曾先后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受吴冠中、高中羽、蒋采苹、贾又福、许仁龙、陈钰铭等名家指点。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包装设计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株洲市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株洲市中国画学会会长,芦淞区美术家协会主席,湖南工业大学客座教授,(北京)中国现代风水式山水画研究院创作部主任副院长。 </p><p class="ql-block"> 作品曾参加全国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美展湖南省优秀作品展,国画作品曾参加由中国美协主办的("国展")有2001年全国首届重彩画作品展并获优秀奖,2003年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2009年第二届全国工笔山水画作品展,2011年首届全国现代工笔画作品展,2015年"万年浦江"首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17年"朝圣敦煌"第三届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2019年首届湖南/中国画双年展。</p><p class="ql-block"> 擅长中国画,尤其擅长风水山水画、陶瓷绘画、艺术设计等,作品先后被国内外美术馆、画廊和个人收藏,出版《当代中国画名家一一黄宗平山水画选》、《世界美术家传一一华人传》等书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黄宗平擅长山水画,常在写生中观察自然景物,主张画山水者应“脱胎于山川”,进而“法自我立”。所画的山水讲求新格,构图善于变化,笔墨恣肆,意境苍莽新奇。在技巧上他运笔灵活,或细笔勾勒,很少皴擦;或粗线勾斫,皴点并用。有时运笔酣畅流利,有时又多方拙之笔,方圆结合,秀拙相生。</p> <p class="ql-block">  黄宗平山水不局限于师承某家某派,而广泛师法历代画家之长,将传统的笔墨技法加以变化,又注重师法造化,从大自然吸取创作源泉,并完善表现技法。作品笔法流畅凝重,松柔秀拙,尤长于点苔,密密麻麻,劈头盖面,丰富多彩;用墨浓淡干湿,或笔简墨淡,或浓重滋润,酣畅淋漓,极尽变化;构图新奇,或全景式场面宏阔,或局部特写,景物突出,变幻无穷。画风新颖奇异、苍劲恣肆、纵横排奡、生意盎然。他善用墨法,枯湿浓淡兼施并用,尤其喜欢用湿笔,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墨的融和,表现出山川的氤氲气象和深厚之态。有时用墨很浓重,墨气淋漓,空间感强。</p> <p class="ql-block">  他喜欢用加厚宣纸作画,宣纸的洁白与墨的乌黑造成强烈的黑白对比。画面留白处,就是纸张自身的颜色,有着神秘的光感和气感,留下许多不确定的感受空间,既可以是黄昏、正午或者早晨山林反光的效果,也可以是雾气、云烟、水、雨或雪,或单纯的空白。</p><p class="ql-block"> 黄宗平的工笔人物画师从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蒋采苹,受到蒋老的亲授。写意人物画受陈钰铭教授的指点,笔墨豪放、大气磅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古人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黄宗平坚守着"行万里路,画万张画"的信念,外游欧洲、东南亚,内走遍了祖国的东西南北,锦绣江山均被他的画笔记录下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黄宗平中国画作品欣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奇峰耸翠》</span></p> <p class="ql-block">  此画中,奇峰高耸,直插云霄,山峰的颜色丰富多样,黄褐色、黑色、灰色相互交织,仿佛是大自然用神奇的画笔勾勒出的壮丽画卷,真可谓"奇峰兀立云天外,翠色葱茏晖日辉"。构图上,从奇峰为主体,占据画面中心,周围的树木和山下的村庄作为陪衬,突出了山峰的雄伟与挺拔。笔法刚劲有力,墨色厚重,通过浓墨重彩的渲染,表现出岩石的坚硬质感和山峰的磅礴气势。线条粗犷豪放,如刀削斧劈般,勾勒出山峰的险峻轮廓。这幅画让人明白,人生路上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就像攀登这奇峰一样,需要我们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往直前的勇气。只有不断挑战自我,才能登上人生的高峰,领略到别样的风景,收获成长与成功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霞染山居》</span></p> <p class="ql-block">  这幅画构图精妙,远处山峦起伏,一抹橙红的霞光如轻纱般笼罩其上,似是大自然为山峰披上的华丽霓裳,正所谓"远山霞染添诗意,一抹橙红映碧霄"。</p><p class="ql-block"> 近处的山林茂密,墨色浓淡相宜,用笔苍劲有力,勾勒出树木的挺拔与生机。山间隐约可见几处山居,白墙黑瓦,。在霞光与墨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宁静祥和。那线条宛如山间的溪流,婉转流畅,将山居与山林、山峦巧妙地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山居图景。这幅画仿佛在告诉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需要寻找一处心灵的栖息地,就像这山居一样,能让我们在喧嚣中寻得一份宁静与安逸。</p> <p class="ql-block">《古寨幽韵》</p> <p class="ql-block">  画面展现了一个古老的村寨,村寨中的房屋错落有致,屋顶的瓦片和木质结构清晰可见,弥漫着一层薄雾,给人一种神秘而悠远的感觉,宛如"古寨深藏云雾里,悠悠岁月韵悠长"。构图上,采用了俯瞰的视角,将整个村寨尽收眼底,展现出其独特的布局和风貌。笔法细腻工整,墨色古朴厚重,以淡墨渲染出雾气的轻盈,以浓墨描绘出房屋的古朴与沧桑。线条统畅而富有变化,勾勒出房屋的轮廓和树木的形态,展现出古寨的宁静与和谐。</p><p class="ql-block"> 这幅画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它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中,不要忘记那些古老的传统和文化,它们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传承,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云起塬上》</span></p> <p class="ql-block">  画面中,梯田层层叠叠,在雾气的弥漫下,若隐若现,宛如仙境。构图采用了深远法,将梯田的层次感和空间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恰似"雾锁梯田添梦幼,层层叠叠入云端"。笔法细腻婉约,墨色淡雅清新,以淡墨渲染出雾气的朦胧,以稍浓的墨色勾勒出梯田的轮廓和树木的形态。那线条简洁而富有韵律,如同梯田上的田埂,规整而有序,展现出一种秩序之美。这幅画启示我们,人生就如这雾漫梯田,有时会充满迷茫与未知,但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前行,终能走出迷茫,迎来光明。同时也让我们懂得欣赏生活中的朦胧之美,在不清晰中寻找那份独特的韵味与惊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暮霭山村》</span></p> <p class="ql-block">  黄昏时分,山村笼罩在暮霭之中,远处的山峦和近处的树林都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云雾,宁静而温馨。山脚下的村庄里,几盏灯火亮起,如同一颗颗温暖的星星,照亮了回家的路,恰似"暮霭沉沉山欲睡,村灯点点暖心扉"。构图上,近景、中景、远景层次分明,展现出山村的全貌和空间感。笔法细腻柔和,墨色淡雅温润,以淡墨和蓝灰色为主色调,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线条婉转自然,如微风拂过,轻轻勾勒出山峦,树林和村庄的轮廓,给人一种舒适、惬意的感觉。这幅画让我们联想到家的温暖和归宿感。无论我们走得多远,家永远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我们在疲惫时可以依靠的地方。它告诉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亲人和美好的生活,在平凡的日子里,用心去感受那份宁静与幸福,让家的温暖永远陪伴着我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黄宗平作品精选</span></p> <p class="ql-block"> 黄宗平先生的中国画作品如同一个个通往人生的大门,让我们在欣赏其画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人生的哲理。他用笔墨勾勒出的美术世界,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慰籍和启迪。</p> <p class="ql-block"><b><i><u>文:盛寿永:中国美协中国重彩画协会副会长、《艺术中国》主编、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u></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