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印记(137):坐上高铁去北京

自然

<p class="ql-block">坐上高铁去北京,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可不是稀罕的事儿,然而在我家乡朔州城区坐上高铁去北京却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这是朔州人民的福音。去年12月31日,朔州人民日夜期盼的朔州东站投入运营,人们奔走相告,载歌载舞,高兴万分。高铁开通结束了朔州市区没有高铁的历史,坐上高铁到北京成为现实。朔州东站位于朔州城区东,2023年6月14日动工,站房总面积24998.48平方米,最高旅客容纳量约2000人,站场规模为3台7线,是大西高速铁路中间站。朔州高铁开通以来极大方便了家乡人民出行,缩短了我市和全国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人们对出行选择更加丰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就在眼前,使得各种要素更加自由快速流动,促进区域间旅游和经济繁荣。</p>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14日,首次从朔州东站乘高铁到北京。走进车站,安检口前排起了一条长龙,人们井然有序地等待着安全检查。现代化的设备无声地守护着每一位旅客的安全,工作人员的脸上则写满了对旅程的期待。无论是匆匆赶路的商务人士,还是带着孩子出游的家庭,每个人都在这短暂的停留中,感受着属于自己的时光印记。安检的过程虽短,却让人意识到每一次出发都值得珍惜。走进站台,列车静静停靠,宛如一条银色巨龙,载着乘客驶向远方。月台上,人们整装待发,与亲友告别。当列车缓缓启动,窗外的景色飞速后退,仿佛时间也被拉长。从朔州到北京,这段旅程不仅连接两地,更将无数人故事串连在一起,成为记忆不可磨灭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对于我来说,高铁之旅早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回首次从朔州坐高铁到北京却意义非凡,我选择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的田野、村庄和高楼大厦逐渐远去。这些熟悉的画面让我意识到,无论我们身处何地,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比如对家的思念,对梦想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希望。而高铁,则是这些情感的载体,它让距离不再遥远,让时光变得温柔。坐在驶上北京的高铁上,不由地想起了由徐子崴和金美儿共同演唱的歌曲《坐上高铁去北京》,产生了强烈共鸣,仿佛正在向我们演唱。这首歌曲,旋律优美动听,岁月民歌回味,流行音乐无穷。表达了乘坐高铁到北京的激动心情,展现了对北京的向往和追求,充满了对北京美景的描绘和对未来的展望。</p> <p class="ql-block">高铁是一种快速、舒适的公共交通工具,对于从朔州到北京乃至更远距离出行,乘坐高铁已成为许多人的首选。朔州距北京近500公里,从我记事以来,上北京出行方式经历过老绿皮火车(蒸气机车头)、新绿皮火车(电机车火车头)、公共汽车(低速公路行驶)、公共汽车(高速公路行驶)、网约车、自驾等多种出行方式。比如老绿皮火车,陈旧车厢、木质座椅,走起来摇摇晃晃,缓缓驶入车站时,发出低沉的鸣笛声,并夹杂着轮轴磨擦铁轨的刺耳声,且车行驶速度慢。仅朔州到北京这段距离(包括转车)需要10小时左右。汽车低速行驶需8小时以上,汽车高速行驶最快也得5个小时。乘坐高铁(经大同、张家口)仅需3小时。从老绿皮到新绿皮,从普速列车到高铁,见证了中国铁路翻天覆地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中周高铁覆盖了所有省会城市以及重要经济城市,在全国形成密集网络,其速度不断攀升,适应不同地理环境,无论广阔平原,还是复杂山区,都能平稳高速运行。不仪缩短了城市间旅行时间,还提升了城市间交通变利性。高速铁路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普及发展,中国作为高铁建设领跑者,始终占据举足轻重地位。据悉中国研发全球最快快车组cR450正在加紧试验,必将为中国高铁这张“金色名片”再添灿烂的一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