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明前的第一个周末,一位志愿者爸爸带着女儿来到陶然亭公园。晨雾尚未散尽,高君宇烈士墓前已摆满了白色雏菊,像被揉碎的月光洒在青石板上。女儿攥着自制的纸花,忽然指着墓碑问:"爸爸,为什么这位叔叔的名字刻在闪电形状的石头上?"</p> <p class="ql-block">志愿者爸爸蹲下身,指着碑顶那道青铜裂痕:"这是他写的诗,'我是宝剑,我是火花'。你看,这道闪电多像划破黑夜的剑。"晨雾中,远处传来清脆的铜铃声,几个系红领巾的孩子正踮脚擦拭墓碑基座,在石评梅的挽联上,"碧海青天无限路,更知何日重逢君"的墨迹在水汽中微微晕染。</p> <p class="ql-block">穿过松柏林时,女儿突然拽住我的袖子:"爸爸,有人在抽烟!"循声望去,穿灰夹克的中年男子正倚着"风雨同舟"亭柱吞云吐雾。</p> <p class="ql-block">风雨同舟亭</p> <p class="ql-block">一缕青烟掠过"高石之墓"指示牌,在晨雾中扭曲成诡异的形状。这时,身穿控烟马甲的的小伙子快步上前,手里的宣传册在风中哗啦作响:"先生,这里是无烟陵园......"</p> <p class="ql-block">小伙子前的工作证上写着"控烟监督员"。他递给我们每人一本控烟宣传折页,还有银杏叶形状的陶然亭文旅教育宣传二维码:"扫描可以听高君宇与《向导》周报的故事。"女儿好奇地凑过去,手机里立刻传来播音员醇厚的声音:"1925年3月,高君宇在《向导》第21期发表《国民会议与军阀》......"</p> <p class="ql-block">在烈士墓西侧的革命教育长廊,玻璃展柜里陈列着泛黄的《向导》周报合订本,旁边有向导的阅读二维码,泛黄的纸页间,我突然发现一张特殊的"禁烟令":1924年北京学联发出的《拒吸纸烟宣言》,落款处赫然有高君宇的签名。那些钢笔字迹仿佛仍在生长,在春日的阳光里开出朵朵青莲。</p> <p class="ql-block">9:30公园广播开始播放《国际歌》。女儿把禁烟徽章别在书包上,问:"那个抽烟的叔叔会改吗?" ,指着远处阳光照射下闪烁的控烟宣传牌,阳光下飞舞的柳絮像无数只白色蝴蝶:"你看,连陶然亭的风都在帮我们说话呢。"</p> <p class="ql-block">集结完毕! 西城控烟广阳谷支队的控烟志愿者,来到高君宇烈士墓前,开始纪念活动。</p> <p class="ql-block">每位志愿者向烈士献鲜花 纸鹤 白花</p> <p class="ql-block">志愿者制作控烟宣传倡议书。志愿者们寻找路人联名签字。</p> <p class="ql-block">终有一天,北京无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