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岁月匆匆,如白驹过隙,悄然而逝。当人生步入一定阶段,退休后的生活宛如一幅别样的画卷在眼前展开。此时,我们越发能体会到,人活的早已不是简单的日子,而是那份被岁月沉淀后的心境。</p><p class="ql-block"> 被岁月沉淀后的心境,是一种与万事言和的豁达。退休前,我们在生活的浪潮中奋力拼搏,为了事业、家庭一路奔忙,难免与各种人事产生摩擦与碰撞,心中积累了诸多的不甘、遗憾与怨怼。然而,退休之后,当远离了职场的纷争和生活的重压,回首往事,会发现曾经那些让我们执着痛苦的事情,不过是过眼云烟。就像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多次被贬,却能在岁月的磨砺中与万事言和,以乐观豁达之心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他将生活的苦难化作笔下的豪迈诗词,留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千古名句。这种心境,让我们不再纠结于过去的得失,放下心中的执念,以平和的心态接纳生活的一切,领悟到“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真谛。</p> <p class="ql-block"> 岁月的沉淀让心境更加宽广,就像那位正看着镜头的男人,他的目光中似乎藏着无数的故事。他或许经历过生活的波澜起伏,却依然能够以平静的心态面对镜头。这种平静并非冷漠,而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从容,是对生活深刻理解后的释然。岁月教会了他如何与自己和解,如何在喧嚣中找到内心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 与独处相安,是这份心境的另一种体现。退休后的时光,有了更多闲暇,独处不再是一种无奈,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在独处中,我们可以静下心来,倾听内心的声音,回归真实的自我。杨绛先生在晚年,经历了女儿和丈夫的相继离世,她选择在独处中与书籍为伴,在文字的世界里寻找慰藉与力量。那些整齐堆叠的书本,仿佛是她心灵的港湾,让她在文字中找到安宁。她在独处中整理思绪,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凝聚成一部部动人的作品,如《我们仨》,温暖了无数读者的心灵。独处让我们有时间审视自己的人生,反思过往,在宁静中滋养内心,享受这份不被外界打扰的清欢。</p> <p class="ql-block"> 自行、自醒、自清欢,是岁月沉淀后心境的升华。自行,意味着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能够坚定地走好自己的路,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左右。退休后,不再受工作的束缚和他人的评判,我们更能明确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公园里的那位男士,穿着深色马甲,面带微笑,他或许正在享受属于自己的时光。他不再为他人的目光而改变自己的步伐,而是坚定地走着自己的路,这是一种对自我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p> <p class="ql-block">自醒,则是时刻保持对自我的清醒认知,不盲目跟风,不随波逐流。在独处的时光里,我们通过阅读、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更深刻的理解。那位笑容满面的老者,手里拿着一个玩具球,他或许正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或许只是单纯地享受当下的快乐。无论是在忙碌的生活中还是在悠闲的退休时光里,保持对自我的清醒认知,才能真正找到生活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自清欢,是在简单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美好,享受生活的乐趣。夕阳下的跳跃,不仅仅是一种身体的运动,更是一种心灵的释放。在天空背景上留下的剪影,仿佛是对生活的一种宣言:即使岁月流逝,也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享受每一个当下的美好。这种清欢,无关物质的丰裕,只关乎内心的满足与宁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岁月悠悠,人生漫漫。退休后的生活,是人生的另一段旅程。在这段旅程中,让我们珍惜这份被岁月沉淀后的心境,与万事言和,与独处相安,自行、自醒、自清欢。如此,方能在人生的后半程,收获内心的安宁与幸福,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