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古今

沈建太:火山宝地守护者

<p class="ql-block">  在古代宗法制度和传统文化中,“祖”最初指的是家族的始祖,是一个家族血缘关系的源头;“宗”强调的是在家族传承中,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体系下的宗主、大宗。</p> <p class="ql-block"> 三皇五帝是华夏民族的文明始祖与人文共祖,被尊奉为中华文明早期阶段的开拓者和奠基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皇通常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燧人氏钻木取火,终结"茹毛饮血" ;伏羲氏创八卦、制嫁娶,开启伦理秩序 ;神农氏尝百草、教农耕,奠定生存基础 。三皇代表着华夏文明从蒙昧走向文明的三大里程碑。</p> <p class="ql-block">  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是“炎黄子孙"的族源认同和血缘共祖。</p> <p class="ql-block"> 《辞海》对“祖宗”词条的解释是“始祖为祖,继祖者为宗”,还在该词条下以《礼记·祭法》为例:“(殷人)祖契而宗汤……”。 </p> <p class="ql-block">  帝喾(读kù)是颛顼的侄子,黄帝的曾孙。帝喾的次妃简狄在河中洗澡时吞食了玄鸟(燕子)的卵,怀孕生下了契。契生活在舜帝时期,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任命为司徒,负责教化民众,赐姓子氏(“卵”和“子”相通),是子姓的始祖。契被封于商地,在那里生活并葬于此,其墓冢被称为商丘。今天的河南商丘即为契的封邑商地。契的后裔在商地繁衍生息,被称为商族。契也是商族的始祖。</p> <p class="ql-block">  契的第十四世孙“汤”推翻夏朝,建立商朝,以亳(读bó)(位于今河南郑州市管城区)为都。契被封的商地之疆域面积不足100平方公里,而汤所建立的商朝版图已涵盖今河南中东部、山东西部、河北南部、安徽北部等地区,面积达15-2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今天河南省。</p><p class="ql-block"> 汤灭夏建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考古实证的王朝更替事件,但其意义远超简单的政权更迭,而是中华文明从"部落联盟"向"成熟国家"转型的关键节点。</p><p class="ql-block"> 所以说,契是商族人的始祖,而汤是商族在家族传承中走上王族舞台的宗主或大宗。</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13世纪,商朝第20位君主盘庚把王朝都城迁至今河南安阳,史称“盘庚迁都”。 </p><p class="ql-block"> 殷墟遗址位于安阳西北小屯村一带,商后期叫“北蒙”,又称殷,甲骨文卜辞中又称为“大邑商”或“邑商”。所以,商朝也被称为殷商,其民众也被称为殷人。</p><p class="ql-block"> 于是就有了《辞海》里“祖宗”词条下的例句“(殷人)祖契而宗汤”,翻译成白话就是“殷商的人以契为始祖,以汤为宗祖"。</p> <p class="ql-block">  顺便说,城市、文字和金属器是国际公认的人类文明的三要素。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青铜器和族邑遗址等将中国有文字可考的文明史向前推至公元前14世纪,改写了世界对中华文明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  《现代汉语词典》里,【祖宗】词条的解释是“一个家族的上辈,多指较早的。也指民族的祖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现代语境下,祖宗既可以是德高望重的长辈,也可以是溺爱有加的孙辈。</p> <p class="ql-block">  贾母是《红楼梦》实际出场的人物中辈分最高的人。她是贾代善的妻子、贾赦与贾政的母亲,被家族上下尊称为“老祖宗”。王熙凤最擅长讨贾母欢心,常以“老祖宗”称呼她,显得亲昵又恭敬。 </p><p class="ql-block"> 比如第三回:凤姐笑道:“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p> <p class="ql-block">  在莫言小说《丰乳肥臀》中,上官鲁氏在端着饭碗满院子追着孙子司马粮喂饭时,也会气喘吁吁地喊:“小祖宗,你可消停会儿了!再不吃,饭都凉了!”</p> <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