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1.8我们来到了马来西亚。这是旅游车上的马来西亚地图。</p> <p class="ql-block">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从天气预报看马来西亚天天下雨。</p> <p class="ql-block"> 转眼间晴空万里了。</p> <p class="ql-block"> 【马来西亚】简称大马,是君主立宪联邦制国家,首都吉隆坡,联邦政府行政中心布城。全国分为13个州和3个联邦直辖区,全国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国土被南海分隔成东、西两部分,即马来半岛南部(西马)和加里曼丹岛北部(东马),人口3370万(2023)。其中马来人70%,华人22.7%,印度人6.6%,其他种族0.7%。</p><p class="ql-block"> 马来西亚是个多民族、多元文化国家,官方宗教为伊斯兰教。马来西亚是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突飞猛进,为亚洲四小虎之一,已成为亚洲地区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兴工业国家和世界新兴市场经济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一个服务区休息了一下。</p> <p class="ql-block"> 服务区很大。</p> <p class="ql-block"> 马来人。</p> <p class="ql-block"> 还有歌手演出。</p> <p class="ql-block"> 这是普通人的女卫生间。</p> <p class="ql-block"> 这是普通人的男卫生间。</p> <p class="ql-block"> 这是穆斯林的女卫生间,普通人不可以进入。</p> <p class="ql-block"> 这是穆斯林的男卫生间,普通人也不能进入。</p> <p class="ql-block"> 路旁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 在丽景酒家用了晚餐。</p> <p class="ql-block"> 入住马六甲假日酒店。</p> <p class="ql-block"> 福。</p> <p class="ql-block"> 禄。</p> <p class="ql-block"> 寿。</p> <p class="ql-block"> 房间宽敞明亮。</p> <p class="ql-block"> 房顶上有个绿箭头。</p> <p class="ql-block"> 这指的是祈祷时朝向麦加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夜晚的无边泳池。</p> <p class="ql-block"> 健身房。</p> <p class="ql-block"> 早餐厅。</p> <p class="ql-block"> 餐厅很大,食品丰富。</p> <p class="ql-block"> 马来西亚国民美食辣死你妈摆在醒目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椰浆饭(Nasi Lemak)】也叫“辣死你妈”,是马来西亚的国民美食,由椰浆蒸煮的米饭搭配辣椒酱、烤花生、小黄鱼干、黄瓜和煎蛋等配料。通常还会配上咖喱鸡或牛肉,米饭软糯香浓,辣椒酱香辣可口,是马来西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椰浆饭和辣椒酱。</p> <p class="ql-block"> 各种小料。</p> <p class="ql-block"> 盛到盘里是这样。</p> <p class="ql-block"> 拌好了是这样,有点辣,能接受,评价一般。</p> <p class="ql-block"> 早餐丰盛。</p> <p class="ql-block"> 酒店的无边泳池面对马六甲海峡。</p> <p class="ql-block"> 天蓝、海蓝、泳池蓝。</p> <p class="ql-block"> 从泳池看酒店。</p> <p class="ql-block"> 从地面看泳池。</p> <p class="ql-block"> 从酒店楼上看泳池。</p> <p class="ql-block"> 马六甲海峡。</p> <p class="ql-block"> 旁边还在填海造田。</p> <p class="ql-block"> 2025.1.9我们今天游览马六甲市。</p> <p class="ql-block"> 马六甲观光塔,可以升到空中旋转一周欣赏马六甲市容。</p> <p class="ql-block"> 【马六甲市】坐落在繁忙的马六甲海峡边上,是马来西亚马六甲州的首府,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城市,这座古城始建于1403年,曾是满剌加王国的都城。马六甲曾是东西方商品交易、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多元文化的汇聚。凭借着举世闻名的马六甲海峡,500多年间该城有力地推动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2008年马六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马六甲之所以为中国人所熟知,则是源于明代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故事。15世纪,郑和七下西洋,五次驻节马六甲,促进了马六甲地区的繁荣。郑和船队以礼相待、友好交往的精神,被后人称赞。</p> <p class="ql-block"> 【三宝山】马来西亚马六甲州首府马六甲市郊小丘,意为“中国山”,为纪念三宝太监郑和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三宝山位于马六甲市的东南部,又名“中国山”。面积一零六英亩,高一千零九英尺,山虽不高,地势毓秀,山峰连绵起伏,占地160公顷。山上共有一万两千五百多座坟墓,是中国以外的最大华人坟山,是华人数百年来落地生根、辛勤开垦的见证,也是中马两国人民和睦相处、亲善友谊的象征。最早是因明代三保太监郑和1406年访问马六甲时驻扎于此并经常在山上散步而得名“三保山”。这座逾600年历史的古墓之地,蕴含着华裔先贤在这块土地落地生根的历史意义。墓碑的刻字、殡葬仪式、邻近老庙、居民生活方式,处处体现着华人文化坚韧的生命力。因此,三宝山不仅是一座历史古迹,更是华人文化的发祥地。每年全国华人文化节的文化薪火,要在三宝山点燃,再传至其它州,即有文化传承,既承又传,有承上启下的深远意义。这也是为何外州关心文化人士,都将三宝山视为文化宝山之故。</p> <p class="ql-block"> 【保山亭】也称三宝庙,在三保山下,为纪念郑和访问马六甲而建。该庙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红柱、白墙、黛瓦,大门两侧装饰着大红绸布。据说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从中国运来的。</p> <p class="ql-block"> 门框两侧是中国传统画。</p> <p class="ql-block"> 门内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八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 宝山亭的飞檐上刻着彩龙戏珠,与黛瓦、红柱、白墙相配,象征三保公驾飞舟破白浪,扬帆远航的壮观景象。</p> <p class="ql-block"> 门口看到一个当地猴子,虎视眈眈的看着我们。</p> <p class="ql-block"> 门口的墙上挂着江泽民、李鹏、朱镕基三位中国领导在访问马来西亚时到访此庙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庙不大,供的神不少。</p> <p class="ql-block"> 前面正中是保山亭供桌。</p> <p class="ql-block"> 1795年,清乾隆六十年,华人甲士丹蔡士章(1750~1802)倡建宝山亭寺庙,归属青云寺华人社团管理。“甲士丹” 是马来西亚殖民统治者对华人首领的官称。</p> <p class="ql-block"> 有许多贡品。</p> <p class="ql-block"> 正堂供奉土地神—大伯公(福德正神),是当地人祈求平安富贵的圣地,香火旺盛。</p> <p class="ql-block"> 供桌下供的是五个虎爷。</p> <p class="ql-block"> 虎爷因地位不高,通常屈居供桌底下,被称为下坛元帅虎爷公。但是可不要因此小看虎爷,虎爷替山神土地镇守一方,魑魅魍魉不敢来烦,有驱逐疠疫和降服恶魔的威力,尤其对小孩各种惊吓病症有奇效,是孩子们的守护神。而且虎爷是财神爷麾下的一员虎将,有镇庙堂、咬钱招财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导游在讲解如何供奉虎爷。</p> <p class="ql-block"> 正堂左侧供奉渔民保护神—圣母妈祖。</p> <p class="ql-block"> 正堂右侧供奉历届华人首领“甲士丹”。</p> <p class="ql-block"> 修庙的碑记。</p> <p class="ql-block"> 在宝山亭院内一侧,立着一座郑和的石像,身着官服的郑和器宇轩昂,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郑和:(1371-1433)中国明朝三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1405-1433),其中五次途经马六甲,即当时的"满刺加国"。本地华人社会普遍相信郑和曾驻军于山头,还曾在山脚掘井取水。驻军驻守的山头,马来官方名叫 Bukit China ,中译"中国山"。根据宝山亭的碑铭,华人社会却称此山为"三宝山",山下的社区为"三宝井"。华社曾一度引用郑和的封号"三保太监",将"三宝山"写作"三保山"。</p> <p class="ql-block"> 保山亭后院。</p> <p class="ql-block"> 有关于三宝山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 【三宝井】庙内的一口水井,据说是汉丽宝公主随从所挖,也有传说是郑和随从开凿的。这口井是当时马六甲的主要淡水源,即使干旱也永不枯竭。传说喝了井水的人会再回到马六甲,郑和因喝了这井水,六次重返马六甲。</p> <p class="ql-block"> 【马六甲华人抗日殉难义士纪念碑】矗立在马六甲的宝山亭西侧。1942年1月15日,日军占领了马六甲,上千名华人因英勇抗日而壮烈牺牲。战后,华社众志成城,收回了部分遗骸。在青云亭的同意下,这些抗日殉难义士的遗骸被安葬在三宝山南麓,并建立了这座纪念碑以示纪念。</p> <p class="ql-block"> 中国国民党主席蒋介石为纪念碑题写了“忠贞足式”四字,以表彰这些义士为国家做出的巨大牺牲,他们的精神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1947年,纪念碑正式落成,马来亚联邦总督贞特爵士亲自揭幕,总领事主持了祭祀仪式。当时,华团代表和殉难者的家属们齐聚一堂,共同缅怀这些英勇的抗日烈士。每到清明节, 华人络绎不绝前来拜祭。</p> <p class="ql-block"> 乘坐马六甲河游船。</p> <p class="ql-block"> 马六甲河。马来西亚使用马来文,看着和英语差不多,但是拼法和读音都有差别。</p> <p class="ql-block"> 码头。</p> <p class="ql-block"> 游船长这样。</p> <p class="ql-block"> 驾驶员。</p> <p class="ql-block"> 【马六甲河】这条从森美兰州流向马六甲海峡的河流,不仅是当地人生活的见证,也是历史爱好者探索的宝地。它是历史与现代的交汇点。</p> <p class="ql-block"> 在游船上欣赏着两岸风光,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p> <p class="ql-block"> 在马六甲河畔中还保留着马来传统村屋,名叫甘榜摩登「Kampung Morten」,也是文化遗产保护区。甘榜摩登最大程度上保留了传统马来村落的面貌,甚至连村子里的人口也没有多少变动,被称为“活的民俗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前是马来人的传统村屋。</p> <p class="ql-block"> 导游大喊:“看,四脚蛇。”</p> <p class="ql-block"> 四脚蛇是当地的一种蜥蜴,个头不小,据说看见它会带来好运。</p> <p class="ql-block"> 马六甲河上有许多形态各异的小桥,连接马六甲河两岸的交通。据说这些桥大部分是华人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 两岸还可以看到不同年代各国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 独特的娘惹建筑构成马六甲一个突出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 郑和研究所。</p> <p class="ql-block"> 河两岸的建筑墙上有许许多多色彩艳丽的涂鸦,成为马六甲古城旅游的又一个靓点。据说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画家,特地来这里进行创作,所以这些涂鸦具有全球各大洲,很多国家,很多民族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水中又看到了四脚蛇,看来福气满满。</p> <p class="ql-block"> 鸡场街。</p> <p class="ql-block"> 【马六甲鸡场街文化坊】位于马六甲市,是一条结集古迹、文化、休闲三体合一的古老街道。这条作为马六甲市世界文化遗产核心的历史老街自2000年成立,如今已发展为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 鸡场街原义取自于闽南语“街场街”,因由早在600多年前中国明代著名外交使节郑和七次远洋航海,并且六次驻节马六甲时,在当地设立“官厂”,也让以鸡场街为主干的二十多条周边街巷成为当时华人迁居南洋最早的集中聚居地区。</p> <p class="ql-block"> 鸡场街除了依然处处可见许多结合中式南洋建筑风格的古楼林立,包括百年华人同乡会馆以及寺庙,也在每逢周五至周日,一连三天傍晚起至凌晨经营夜市,摆摊展售各种地道美食、精美艺品、闻名土产等。</p> <p class="ql-block"> 美食。</p> <p class="ql-block"> 会馆。</p> <p class="ql-block"> 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 鸡场街世遗公园。</p> <p class="ql-block"> 2017年3月19日,南京市人民政府赠送一对汉白玉狮予马六甲市,并将这对汉白玉狮安置在鸡场街世遗公园入口处,作为两市自2008年缔结成为友好城市的友谊象征。</p> <p class="ql-block"> 雕塑。</p> <p class="ql-block"> 绿植。</p> <p class="ql-block"> 马来西亚健美之父颜文龙。</p> <p class="ql-block"> 在这家餐厅用了午餐。</p> <p class="ql-block"> 吃前忘拍了,残羹剩饭也做个记录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