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藏在细节里:谈谈业委对人对事的真实态度

edwardsphotography

<div><br></div><div>业委公告里会经常提到这么一句:<font color="#ed2308"><b>“欢迎广大业主共同监督、积极参与”</b></font>。那么业委实际上又是怎样对事对人的呢?本文将从大家关心的一个个实际案例说起,和大家一起一探究竟。</div><div><br></div><div>本文大致结构如下,可直接下拉到任何感兴趣的部分:</div><div>一)渗水维修和小石子路</div><div>二)电梯、水质、避雷装置</div><div>三)补充协议案</div><div>四)三个文件</div><div>五)小压站</div><div><br></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渗水维修和小石子路</div><div><br></div><div>2025年3月27日业委发布以下公告:</div> <div>请注意划线部分。这句话表面看上去是个笼统的原则性的问题,实际上必有所指。有业主就说,这明显是在影射和污蔑业主王敏,最新的原因就在于维修组张德林为了挖掘真正的市场价格、在事先未告知业委的情况下,和另外一名维修组成员张国荣一起,“擅自”(也因为擅自而数次被批评)请业主王敏(工程领域)在外面介绍了一家维修公司进小区勘查现场做了一些报价,而其报价显示(以下仅举二例):</div> <div>***请注意1500-1800元的维修价格最终在毫无事实依据的情况下被公告背书,涉及渗水维修项目200多单,仅按照以上单价计算其总额相差就接近20多万。</div><div><br></div><div>一些业主可能还记得小石子路案,当时业委不惜动用律师、出具法律意见书,否决了工艺不错、报价优惠的闻扬,而直接让“工艺不错“(中标完工后很快出现路面龟裂)、报价竟高出50%的厚道中标,其理由仅在于闻扬作为原告在其他案例中多次维权追讨工程款。然而,到最后业委指定中标的厚道公司被发现连最基本的专业资质都没有,天眼查显示员工为0人。这个闻扬也是业主王敏听说业委找到的小石子路报价非常高(一45006元,一为61673元)的情况下,由居委书记邀请他介绍了一家公司报的价格31887元。更可笑的是,业委在其后还发了一个公告,其中大言不惭称“我们也希望更多居民,尤其是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业主,能积极沟通、提出建议,也可加入小区维修组共同推进社区事务。”</div> <div><font color="#333333">有业主就说,王敏老师你这是一而再、再而三动了别人的蛋糕了。</font></div><br><div>所以说,如果小石子路那时候业委还不得不维持表面的客气,那么现在到了渗水维修,就变成了对业主王敏呼之欲出的政治抹黑。让我们再来读一下上述那段划线的话,体会一下其中的深意<font color="#333333">,是否可以理解为:你们业主都不要掺和,专业业主也不行,低价保质也不行,你们谁掺和谁利益相关。</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b><br></b></font></div><div>实际上,王敏是小区里为数极少且愿意站出来发表意见、为小区节省费用的建筑工程领域的专业业主。有这样的业主笔者觉得对小区是好事,业委完全可以借用他的力量,如果怕他掺和利益完全可以同时对他进行合理的限制。 但业委不是这样干的,业委现在搞的就是政治抹黑,意思就是你管小区的事,是试图给自己谋利。实际上王敏介绍的公司也不是他自己的,而且为了避讳他多次主动说只负责介绍,不实际参与。他本人也不是维修组的,维修组已经有4个人把关,王敏不可能能搞定维修组的4位老师,而维修组、整个小区无疑都能利用王敏的专业经验和智慧。然而业委却选择了政治抹黑(对丁培贤也是同一招数),这是最让人警觉的地方。</div><div><font color="#ed2308"><b><br></b></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b>笔者想请问业委有这种方式排斥王敏,排斥的是王敏?还是王敏带来的低价?还是借着排斥王敏来排斥低价?以方便自己选择高价?</b></font></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电梯、水质检测和避雷装置</div><div><br></div><div>2025年3月28日,业委在某群中称:</div> <div>那么丁培贤的电梯调查报告到底有没有造谣呢?<b><font color="#ed2308">经笔者调查发现:丁文根本就没有造谣。</font></b></div> <div>1) 关于电梯, 业委迟迟于2025年2月21日才发布所谓的合格证书(这些合格证书的签发时间是2024年8月23/25/30日,不知道业委迟迟发布为何故?)表面上看上去像原子弹,彻底颠覆丁文论证,但实际上是明显地混淆概念,无非是让公众误认为“丁培贤曝光称电梯不合格,现在有了这些报告,说明你丁培贤未经核实在造谣。“</div><div><br></div><div>实际上,丁文明确称:“2024年8月20日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出具的《电梯定期检验报告》显示,本小区在用37部电梯全部不合格。电梯维保单位鬼使神差地在短时间内又取得“电梯使用标志”<font color="#333333">,“调查者要求看看“电梯不合格整改报告”是如何整改合格的,但,至今不予提供。</font>“</div><div><br></div><div><font color="#333333">可见,丁文明确确认有电梯使用标志,他只是要整改报告,而他没有得到整改报告。他也的确提出了维保期间中的其他大量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得到重视和解决,而不是不解决问题,反而去污蔑提出问题的人。</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br></font></div><div>2) 关于水质,业委称“报告对水质检测方式提出质疑,经核实并无实质性依据。“</div><div><br></div><div>丁培贤第一次发文称:“用水舀在水箱上部舀取上清液,该水样完全没有代表性,对此<b><font color="#333333">,物业公司工程部经理黄忠秋予以认可。</font></b>“ “由蓝莘公司出具的2024年四个季度的“水箱生活饮用水水质检验报告”,检验结论:均为合格。但是,该水质检验报告声明:检验结果只对来样负责;而来样系雷凯公司派出的采样员,用水舀在水箱上部舀取的沒有代表性的上清液,这样的水质检验结果是毫无意义的!“。</div><div><br></div><div>丁培贤第二次发文称:“5.4 关于二次供水采样方法,<font color="#333333"><b>物业公司又不承认之前所述</b></font>用水舀舀取水箱上清液,改口介绍:是取样瓶系上绳子甩入水箱里的,当问及瓶子那么轻,<font color="#333333"><b>没有重物是如何投入水箱的</b></font><font color="#167efb">?</font>回答是用力甩进去的。本人当场告知,就以今天物业公司当众所描述的取样方法,亦是错误的、没有代表性的。“</div><div><br></div><div>由上可见,业委所称的“无事实依据“无非是物业当事人翻供,而物业当事人的可信程度可想而知。至于一个轻瓶子仅仅甩出去能否下沉到合理深度,答案不言自明。</div><div><br></div><div>3) 关于避雷装置,业委称“物业以按照合同要求完成避雷设施检测,然而由于小区相关设备多年以来长期疏于保养,避雷设施已严重损坏,无法正常使用。” 意思就是万科无责。</div><div><br></div><div>事实当然并非如此。</div><div><br></div><h3><b><font color="#ed2308">其一,丁文说的就是事实。</font></b>丁文称:“时至2024年12月31日物业公司仍提供不出每年至少一次的小区屋顶避雷装置及接地装置,应符合GB/T21431-2023”建筑物雷电防护装置技术规范”要求的有专业资质的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然,物业公司已不执行“服务合同”附件三第3条3.12款约定的要求!”, 而业委提供的报告签发于2025年1月24日,铁证如山,明显为后补。</h3> <div><br></div><div><font color="#ed2308"><b>其二,更重要的是,</b></font><b><font color="#ed2308">万科物业的确应承担避雷装置损坏之赔偿责任</font></b><font color="#ed2308"><b>,</b></font><font color="#333333">根据是</font>住建部《物业承接查验办法》,规定了两个前后物业公司之间的承接查验原则、详细地查验内容、查验的依椐文件、查验程序以及移交查验方案、查验记录和查验报告等。第三十九条更是明确规定:物业服务企业擅自承接未经查验的物业,因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缺陷给业主造成损害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div> <div>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花了那么多时间精力,写出这样长篇累牍的专业调查文章,可谓弥足珍贵。业委完全可以借此敲打物业,严格整顿。然而与之恰巧相反,业委首先是试图规避自己的责任,其次是主动为万科减免责任,最后甚至还变本加厉试图指责丁文造谣,其对待专业业主之真实态度、恶劣程度,实在令人咋舌。</div><div align="left"><br></div><div align="center"><br></div><div align="center">(三)补充协议案</div><div><br></div><div>如果说业委将业主王敏视为对立面、将业主丁培贤视为刺头,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业委是怎样对待一个中性的热心业主,更准确地说,一个业委工作的强有力的支持者。</div><div><br></div><div>招标公告发布之前,郑律当众发言:</div> <div><br></div><div>补充协议签订之前,业委公告:</div> <div><br></div><div>补充协议签订以后:郑律再次公开发言:</div> 在逐条列举了补充协议中的各种不平等、不对等、霸王性质的条款后,郑律最后愤怒地指出: <div align="left"><br></div><div align="left">以上无需多言,足见业委之心口不一。</div><div align="left"><br></div><div align="left"><br></div><div align="left"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三个文件</div><div align="left"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align="left">让我们来回顾2024年下半年的一个对话,背景是林星、笔者和一部分业主要求立刻启动三个文件的修改,以下为业委的答复,认为小压站十万火急、迫在眉睫,<b><font color="#ed2308">“花一秒钟在三个文件上都是浪费整个小区的时间“</font></b>,唬得业主不敢吭声。</div> <div>那么事实果然如此吗?稍加梳理,可见如下:</div><div><br></div><div>1)业委上台之前,一直要求更改三个文件;</div><div><br></div><div>2)业委上台后,2024年上半年居委就将一些三个文件的最新版本交给了业委,但业委迟迟未有动作,广为业主诟病而无动于衷。其中一位业委在当庭广众被催促之下还负气声称:“你们可以要求为0元,不过任何的公共区域维修,都要开业主大会了,没有业主大会,所有公共区域维修都停止”</div><div><br></div><div>3)2024年10月31日,业委发布公告称公开招募成立专项课题筹备小组,其中包括三个文件变更和授权。据笔者所知,有不少热心业主报名,这种工作也完全可以和其他工作齐头并进、互不影响,但不知何故,迟迟未见启动。</div><div><br></div><div>4)2025年2月21日,业委发布最后公告称“将适时启动相关工作“。</div><div><br></div><div>笔者不禁叹息,业委初心何在?诚意何在?到底准备何年何月启动三个文件的修改?对自己稍微动点刀、约束一下自己的权力就真的有那么难吗?</div><div><br></div><div align="center"><br></div><div align="center">(五 )小压站</div><div><br></div><div>三个文件被束之高阁,一切都为了小压站,那么小压站是否就流星赶月、势如破竹了呢?</div><div><br></div><div>1)2024年6月4日,业委发布公告关于《海上国际花园一期小压站确权官司的公告》,表示委托律师代理相关诉讼,“现公开征求全体业主意见,恳请各片区业主代表和楼组长负责收集各自代表的楼栋业主意见,恳请各栋业主积极参与表决。”。三个恳请,听上去情真意切,可以说是在“为民请命”。<font color="#333333">但实际上呢?36号楼和小压站距离最近、利益最为相关,那么36号楼应身为表率的业委、业主代表上门送票了吗?据笔者调查了解:并没有。请问这算不算说一套做一套,口是心非瞎糊弄?而作为鲜明对比,笔者所在86号楼,距离小压站最远、利益最不相关,我们楼组长还被认定为所谓的“保杨派”。然而他一家家上门,并明确表态应该予以支持。两厢比较,请问业委情何以堪?</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2)2024年11月24日,业委告知笔者将以个人名义于当天就发起诉讼,笔者当即对其表态“小压站要回所有权可能会比较难。如果要用个人名义不好报账的话,我很愿意参与分担律师费,只是辛苦你们了。”</font></div><div><br></div><div>3)2025年2月27日,业委发布公告称“由于小区整体参与度不足,诉讼申请一度暂停”。“拟通过业主大会征求全体业主意见,向开发商提起民事确权诉讼”“为了保障大家的利益,业委会将通过线上平台征询全体业主意见,并综合考虑居民意愿及志愿者募集人数,评估发起本次业主大会的可行性。也在此恳请大家积极参与。”笔者不禁吃惊,<font color="#333333">2024年已经直接要求各楼栋表决,2025年又变为“平台征询意见”,不但没有进展,反而明显倒退,这是要为最终放弃埋下伏笔?</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4)2025年3月27日,业委发布公告称:“志愿者招募有较大不足,</font>可能要:取消本次业主大会;或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承办大会相关事务,相关费用将根据具体方案从已授权会议<font color="#333333">开支中合理支出。“</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br></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有业主说,招到志愿者才15个人,实际可能还没有15个人,足以说明业委的真实支持率; 有业主说已经招募到15人了,加上业委几个人,人数差不多了,踮踮脚也可以完成;</font>有业主说,本来就有业主代表和楼组长,还要什么志愿者<font color="#333333">?有业主说,大概是要泡汤了,准备甩锅,到时候怪罪业主自己不支持;也有业主说,这是又要准备开销了吧。</font></div><br><div><font color="#333333">当然,还有一位业主说:</font></div> <div><br></div><div><br></div><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