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水-建水古城三建水文庙、大板井、临安府署、普应寺(24.12.13-14)

明心

<p class="ql-block">结束了小火车游览,时间还早,我们一致要求去建水古城的文庙,听说这是中国三大孔庙之一</p> <p class="ql-block">建水古城孔庙,又称建水文庙,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是建水古城不可错过的景点之一。建水文庙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是云南省内最早的文庙之一。</p><p class="ql-block">建水文庙是按照曲阜孔庙°的风格规制建造的,采用中轴对称的宫殿式布局,东西两侧对称布置多个单体建筑。整个建筑群疏密相间,高低错落,规制严谨,给人一种古朴、宏伟又壮丽的感觉。文庙占地114亩,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孔庙之一,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p><p class="ql-block">文庙的主要建筑包括孔子塑像、学海(泮池)、大成殿等。大成殿是文庙的中心,用于祭祀孔子,其建筑结构独特,采用石木构架承重,雕工精巧 。文庙不仅是研究儒家文化及其影响力的重要历史文物建筑,也是全国研究儒家文化的重要场所 。</p><p class="ql-block">建水文庙仿照山东曲阜孔庙的风格建造,总体布局采用中轴对称的宫殿式,坐北朝南,规制严谨,宏伟壮丽。它占地114亩(76000平方米),纵深625米,分六进空间。文庙的主要建筑有一池(泮池)、一坛(杏坛)、一圃(射圃);二殿(大成殿、崇圣殿)、二庑(东庑、西庑)、二耳(东耳、西耳)、二堂(东明伦堂、西明伦堂);三阁(尊经阁、奎文阁、魁星阁);四门(棂星门、大成门、金声门、玉振门);五亭(敬一亭、思乐亭、斋宿亭、西碑亭、东碑亭);六祠(仓圣祠、忠义孝悌祠、名宦祠、崇圣祠、景贤祠、乡贤祠);八坊(太和元气坊、洙泗渊源坊、礼门坊、义路坊、道冠古今坊、德配天地坊、圣域由兹坊、贤关近仰坊),整个建筑疏密相间,高低错落。</p> <p class="ql-block">泮池</p><p class="ql-block">泮池,古时曾把学校称为泮宫,校内的水池叫泮池。不过泮池这个称谓太高雅,也不顺口,人们还是习惯称它为学海,既表示是学校里的“海”,又寓意学无止境的“海”。在造型上有它独特的风格,全国各地文庙中的泮池都为半圆形,只有建水文庙中的泮池为椭圆形,且占地面积45亩(29700平方米),其规模之大,造型之特别均可谓全国之冠。</p> <p class="ql-block">洙泗渊源坊</p><p class="ql-block">洙泗渊源坊,位于半月形唇台的中心,背面镌刻“万世宗师”。“洙泗” 指的是孔子家乡的两条河“洙水”和“泗水”,孔子便出生在这两条河的交汇处,“洙泗渊源”的含义是儒家学说源远流长。这座牌坊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为典型的五开间三门道古牌楼建筑,木石结构,通面阔23.7米,进深7.7米,高9米,面积180平方米。巨大石雕龙、麟、狮、象拱卫牌坊。石雕坐于兽头之上,头顶檐柱。整座牌坊用材考究,斗拱精巧。走进“洙泗渊源”坊,是为二进。在其东西两端有两对木石结构的牌坊横列,它们分别是“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圣域由兹”、“贤关近仰”。其中,“德配天地”、“道冠古今”两坊建制相同,为五开间四柱三楼单道砖木结构牌坊,通面阔16米,进深5米,高9米,现存建筑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重建。“德配天地”,说出《中庸》章句:“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意谓孔子之德高明博厚,与天相齐。“道冠古今”,赞叹孔子之道为古今之冠,贯穿于往古来今整部文化史。“圣域由兹”、“贤关近仰”两坊建制相同,为三开间二柱三楼单门道砖木结构牌坊,“圣域由兹”为文庙东侧门,“贤关近仰”是西侧门。通面阔10.24米,高7米,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建。</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p><p class="ql-block">棂星门,棂星又称为“天田星”,是天上的文星,主管文人才士的选用,祭棂星体现了“尊孔必尊天,尊天亦尊孔”的思想。此门有一独特之处:四根中柱穿脊而出,高出屋顶两米多,柱上罩着建水古窑制的元代盘龙青花瓷罩。中柱穿脊而出。其意源于宋朝大儒朱熹所说的“孔教真理能通天,无所不包,无所不能”。这座棂星门为三开间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重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青色筒板瓦屋面,通面阔14.6米,进深3.6米,高6.8米。</p> <p class="ql-block">杏坛</p><p class="ql-block">杏坛,相传是孔子聚徒讲学的场所。建水文庙杏坛始建于元代,后毁坏。现建筑为2000年重建。杏坛采用三开间平面正方形单檐亭形式,高10.3米,阔7.12米,两层台基,石栏环绕,四面敞开,每一块石栏都雕刻有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十二根高浮雕盘龙石柱林立,五踩重昂斗拱,十字歇山顶,琉璃瓦屋面,内为斗八藻井,金龙和玺彩画,建筑规格等级很高,仅次于先师殿。环绕四周的石栏板上,镌刻有孔孟箴言,名言警句。杏坛中有一块明代天顺年间的“孔圣弦颂图”画像碑。此碑图文并茂,图的内容是孔子席地而坐,抚琴授课,四个弟子肃立恭听;碑文为宋高宗御题《孔子像赞》,共四十八字,前四十个字是宋高宗对孔子的歌功颂德,后八个字是要求臣民尊重孔子。此碑原是宋高宗赠予浙江衢州孔庙,元灭南宋后,此碑随原国都“临安”之名移至建水而传入建水文庙。</p> <p class="ql-block">大成门</p><p class="ql-block">大成门,重建于嘉庆十八年(1813年),为三开间两进深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琉璃瓦屋面,通面阔13.31米,进深5.5米,高7.4米。“大成”出自《孟子•万章》:“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大成门是级别较高的三门道单体台门,台基为白石须弥座,门前石阶正中有青石雕龙御路石。</p> <p class="ql-block">先师庙</p><p class="ql-block">先师庙,又称为“大成殿”,是祭孔的正殿。殿正面悬挂的大匾“先师庙”三个金字,各长2米,宽1.5米,是清代书法家王文治就任临安知府时题写。全殿由28根大柱支撑,其中22根青石巨柱都是用整块的石料凿磨而成,大殿飞檐斗拱,结构异常坚固。先师庙为五开间三进深单檐歇山顶五架拾梁式建筑,通面阔26. 95米,进深18.5米,高9米,占地面积498.11平方米。斗拱为七踩重昂,屋面出檐深远,三面环廊,黄色琉璃瓦拼图屋面,屋脊上有吻兽、仙人和走兽。大成殿正面,有22扇雕花屏门,玲珑剔透,工艺精细,近百种翎毛花卉组成一幅幅寓意隽永的画面,如“ 六龙捧月”、“喜鹊闹梅”、“犀牛望月”等等,都是雕刻艺术的珍品。更为独特的要数左右檐角的两根石龙抱柱,它们都是用整块巨石精心构思,采用浮雕与透雕相结合的艺术手法雕刻而成,技艺登峰造极,可谓南国无双。步入大殿,迎面便是供奉孔子圣像的圣龛,龛座下部为桌式,是用石雕琢而成,上部是用高档木材镂出精美图案的木阁,孔子圣像坐于龛中。东西两侧的龛座里,供奉的是“四配”、“十二哲”,他们有的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有的是对儒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作出贡献的学者。大殿内外悬挂着清代皇帝御题的八块匾额,分别是康熙“万世师表”、雍正“生民未有”、乾隆“与天地参”、嘉庆“圣集大成”、道光“圣协时中”、咸丰“德齐帱载”、同治“圣神天纵”、光绪“斯文在兹”。</p> <p class="ql-block">崇圣祠</p><p class="ql-block">崇圣祠,位于先师殿的后面,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原名“启圣祠”,是祭祀孔子父母的祭坛。清代改为“崇圣祠”,用来供奉孔子前五代列祖牌位。祠前有石栏望柱拜台,上刻浮雕杭州西湖二十四景风景名胜图。</p> <p class="ql-block">建水古井坐落于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古今位于城内东北角,为建水城内一甜水井。</p><p class="ql-block">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相传为浙江籍移民所建,因其水质、水味与浙江杭州龙井寺中的龙井之水相似,因而赋“龙井”之名。</p><p class="ql-block">古井坐落于建水县临安镇西门西正街旁的溥博泉,即大板井,建于明洪武初年,是建水乃至云南最富盛名的一口井。大板井的“大”是名不虚传,井栏由六块石板镶嵌而成,井口直径三米有馀。至今仍然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般热闹,井水冬暖夏凉,甘甜润口。</p> <p class="ql-block">建水大板井</p><p class="ql-block">位于古城西门外的大板井,也叫溥博泉,建于明洪武初年,是建水最负盛名的一口井。大板井有600百多年历史,源源不断涌出甘甜的井水。井口呈圆形,直径2.7米,六块弧形石板中间用6根石柱琢槽相扣而成。青石井栏上的绳索印痕,记录着古井的沧桑岁月。</p><p class="ql-block">大板井井水清澈见底,甘冽可口,用来泡茶更是回味甘甜。建水人都喜欢喝此井之水,因为它“水味之美,冠甲全滇”。</p><p class="ql-block">井边挂着水桶,供大家共同使用。不少游客也来体验,拎起水桶,尝试着打水。每天一早一晚,当地人都会来这里取水,这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地人说,从来没见到井水干枯过。</p> <p class="ql-block">早上起来,赶到建水古城,游览古城中的其他景点</p> <p class="ql-block">建水临安府署位于云南建水古城的核心区域,是明清时期滇南的政治中心,相当于现在的州级行政中心。府署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历经明清两代的多次增修扩建,至今已有630余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建水临安府署在元、明、清时期一直是滇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滇南邹鲁”之称。府署位于建水古城的核心区域,毗邻建水文庙,地理位置优越,是明清两代滇南地区的政治中心之一。</p><p class="ql-block">建水临安府署的建筑风格典型地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特色,高脊飞檐、褐瓦朱门,古朴大气。府署待领取的布局严格按照古代官制规定,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宜门、大堂、二堂、内宅门、三堂与后堂,功能区分清晰,布局严谨。府署内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分别负责不同的行政职能,体现了“左文右武”的儒家思想。</p> <p class="ql-block">建水普应寺,又名观音仓,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该寺在清代曾被重修,并被列入红河州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普应寺坐南朝北,寺内建筑造型精美,木、石、砖雕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普应寺的建筑布局为二进两殿,前殿供奉释迦牟尼佛,正殿供奉观音菩萨。寺内的丈八观音殿建于一米多高的石台之上,成为全寺的最高点,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气势。此外,普应寺还提供免费的斋饭,游客可以在此体验到浓厚的佛教文化和当地的风土人情。</p><p class="ql-block">普应寺不仅是建水古城的一大景点,也是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好去处。游客可以在游览建水时,将普应寺纳入行程,感受这座古刹的宁静与庄严。普应寺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御水县临安镇临安路203号,游客可以免费参观。</p> <p class="ql-block">旅行时间:2024年12月13-14日</p><p class="ql-block">旅游地点:云南建水</p><p class="ql-block">摄影摄像:杨大明</p><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杨大明</p><p class="ql-block">制作时间:2025年3月2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