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军驻洛轶事】

王平安464536611

<p class="ql-block">  作者 王平安</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 464536611</p><p class="ql-block"> 图片由笔者翻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近日探友,偶得民国九年(1920年)西北军内部印制“军官训练手册”上下集,据说征集自冯玉祥西北军驻洛阳的军官后代,手册内十数张照片破天荒首次面世,专家考证其存世凤毛麟角,弥足珍贵。</p><p class="ql-block"> 翻开民国旧本,仿佛种子冲破泥土的禁锢而苏醒。泛黄残缺书页,引出几段民国奇闻轶事。笔者稍作整理,以飨读者。</p> <p class="ql-block">  (军官训练手册内页)</p>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祖籍安徽、生於河北的传奇将军冯玉祥(原名冯基善,又名冯御香,字焕章),民国十六年(1927年,冯45岁)年5月,率领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原西北军第十六混成旅,北伐时更名)与固守洛阳的奉军(张作霖麾下张治公带领的镇嵩军)激战,交火点主要在新安、渑池和洛北邙山,洛阳城区基本未遭战火。26日冯军两路穷追,划楫涧河,连宵羯鼓。克洛阳西,迫老城东,大获全胜,俘获奉军2万余人。</p><p class="ql-block"> (西北军庆功仪式)</p> <p class="ql-block">  此次是冯玉祥第二次率军进驻洛阳。第一次是1922年直奉战争后冯玉祥率少量卫队到洛阳。当时他奉调任河南督军,总部设在开封,而直系大佬、任直豫鲁巡阅使的吴佩孚恃宠而骄坐镇洛阳。两人互相来往又彼此睥睨,最后是吴佩孚上奏总统曹锟‌,将冯玉祥明升暗降,调任陆军巡阅使,所辖部队移防至北京南苑。</p> <p class="ql-block">  1927年5月,冯玉祥被北洋政府的陆海军大元帅、行使大总统职的张作霖调河南担任省主席,坐镇洛阳,办公地点在如今的老城区青年宫位置。早在民国十二年(1923年)8月,吴佩孚就把河南省公署由开封迁到了古城洛阳。洛阳机构云集,成为河南省省会。</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1927年3月,奉军占领郑州,直系首领吴佩孚退至巩县。4月中旬,武汉国民政府继续北伐,各路军队在河南驻马店集结待命。为配合北伐军北上,5月,冯玉祥将西北军老家底第十六混成旅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兵发潼关,东进洛阳。</p><p class="ql-block"> 那段时间,正值陕西人与河南人;西安人与洛阳人因几次惨烈的军阀混战结下仇雠,誓不两立。敌势虽穷蹙,但民心纠惊駴。</p><p class="ql-block"> 冯军计划攻打新安县和邙岭,大战即将开际,冯玉祥站在城墙雉堞上命令部下广贴安民告示。这张布告今天还能在洛阳老收藏家手里找到。</p><p class="ql-block"> 安民告示的全文是:</p><p class="ql-block"> 洛阳父老兄弟姐妹们,近年来,无年不宼,无日不匪。成千上万的土匪军队在洛阳横征暴敛、拦路劫舍,奸淫掳掠,无所不为,闹得你们种地的不能种地,做工的不能做工,经商的不能经商,读书的不能读书,白天不能在大道上行走,夜间不敢在家里安宿,父母兄弟妻子离散,银钱家产荡然无存,这种痛苦总算受够啦……我们国民军是老百姓的军队,国民军存在一日,即不容土匪军队长此糟蹋你们。日前接到前方报告,说张治公所带土匪队伍,又在洛阳附近屠杀你们,烧杀了几十个村庄。这种禽兽不如的残暴行为,玉祥闻之,痛恨万分!特令我们军队火速前进,务将这类匪军痛剿无遗,以安我父老兄弟姐妹……</p><p class="ql-block"> 上天佑我,故此谕知。</p><p class="ql-block">  布告由冯军斥候、探子在洛阳、孟津一带广为张贴,商民争相传看,顿觉清芳沁鼻,民心尽倾。</p><p class="ql-block"> 冯军虎跃龙骧,<span style="font-size:18px;">铁骑纵横、</span>浩浩荡荡开进洛阳城,驻防期间,稳定民心,操练士兵、剿灭土匪;建立新式学校,解放妇女缠脚,筹设幼稚园,进行强大的社会变革。</p><p class="ql-block"> (西北军设立的幼稚园)</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前文说过,西北军老底子是冯玉祥亲带的第十六混成旅,中高级将领大多是跟随冯一起成长的穷苦人。从前他们身份卑微,甚至饥寒交迫,是冯玉祥给了他们一个生存和发展的平台,让他们从饥民变成士兵,再从小兵进勋升级晋成天潢贵胄、执掌重兵,所以冯既是他们的上级,也是他们依附的父亲。</p><p class="ql-block"> (西北军进攻洛阳)</p> <p class="ql-block">  除这层关系之外,冯玉祥很重视普通士兵的思想改造,以中国传统忠孝思想、西方基督教思想来改造士兵的精神世界,又比如他艰苦朴素,常年一身粗布军装,爱兵如子,经常深入基层给士兵剪指甲,他嫉恶如仇,每到一地就打击当地贪官恶霸等等。这一切,使得西北军那帮百战余生的将领们,作战勇敢、具有极强的团体凝聚力。</p><p class="ql-block"> 正是:</p><p class="ql-block"> 开塞伏中原,屹尔干城万里。</p><p class="ql-block"> 海天撑半壁,巍然砥柱一方。</p><p class="ql-block"> (西北军时期的冯玉祥)</p> <p class="ql-block">  乱世靠武将,治世显文臣。冯玉祥驰骋疆场,无论到哪儿,都提倡破除迷信,砸庙宇、驱僧侣,包括将洛阳老集城隍庙的十殿阎君、十县城隍及庙中的因果报应故事泥塑群,尽皆砸毁,还把城隍庙改成了公园。但他唯独不准砸关帝庙,交待官兵不得动关帝庙一砖一瓦,违者当斩。</p><p class="ql-block"> 当年在老城城隍庙附近,有条无名街道,原本是一些逃荒要饭、无家可归的穷苦人散居落脚之地,这里有一座明代“大关庙”,供奉着武圣关羽。1920年吴佩孚驻军洛阳,在大关庙内添加了岳飞塑像,遂将大关庙改称“关岳庙”。1927年,冯玉祥占据洛阳后,根据关羽“义勇武王侯”的封号和关公“义薄云天‌、勇冠三军”的品质,将此街命名为“义勇街”。后几经变迁,关岳庙不存,义勇街却仍在,分前街和北街,名称一直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  河南府的文庙始建于金、元时期,宋代在此曾建国子监。它不仅是祭拜孔子的地方,也是洛阳的府学所在地。民国十六年(1927),冯玉祥将军始信基督教,为响应西洋文明之风,将河南府文庙前的府前街改名为“文明街‌”。但是,好像现在老城本地人仍习惯性按旧称叫府前街。</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老城仁义胡同)</p> <p class="ql-block">  清以前并无此街,而是老城董、李两大户人家的一道界墙。两家为一墙尽咫尺之地发生纠纷。董家写信给在朝做官的儿子,要他出面处理纠纷。北京董官拆信一看,提笔在信后写道:“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一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p><p class="ql-block"> 董家接信后,按儿子意思在自家院界内又垒了一道界墙。李家见状,顿觉惭愧,也将墙往自家院里挪了两砖之地。从此,两墙之间成了一条窄胡同。据说是冯玉祥将军将该胡同命名为“仁义胡同”。</p><p class="ql-block"> (1926年7月,北伐誓师时的冯玉祥)</p> <p class="ql-block">  冯将军跟历史上所有领袖嗜好一样,喜欢给属下和所辖地改名。他驻扎河南,曾给五个县更名,分别是‌自由县、平等县、博爱县、民权县‌和民冶县。</p><p class="ql-block"> 1927年,冯玉祥将洛阳县、登封县、伊阳县和临汝县的部分地区合并成立自由县,县政府设在今天的伊川县白沙镇。</p><p class="ql-block"> 同年,冯玉祥将洛阳县、嵩县、宜阳县和伊阳县的部分地区合并设立平等县,县政府设在大莘店村(今伊川县平等乡)。</p><p class="ql-block"> 1928年,冯玉祥划出睢县北三区和杞县北五区设立民权县,县治最初设在李坝集,后迁至田庄车站(今以出产葡萄酒而盛名的民权县城)。</p><p class="ql-block"> 同年,冯玉祥将登封县和禹县的部分地区合并设立民治县。</p><p class="ql-block"> 还有前几天我才去过位于太行山南麓焦作市西北处的博爱县,该县于1927年设立,至今仍原名未变。</p><p class="ql-block"> 这五个县名合在一起体现了“自由、平等、博爱、民权、民治”的思想,代表了冯玉祥对孙中山革命理念的实践。然而,随着冯玉祥在1930年倒蒋战争中失势,自由县、平等县和民治县相继被撤销,只有博爱县和民权县保留至今。</p> <p class="ql-block">  到了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下令撤销平等、自由两县,将两县合并成立“新县”,并根据文献中“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的记载,将新县名定为“伊川”。据说,两县合并为伊川时,在县城的选址上产生了矛盾,自由县人坚持选白沙,平等县人坚持选大莘店,为平息争端,“并县委员会”采取折中方案,将县城设在“府店镇”。</p> <p class="ql-block">  五</p><p class="ql-block"> 传闻轶事蕴含民间世界观、道德观和社会理念,通过讲叙的传奇性情节,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如今在洛阳还口耳相传有许多关于冯玉祥将军的传说,当年留下的《冯玉祥施政纲领碑》,今天在新安县千唐志斋和老城民俗博物馆都能看到。有关他的很多故事妇孺皆知、广为流传,不定啥时就飘逸进你耳朵眼儿......</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枭雄已逝,英灵长存。</span></p><p class="ql-block"> 当然了,人无完人,冯将军口碑褒贬不一。其外号,叫“倒戈将军”,先后倒过袁世凯、曹锟、蒋介石等人,大革命时期也曾勾结蒋介石、汪精卫大搞反共白色恐怖。因此有的人戏称他“民国吕布”。</p><p class="ql-block"> 至于冯将军1948年9月1日在黑海遇难,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至今仍是一桩悬案。此桥段非本题目内容,有机会再补叙,此处不啰嗦。</p><p class="ql-block"> 本文系茶余饭后的说咸道淡,个别内容整理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即删除。 </p><p class="ql-block"> (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