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应好友邀请,昨日和老伴搭车前往杭州建德梅城游玩。梅城古称严州府,坐落在浙西山区,位于新安江与兰江汇合处,北枕乌龙山,南临三江口。是一座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镇。当我们好有仪式感的穿过城门,漫步在这座古城大街小巷里时,小镇那悠静的小巷、高大的城楼、长长的城墙和分布在东、南、西、北街的十几座各式石雕牌坊,几乎让我们颇感意外。原以为如今只有到安徽的徽州乡村才能看到许多古代传下来的石牌坊,真没有想到在"梅城",一个离杭州并不十分遥远的小镇,不但能欣赏到优美的景色,竟也能看到如此多的牌坊古迹。当我远望城楼,用手抚摸着石牌坊那早已被岁月打磨的十分光滑的柱子,我的心思仿佛穿越了时空,又回到了那个充满韵味的年代。游毕梅城巳是下午,我们一行又去建德另一个著名景点"灵栖洞"游玩,灵栖洞景区是建德市(新安江)对外开放最早的景区,位于城西南35公里处,是富春江--新安江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面积1.2平方公里,由灵泉洞、清风洞、霭云洞和灵栖石林组成,这次因时间关系,我们仅游览了灵泉洞和清风洞二个景点。二洞虽均以喀斯特景观为主要游览内容,但各具特色,灵泉洞以水见长,清风洞以风取胜。1986年曾在此拍摄大型影视剧西游记。</p> <p class="ql-block">澄清门</p> <p class="ql-block">纵目远望,古镇整体上给人的感觉是古老但不破旧,虽历史底蕴深厚,但又饱含现代因素。古镇的传统民居,看上去建筑风格似乎非常一致,都是白墙黛瓦马头墙。至于店铺装饰也是十分接近,家家几乎都用高高挂起的几只大红灯笼来塑造红红火火的气氛。漫步在大街上仿佛又让人回到了那个远去的火紅年代。</p> <p class="ql-block">一组母子俩向商家购买烧饼的铜制雕塑不但展现了古镇居民的日常生活。更是透露出一股浓浓的烟火气息。</p> <p class="ql-block">当地政府不但十分重视各行各业的发展,也非常关注对百姓的德治教育。在寸土寸金的镇中心,专门设立了梅城德文化实践中心。</p> <p class="ql-block">中共建德县工委旧址</p> <p class="ql-block">碧绿的小河、粉墙黛瓦的房子和爬满山墙的绿植让小巷景色充满江南水乡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古镇的城市广场上,三座围成U字型的石牌坊尤为引人注目。这是古镇历史的重要见证,值得细细品味。</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秋梅食品”,原来出自古镇。</p> <p class="ql-block">建德侯坊高9.4米,阔为8.5米,重有60吨,1993年建,是为了旌表三国东吴扬威将军、建德侯孙韶而立的。孙韶骁勇善战,屡立战功,被封为扬威将军、建德侯。这座牌坊不仅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古镇历史的重要见证。</p> <p class="ql-block">店内琳琅满目的传统糕点,很好地展示了古镇的美食文化。</p> <p class="ql-block">清严州邮局旧址</p> <p class="ql-block">展馆内展出的历史文物场景,包括一件写着“大清国邮政”的布袋以及一件当时邮差穿的棕榈丝蓑衣是古镇历史的重要见证。</p> <p class="ql-block">走在悠静的小巷里,望着那走象棋的铜雕像,顿时让人感觉小镇人的生活真的很放松、休闲嗳!</p> <p class="ql-block">景区曾是86年版西游记的拍摄基地</p> <p class="ql-block">位于灵栖洞景区的灵泉洞、清风洞以喀斯特景观为主要游览内容,二洞各具特色,灵泉洞以水见长,清风洞以风取胜。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到灵栖洞的神秘与美丽。</p> <p class="ql-block">灵泉洞的景观独特,洞水盈盈,游客可轻舟荡桨,经九曲五潭入水晶宫。</p> <p class="ql-block">钟乳石是由碳酸钙和其他矿物质的沉积形成的。</p><p class="ql-block">钟乳石的形成过程需要上万年或几十万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石灰岩隙缝中,会溶解其中的碳酸钙。当这些含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洞顶上滴下来时,由于水分蒸发和二氧化碳逸出,使被溶解的钙质又变成固体,从而形成钟乳石</p> <p class="ql-block">清风洞的景观展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洞内各种形状变化多端,在彩色灯光照耀下,颜色各异的石钟乳和石笋,显得非常美丽神奇:有的像飘飘欲举的仙女,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有的像巨柱擎天,令我们感到它的磅礴气势;有的像嫦娥身边的玉兔,让我们觉得它又是那么柔媚乖巧。</p> <p class="ql-block">附录</p><p class="ql-block">一、严州古城简介:</p><p class="ql-block">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梅城镇坐落在浙西山区,位于新安江与兰江汇合处,北枕乌龙山,南临三江口。建德梅城是一座千年古镇,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梅花城,简称梅城,原是睦州 严州府城的雅称,1938年,才作为建德县城的正式地名确定下来。</p><p class="ql-block">关于梅花城的来历有种种说法,最流行的当推民国 建德县志 上的一段叙述: 建德城即严州城,俗称梅花城,以临江一段雉堞半作梅花形故也梅城的城墙最后一次重建于明初,为朱元璋外甥李文忠所建。至于雉堞为什么做成梅花形,一直没有一个一致的说法,据民国县志记载,这是因为宋代有三个皇帝在未登基前都曾经领过严州的地方官职务,严州被认为是潜龙所在地,其制故与南京北京同,所以这一带有“天下梅花两朵半”的俗谚。但是县志主编王韧认为,今之南北两京并无作梅花堞者,所以还是不能作为依据,而且雉堞的形式也不一定就是衡量政治级别的标准。著名学者戴不凡先生则力主,仿南北二京说,他在《梅城漫话》一文写道: 跑过不少国内古代名城,留心观察过,雉堞成梅花形的,除南京、北京外,我所亲眼见的,的确只有建德这半座,缺正北及东北角。戴不凡还根据民间传说故事,认为梅花形难堞是为明代皇帝的一个宠妃而建的,这个宠妃是严州人,她向皇帝要求建造梅花城,后来,她不辛短命死矣,所以只造了一半云云。一种说法认为梅城是为了纪念汉代高士梅福而命名的相传严子陵是梅福之婿,梅严两人都以节操高尚闻名于世 严州就是为了纪念严子陵在此隐居而得名的元方道睿 思台文集序:吾郡山水闻天下,以严名州,子陵高节故也 民间有严子陵造梅花城的传说为了纪念梅严两人,所以严州城又名梅花城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因为建德特有的梅花“建德山梅”而得名。建德山梅生长在高山之上,冷坞之中,不畏寒湿,花开五瓣,花朵洁白而芬芳,盛开于春未夏初,这在梅花中是很独特的梅城历史悠久,作为州府也有1200多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秀丽的山川和丰富的文化遗存,更增添了梅城的魅力,也吸引了许多人试图解开梅花城的由来之谜。</p><p class="ql-block">二、澄清楼</p><p class="ql-block">元至正十八年(1358),朱元璋派大将李文忠镇守建德路(严州府)。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为便于防御,李文忠率军民重修了城墙和城门,由原来的八座城门改为五座城门,将正南门更名为澄清门。"澄清"取意《后汉书·党锢传.范滂》:"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又合江水清澈之愿景。故澄清门上的烽火楼取名为澄清楼,此后数百年,澄清楼几经战火,屡毁屡建。1992年,在热心的梅城居民的倡议和支持下,重修了澄清。2015年,在严州古城保护项目建设中,改建了澄清楼,使之焕然一新,再次成为严州古﹣梅城的地标性建筑,改建后的澄清楼总建筑面积325.6平方米,整座城楼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飞檐翘角,斗拱精致,气势磅礴。在二楼东南方向可观三江口绝美风景,自此,这座原本用于军事用途的城楼,变成了俯瞰三江,眺望碧水蓝天的观景楼。</p><p class="ql-block">三、钟乳石的形成过程</p><p class="ql-block">钟乳石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精细的地质过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步骤:</p><p class="ql-block">溶解与渗透:在石灰岩地区,当含有二氧化碳的雨水渗入岩石缝隙时,会与石灰岩中的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36。</p><p class="ql-block">沉积与结晶:这些富含碳酸氢钙的水滴滴落到洞穴底部或其他表面时,由于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等因素,碳酸氢钙会重新转化为碳酸钙,并以晶体的形式沉积下来。</p><p class="ql-block">层层堆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碳酸钙晶体不断堆积,逐渐形成了各种形态的钟乳石,如石钟乳、石笋和石柱等。</p><p class="ql-block">整个过程可能需要上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的时间,因此钟乳石被视为远古地质考察的重要研究对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