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桃花美 油花艳 开在那三月间</p><p class="ql-block"> 桃花时节,几位好友相约,游览赣东北几处热门打卡地,一行人在饱览江西大好河山、江南徽派建筑和陶瓷精美文化的同时,也饱受了景区“人满为患”的尴尬,享受之余,不由对江西旅游业的火爆心生些许感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望仙谷一狂欢人流满山谷</p><p class="ql-block"> 3月25日旅行首日,我们住景点附近望仙村民宿,借助望仙谷的仙气,村里呈现一派繁荣:民宿餐饮店鳞次栉比,大巴小车停满村道广场。</p><p class="ql-block"> 民宿老板说: 十几年前,景点曾是一处被强制废弃的采石场。精明的商人抓住契机,投入二十几个亿打造包装,蝶变而成“山崖上的民宿”,“山沟中的仙谷”,引来游客喷涌,每天逾万。</p><p class="ql-block"> 傍晚,我们走进仙谷,景点内外,游人摩肩接踵,处处人满为患,排队购票,排队入场,排队拍照,排队用餐,排队上厕。让摊位小商赚得盆满钵满,农家民宿忙得乐不可支。</p> <p class="ql-block">(引自视频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婺源篁岭一乡愁记忆典范村</p><p class="ql-block"> 因山高路远,一个一度濒临消亡的山村,经三位有志青年的策划奔波,旧村换新颜,再现徽派建筑记忆,农家晒秋记忆,大队集体记忆,黄色油菜记忆……成为全国最佳乡愁旅游乡村。游人密集度拥挤度更令人惊叹的无可想像: 为缓解人流,景点检票处,一段不过2∽30米的过道,被隔成无数段N型弯道,让虔诚的游人足足绕了2∽300米,名副其实的人满为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篁岭一 一个城市化进程中濒临消亡而涅槃重生,蝶变为“金凤凰”的美丽乡村。</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陶阳里古窑一陶国皇冠上的明珠</p><p class="ql-block"> 景德镇, 一座千年陶瓷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陶文化打卡点繁星密布,其中,中国陶瓷博物馆和陶阳里历史文化旅游区最为耀眼,被称为千年陶镇的活化石,陶瓷国里皇冠上的明珠,600多年来,进贡御品和故宫的陶瓷收藏,95%源于陶阳里古窑。2023年,习总书记视察景德镇,不忘到此“打卡”,为当地政府官员留下了“把千年的靓丽瓷文化名片擦得更亮”的嘱托。</p> <p class="ql-block">习主席“到此一察”(下图右侧)</p> <p class="ql-block"> 陶瓷制作体验馆</p> <p class="ql-block"> 景德镇陶瓷博物馆,国家一级馆,始建于1954年,占地近6万平方,收藏了从五代、元、明、清、民国及至新中国70年历朝2万余件青花白瓷珍品,成为景德镇最靓金名片。 </p><p class="ql-block"> 该馆由当地政府官办官管,实行免费预约限流,我们不知此情,被限流拒之门外,幸亏小马哥老同学动用当地人脉资源,方解入馆之困。国馆之行,弥足珍贵。 </p> <p class="ql-block">“7501”一专为毛主席制作的瓷品</p><p class="ql-block"> 1975年4月,中央办公厅下达江西省委,交景德镇完成的神秘任务,史称“7501”工程.</p> <p class="ql-block"> 本人收藏文革瓷品一件,以作瓷城游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