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独秀文存》简介</b></p><p class="ql-block"> 《独秀文存》是陈独秀的一部重要文集,1922 年 8 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初版,这套是民国十六年(1927 年)4月版的又一套。</p><p class="ql-block"> 该文集共三卷四册,分为论文、随感录、通信三部分。论文部分所收文章主要发表在《新青年》上,如《敬告青年》《法兰西与近世文明》等,文风汪洋恣肆,论理鞭辟入里,倡导科学与民主,反对封建旧思想,主张文学革命,对新文化运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p><p class="ql-block"> 随感录多为数十字乃至百余字的杂感,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直指当时的社会、思想、学术等现实问题,像子弹般射向军阀、政客、官僚、遗老遗少等……。</p><p class="ql-block"> 通信部分是书中重要且能反映陈独秀思想的内容,主要是主创《新青年》时期读者的来信,陈独秀对这些来信一一公开作答,来信者身份多样,包括教授、学者、文化保守主义者、青年学生、《新青年》同仁等,探讨的内容主要涉及文化与思想革新。</p><p class="ql-block"> 《独秀文存》集中体现了陈独秀在五四时期的激进民主主义思想,部分文章还宣传了马克思主义观点,对当时诸多社会问题进行了探讨。它不仅是研究陈独秀思想以及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资料,也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启发了无数青年,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和进步。</p><p class="ql-block"> 另外,传播新思潮: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思潮。陈独秀后期的一些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介绍、阐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早期共产党的思想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推动了进步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p><p class="ql-block"><b> 1921年建党后,陈独秀拿出《独秀文存》的稿费主要用在党的宣传和建设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宣传阵地建设</b></p><p class="ql-block"> 刊物印刷发行:稿费投入到《新青年》《共产党》月刊等党的重要刊物中 。用于支付纸张采购、印刷排版等费用,保障刊物持续稳定出版,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政治主张能广泛传播。如《新青年》宣传民主与科学,后期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 ;《共产党》月刊则专门宣传共产党的理论和主张,为党的思想建设发挥关键作用。</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二、革命活动开展</b></p><p class="ql-block"> 支持组织活动:稿费为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开展秘密会议、组织工人运动等提供资金。比如用于租赁会议场地、购置油印机等设备,以便印发传单、宣传册等,动员工人阶级,扩大党的影响力。</p><p class="ql-block"> 培养革命骨干:资助工人夜校、平民学校等教育事业,为工人提供学习知识和接触革命思想的机会,培养了众多工人运动骨干,提升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和组织能力,推动工人运动发展。</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三、国际联络助力</b></p><p class="ql-block"> 协助国际合作:在当时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联络中,促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交流和理论传播,为党的早期建设提供外部支持和指导 。</p><p class="ql-block"> 《独秀文存》稿费在党的初创艰难时期,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党组织发展壮大提供了关键经济支持,是早期革命事业不可或缺的力量。可以说,这套史料的稿费在当时对党的贡献是巨大的。</p> <p class="ql-block"> 由于本人用了十年时间才收集成套,前期只收到第3、4 后通过漫长的时间才收到1-2,所以品相有差异实属正常。其中3-4品相特别好 实物拍摄 保真保老。1892656201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