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柔和的晨光倾洒而下,为城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中央公园,柳丝轻舞,嫩芽吐绿。在这和煦的春日里,许昌市毓秀路小学毓秀书院的老师们在2025年3月29日上午9时,齐聚中央公园,携书而行,共赴一场"踏春读趣"之约,在春日里开启一场教育思想的对话,让读书的种子在春光里发芽。</p> <p class="ql-block">早上九点,毓秀书院的老师准时集合,张丽君老师为大家介绍本次活动的路线与安排。</p> <p class="ql-block">活动中,毓秀书院的老师们漫步于公园的蜿蜒小径,驻足欣赏眼前的春色,嫩绿的草地、盛开的繁花、潺潺的溪流,成为了老师们读书的美妙背景。</p> <p class="ql-block">人工湖边,玉兰花亭亭玉立在枝头。洁白的花瓣硕大又饱满,温润如玉,在阳光的轻抚下,散发着柔和的光泽。有的花朵独自绽放,孤芳自赏;有的两三朵簇拥在一起,好似在说着悄悄话。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蓝天白云、绿树繁花,微风吹过,波光粼粼,水中的倒影也随之摇曳生姿,美不胜收。 </p> <p class="ql-block">踏青结束后,在一片开阔的草坪上,毓秀书院的老师们围坐一团,开启了读书分享环节。有的老师分享班级管理,交流自己的带班收获;有的老师畅谈哲学著作,在深邃的思想碰撞中思考人生与自然的关联;有的老师分享心理书籍,并讲述自己的育儿智慧……</p> <p class="ql-block">邹静老师分享了近期阅读的《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斯宾塞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书中倡导快乐教育,认为教育应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她还提到书中还分享了许多具体的教育实践案例,为家长和教师提供了实用的教育指导,以帮助孩子实现全面发展,成为快乐、健康且有智慧的人。</p> <p class="ql-block">张晓凯老师分享的《安的种子》虽然是绘本,但蕴含着教育的真谛——尊重规律。过分保护,缺少锻炼,看起来是爱,其实是伤害。不由想到国家的“双减”政策,想到每天两小时体育锻炼的要求,何尝不是为了种出最美的花,何尝不是为了培育能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p> <p class="ql-block">张丽君老师分享:读了《终身成长》之后,感受到每个人思维模式不同,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成长型思维相信能力可通过努力提升,将失败视为学习机会。只有用正确的思维模式看待问题,才能更好地达成人生目标。愿我们都能成为“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p> <p class="ql-block">项景老师在分享《孩子如何思考》这本书时提到:童年生活将以一种非常微妙且重要的方式影响着一个人成年后的生活。因为童年时的体验导致一个人建立起关于世界和他人的特定信念,而这些信念又塑造了成年后的想法和行为。不由想到,我们学校努力创造真实而美好的生活,也是为了让孩子们在校园里成长的更好。</p> <p class="ql-block">王娟老师为大家推荐成尚荣教授的著作《教育家精神 伟大心灵的时代回响》这本书,书中介绍了众多教育家的故事,如“叫醒中国”的马相伯先生和“中国麦种”的陈鹤琴先生,人的站立是精神的站立,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教育家的精神标识,也是教师的精神标杆。</p> <p class="ql-block">刘丹青老师读完《班主任微创意》这本书,深刻的认识到: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在不断变化,作为教师要积极探索创新,用创意为班级管理注入新的活力。班级管理、班级活动中的创意也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基于对学生心理的深入洞察和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p> <p class="ql-block">吕精丽老师分享《学校文化管理》时提到:文化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概念,它不仅包含可见的物质形态,更蕴含无形的精神内核。学校文化是教育土壤中生长出的独特生态,它凝结于琅琅书声与青砖黛瓦的对话里,流淌在师生相长的每一次眼神交汇中,作为精神的灯塔与价值的根系,它既以校训铭刻理想的高度,又用日常编织育人的经纬,超越时空的界限,成为点亮未来的火种。</p> <p class="ql-block">张莉老师提到:《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作者以质朴文字,将自己小时候在巴学园的求学经历娓娓道来。这本书充满了童真与温情,阅读这本书,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纯真世界的大门,书中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如同春日暖阳,温柔地触动着我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郭晓老师分享了《学习的本质》这本书,从认知、情感和生理三个方面探讨了学习的本质,并列举了多种不同的教学实践方式,如探究式学习、技术支持的学习和形成性评价等。在阅读概要时便注意到,书中涉及到的许多话题都与这几年她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息息相关,她从中也找到了更加科学合理的答案。</p> <p class="ql-block">温梦圆老师分享:在《一线表扬学》这本书中,管建刚老师用不同策略拆解了简单表扬背后的教育逻辑,使她深刻体会到,表扬是门艺术,更是种智慧,真诚的鼓励需要精准的语言发力。教育不是纠正缺点的拉锯战,而是放大优点的静待花开,这本书不仅提供了“表扬工具箱”,更教会她用表扬的显微镜,去发现每颗种子破土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它凝聚了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信念、共同的愿景、共同的努力方向。陈军锋老师分享:在《学校文化管理》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学校文化的概念、管理模型、实践推进等内容,通过学校文化管理让学校从经验管理和科学管理延伸到更高的文化管理阶段,以保证学校教育实现人在中央的教育理想。</p> <p class="ql-block">侯林源老师介绍了她在读《从班级到成长共同体》的感受,她谈到:这本书聚焦教育管理创新,提出将传统班级转化为动态生长的学习共同体。书中深入剖析班级生态重构路径,主张通过师生协同、生生互助形成共享价值体系,强调在真实问题解决中培养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基于自我管理的需要,柳静老师提到那本薄薄的册子——《吃掉那只青蛙》。书中告诉她时间管理的核心在于优先处理重要且困难的任务,即“吃掉那只青蛙”。书中的21条时间管理法则,如明确目标、制定计划、运用80/20法则等,都是围绕这一核心展开,旨在帮助我们克服拖延、提高效率。</p> <p class="ql-block">张丽亚老师今天推荐的是郭华教授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什么,怎么做》,这本书正如它的名字一样直击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核心问题。书中对新课标中提出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概念进行明确,并列举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基本类型和实施要点。</p> <p class="ql-block">李瑞珂老师和大家分享了《班主任微创意》这本书,她说在这本书里记录了很多班级管理的小创意,小小的创意带给学生和班级大大的改变。在担任班主任的日常中,书中不同的创意会为我们打开了思路,不同的微创意间又有一个相同的指向:尊重差异、唤醒自觉、守护成长。</p> <p class="ql-block">参与本次活动的其他书院老师也纷纷在好书分享环节交流了自己近期的阅读与感受。刘丹青老师在活动后感慨道:“这次书院的活动令人难忘,是我们在繁忙教学工作之余,与自然的一次亲密拥抱,也是一场深入的思想交流。毓秀书院是我们的文化高地,也是精神高地,让老师们在春日的滋养下,从书籍中汲取更多智慧,并将这份对知识的热爱传递给每一位毓秀学子。”</p> <p class="ql-block">此次"踏春读趣"活动,不仅让教师在自然中汲取灵感,更促成跨学科教育智慧的交融。当书香浸润过春光的师者重返讲台,他们带去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个季节的蓬勃生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