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自驾游系列(七)恋恋不舍离深圳,常德诗墙书文观

西安博思特Lily

<p class="ql-block"><b>2月3日正月初六</b>晨起雨丝不断,就像离别时的泪水涟涟般的伤感。深圳,这座走在时代前头的经济特区,我曾经在这里工作过,也曾带孩子来这里旅游过,这里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同时在这里我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同事。昨天又结识了陈嫂子的四姐妹,心情特好。于是,即将离开深圳,心里便沉沉的,这跟离开其他旅游景点唯一的不同感受。</p><p class="ql-block">正月初六,十点左右,到达东莞,雨就不下了。原本湿润潮湿的感觉不复存在,眼前的景物清晰可见。周边黝黑的山峰一座连着一座,近处墨绿且不甚高大的树木郁郁葱葱。高楼林立,不知名的村落渐渐后移。来时是一路向南,返回时是一路向北。总是感觉来时只走就是不到目的地,返回时也许恋家情怀使然,总是比较快速地抵达。</p> <p class="ql-block">饿了,服务区休息就餐,拿出我们的迷你版煤气灶,吃上美美的一顿。因为越往北气温下降,吃了火锅身体就暖和多了。晚间十点左右,我们到达了<b>湖南常德,</b>住在儿子网上预定<b>的宜尚酒店</b>。这个酒店房间特别宽敞,床也比较大。一进门就感觉很舒服,很温馨。而且第二天还有早餐吃(春节期间,好多酒店早餐都没有),感觉儿子想得非常周到,谢谢孝顺的儿子。</p> <p class="ql-block"><b>2月4日正月初七</b>今天老公和朋友计划好了,先就近参观常德有名的诗墙,再赶到湖北襄阳到襄阳古城转转,所以我这个爱睡懒觉的毛病今天必须改改。晨起7点半,我们在酒店餐厅品尝了当地有名的小吃。昨天一天忙于赶路,饿了就在服务区用我们自带的迷你版煤气灶,吃了一次火锅。酒店的早餐也算安慰了一下我的胃,解了馋。吃罢早餐,我特意打扮了一下,趁着今日阳光甚好,一定要好好逛,再拍些比较满意的照片,也算对得起出来带的衣物了。</p> <p class="ql-block">常德市古称武陵、朗州,位于湖南省北部,江南洞庭湖西侧,武陵山下,史称川黔咽喉,云贵门户。常德城名源自《老子》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历史故事刘海砍樵、孟姜女哭长城以及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等浪漫主义情结贯穿常德城二千多年的历史,开创了常德独有的善德文化。 常德诗墙公园就属于常德著名的十一景之一。(1山水洲城2曲溪映峰3德山古韵4金街溢彩5壶瓶飞瀑6桃源仙境7花溪鹭舞8灵泉悟禅9柳湖春晓10瓶峰云海11诗国长城)</p><p class="ql-block">(诗国长城)中国常德诗墙位于常德市沅水防洪墙外侧,是“三山三水”之沅江风光带的主体景观,占地面积约14000平方米。近年来,国家投资一亿零八百万元,以2.92公里长的防洪墙为载体,修建一座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诗墙,命名为“中国常德诗墙”。诗墙荟萃了中国当代名家诗词、书法、美术精品镌刻于一墙,被称为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获“吉尼斯之最”。</p> <p class="ql-block">也许是源于自己对书法有一定爱好的原由,所以说到诗墙公园我便非常开心地前往观之。离开酒店,(上午9:05)大约半个小时的功夫,我们就来到了常德诗墙公园的所在地。这里是诗墙公园四阁之一的春申阁。(武陵阁:高矗七层,为四阁中最大一阁,内设诗墙博物馆。阁名为中国书协副主席李铎题写,馆名为著名文物专家杨仁恺题写。春申阁:是诗墙第二大阁,为纪念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而修。排云阁:排云阁上的车以朗州司马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倒碧霄”而命名的。渔父阁:为纪念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家宋教仁(常德人)而修建。)</p><p class="ql-block">春申阁是常德诗墙第二大阁,共有4层,高20多米,建筑面积达1579平方米,造价308万元,于1996年竣工。春申阁因战国时期楚国的春申君府邸和“养士三千,皆蹑珠履(镶有珠宝的鞋子)”的场所都在附近,为了纪念春申君,故将这座楼阁命名春申阁。春申阁外观典雅古朴,是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风格。主体建筑为二层阁楼,以栗瓦覆顶,梁枋上装饰有精美的木雕和彩绘。阁北面有副楹联,为已故著名文史学家、韵文学家,湘潭大学教授羊春秋所作:珠履三千,要使英雄皆入彀;虎贲百万,不教嬴氏独称王。(春申阁北面楹联。)据了解,此地原是春申君故居。20世纪90年代,常德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沅江北岸建起一座诗墙,增添古城的文化底蕴。1996年,被誉为常德诗墙四大标志性建筑之一的春申阁竣工。</p><p class="ql-block">春申君(前314~前238):嬴姓,黄氏,名歇,东周战国时期楚国公室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曾任楚相。黄歇游学博闻,善辩。楚考烈王元年(前262),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12县。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春申君在前去奔丧,李园令人埋伏于棘门之内,杀死春申君及其全家。又据《越绝书》表明春申君是在楚幽王之时为幽王所杀。</p> <p class="ql-block">“春申君和常德有何渊源,为什么常德人民建阁纪念他?”据查资料得知:“清朝嘉庆《常德府志》中记载,春申君在常德养有食客。今民主街至下南门旧称珠履坊,是专门为食客制作装饰珠玉的鞋子的作坊。在常德开元寺附近,还有春申君的墓。”颜建华说,“且常德原本是楚国领地的一部分,战国时期得益于春申君黄歇的治理,沅澧流域得到空前发展。”纵观黄歇生平,他能在秦国大兵压阵之际临危不乱,与门客共商对策;也能在国家面临易主危机时,运筹帷幄、冷静应对,不顾危险将太子送回国继位,避免楚国内乱。苏轼评价他“宏才伟略,大度深思,三千朱履,百万雄师,名列四杰,声振华夏”。</p><p class="ql-block">看来无论到哪里游玩,提前的功课是必须做的,否则就是走马观看,没有什么意义的。话说进了春申阁的大门,便是停车的院子。院子宽敞无比,只停着一辆车。我们不必为停车找地方了。下车后,我迫不及待地回首观望有名的春申阁,两块刻有诗文的石碑镶嵌了两根宽大的石柱上,让人不由得想起为何叫诗墙了。其实,单就这点诗文,并不能代表诗墙的意义,因为顺着围墙左右两边,那才是诗文的天地。我心里暗暗说道:我得到宝了!所以,我把墙上所有的诗文都逐一拍照。也许为了大家都能看清楚试问的内容,每幅书法的下面都有楷体注释的标志,可谓是设计者做事的悉心周到,也反映了常德政府对文化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纵观整个诗墙内容,诗文内容分为六大篇章:</p><p class="ql-block">第一篇章:《百代沧桑》。反映常德历史风云,时代变迁。选刻诗词259首。有“善卷让王”的古老传说;有“春申保国”的历史记载;有李自成“禅隐夹山”的真实考证;有一代散文大师沈从文笔下的《常德的船》的胜景描绘……墙名为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题写,篇名集一代文豪郭沫若字。</p><p class="ql-block">第二篇章:《名贤题咏》。反映古今名贤涉足常德,歌咏武陵。选刻诗词144首。有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刘禹锡、范仲淹等众多历史名贤歌咏武陵的传世佳篇;有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宋教仁、林伯渠、鲁迅、丁玲、乔石等近代伟人和大批名家有关常德的不朽力作。墙名为现中国书协主席沈鹏题写,篇名为一代女书圣萧娴的绝笔。</p><p class="ql-block">第三篇章:《武陵佳致》。反映常德名胜美景,自然风光。选刻诗词243首。 “桃源仙景”、“壶瓶飞瀑”、“德山神韵”、“柳叶轻舟”、“花溪鹭渚”等景致,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墙名为我国当代书坛泰斗启功所书,篇名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老院长张仃题写。</p><p class="ql-block">第四篇章:《兰芷风华》。反映常德人文物况,民俗风情。选刻诗词261首。湘君、湘夫人的传说,宋玉、李群玉的音容;湖上采菱的欢歌,山间竹枝词的传唱;独具特色的擂茶、傩舞、丝弦……充分展示着“沅有芷兮澧有兰”的千古吟唱,是那样源远流长,令人如痴如醉。</p><p class="ql-block">墙名为原湖南省书协主席颜家龙题写,篇名为著名诗人臧克家所书。</p><p class="ql-block">第五篇章:《华夏新声》。放眼祖国,看中华民族崛起。选刻诗词253首。“虎门销烟”的抗争,“五四”洪流的呐喊,“武昌首义”的枪声,“长征”胜利的开颜,“开国大典”的盛况和香港、澳门的回归等,一个半世纪的重大事件,如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呈现在眼前。墙名为天津著名书法家孙其峰题写,篇名为老革命家方毅题写。</p><p class="ql-block">第六篇章:《五洲撷英》。面向全球,领略世界文明,众人划桨开大船。选刻五大洲五十四个国家的名家名诗111首。莎士比亚、歌德、拜伦、雨果、普希金……群星灿烂,风采怡然。这里是不可多得的世界诗歌荟萃篇。墙名为天津著名书画家王学仲题写,篇名为河南著名书法家陈天然题写。</p> <p class="ql-block">常德诗墙的建设意义重大,建设者们的精神更值得赞扬。 一墙两用,这本身就是一个创意。其次,在内容的构思上,常德诗墙也不乏新见,既有古今名人,又有常德作者;既保持国家水平,又突出地方特色。在内容上,虽以诗歌为主,但也选有新诗、民歌以及世界名篇,甚至还挖掘到了未见著录的太平天国洪秀全的诗作。 另外,在雕刻技术上,诗墙建设者们成功地摸索出了一套人工描摹刻板,机器刻石的独到工艺,刻出来的书画作品刚劲圆润,保持了原作的韵味,还获得了两项国家专利。如果说,诗墙是巨大的物质财富,那么诗墙的建设者们的奉献精神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问世一年多来,积累艺术精品、展现时代风采的常德诗墙,已经被普遍认为是展示20世纪90年代中国诗书画艺术的露天博物馆。 它不但成为享誉全国的文化精品工程,而且也成为拓展旅游事业的亮丽景观和改善人居环境的民心设施。 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曾用“外抗洪水,内御时光”来评价常德诗墙。</p> <p class="ql-block">在我认真欣赏墙上诗文的时候,有一家三口的游人也在观看。其中他们的儿子也就十岁左右,竟也扶着墙壁昂着头在看,口里还在念着熟悉的古诗。我微笑着问孩子,上面有你写的诗文吗?他笑着摇摇头。我说,“现在没有,以后可能就会有的,希望将来可以看到你的名字?”他的父母亲听我这么一说,也对孩子说,“加油哦!快谢谢阿姨!”孩子很有礼貌地对我道谢。</p><p class="ql-block">这时,爱人打来电话,询问我人在哪,并告知我大家都在江边看风景。我应允到,马上。其实,我是墙上诗文都拍完,才一路小跑地去找他们的。</p> <p class="ql-block">离诗墙不远处,便是一望无际的沅江。曾经汹涌的江水如今早已被人们治理得温顺多了。平静的水面上波光粼粼,偶有爱好冬泳的人在水里畅游。虽然今日阳光灿烂,岸上的我们依然穿着羽绒服,气温依旧比较低。可想而知江水的温度也并不高,所以看到这些冬泳的人,真的很佩服他们的勇气,并为他们的这种精神点赞。</p><p class="ql-block">江面上还停泊着两大艘轮船,也不知道多深的江水才能让它们自由地航行。本想顺着岸边一条台阶般的小道下到船上去看看究竟,无奈中途有个铁门上着锁,我的好奇心有些失望。不过,沿着江边的栏杆尽情地欣赏江上的风景,也是不错的享受。而且,就在这里,同行的颖美女为我拍了好多照片,我也不怕路过的游人笑话,竟也摆着各种pose,臭美了一番!为自己日后写游记留下了珍贵的素材。</p> <p class="ql-block">11点左右,我们在春申阁拍了合影,便上车离开。离开常德,离开湖南,朝着湖北的方向前进——</p><p class="ql-block">下一个目的地,湖北襄阳古城,我们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