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29日下午,我们一行瞻仰湖南省新化县罗盛教纪念馆。罗盛教是新化县四教乡桐子村人。</p> <p class="ql-block"> 全国有许多罗盛教纪念馆,他家乡的纪念馆位于新化县上梅镇资江大桥西端。罗盛教是国际主义英雄,他的英勇事迹曾经写入小学教课书。</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于1985年4月正式开放。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图为展馆门厅里金日成为罗盛教题词。</p> <p class="ql-block"> 馆内共有展厅3间,面积370平方米,陈列分为“童年和少年时代”“从普通士兵到国际主义战士”“烈士精神代代相传”三大部分。</p> <p class="ql-block"> 馆内展品丰富多样,有烈士的遗像、遗诗、遗物,生动展现了罗盛教成长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 还陈列着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和金日成接见烈士父亲罗迭开的照片78幅,以及被罗盛教援救的朝鲜儿童崔莹专程探望中国双亲、朝鲜特使造访烈士故乡等图片51幅。</p> <p class="ql-block"> 图为周恩来总理接见罗盛教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 此外,朝鲜政府授予罗盛教的一级国旗勋章,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罗迭开的二级国旗勋章等实物,也在馆内展出。</p> <p class="ql-block"> 以下为纪念馆展出的图片和实物。</p> <p class="ql-block"> 1951年4月,罗盛教随47军141师赴朝参战。当时,他是师直属侦察连文书。</p> <p class="ql-block"> 救人的经过。1952年1月2日,在朝鲜半岛的冰雪环境中,罗盛教前往冰河边准备进行投弹练习。此时,河面上有朝鲜少年的哭喊声,一名少年崔莹掉入冰窟。</p> <p class="ql-block"> 观察到手势和冰面破裂后,罗盛教迅速前往事发地点,脱下棉衣,独自跳入冰河中。</p> <p class="ql-block"> 面对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他摸索到落水的崔莹,并两次将其托出水面,但因冰面脆弱,两人再次落水。</p> <p class="ql-block"> 罗盛教在体力接近极限时,仍潜入水底,用头部将崔莹顶出水面。随后,一名战士赶到,将崔莹救上岸,但罗盛教因体力耗尽,未能浮出水面,不幸牺牲。</p> <p class="ql-block"> 罗盛教牺牲后,在朝鲜的纪念活动。</p> <p class="ql-block"> 志愿军指战员在罗盛教墓前。</p> <p class="ql-block"> 学习罗盛教事迹。</p> <p class="ql-block"> 1952年2月5日,《人民日报》通稿,罗盛教救人事迹。图为被救儿童崔㼆。</p> <p class="ql-block"> 朝鲜成立“罗盛教青年突击队”。</p> <p class="ql-block"> 朝鲜落成罗盛教纪念亭。</p> <p class="ql-block"> 朝鲜朋友在山海关修建罗盛教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全国各地修建的罗盛教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朝鲜特使造访罗盛教故乡。</p> <p class="ql-block"> 罗盛教父亲访问朝鲜。</p> <p class="ql-block"> 金日成接见罗盛教父亲。</p> <p class="ql-block"> 被救儿童及父亲与罗盛教父亲。</p> <p class="ql-block"> 1954年,被救儿童探望罗盛教父母。</p> <p class="ql-block"> 罗妈妈赠送被救儿童礼物。</p> <p class="ql-block"> 1970年10月,罗盛教父亲再次访问朝鲜。</p> <p class="ql-block"> 金日成再次接见。</p> <p class="ql-block"> 访问朝鲜情况。</p> <p class="ql-block"> 与被救儿童全家合影。被救儿童的儿子起名“罗继红”。</p> <p class="ql-block"> 1982年,金日成委托韩先楚转赠罗盛教父亲一批礼物。</p> <p class="ql-block"> 罗盛教父亲到罗盛教生前部队。</p> <p class="ql-block"> 1964年,叶剑英与罗盛教父合影。</p> <p class="ql-block"> 罗盛教父亲的荣誉证书。</p> <p class="ql-block"> 自开馆以来,罗盛教纪念馆已接待来自国内外观众达100万人次,先后被评为娄底市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湖南省对外参观旅游点先进单位和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传承罗盛教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场所。图为杨得智将军题词。</p> <p class="ql-block"> 2005年“五一”节,我第一次来到母亲老家新化县,离开新化时才知道罗盛教纪念馆,由于没有时间参观,遗憾的离开新化县城。这次回乡祭祖,专程详细瞻仰了罗盛教纪念馆,完成了二十年的心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