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全市青少年“四红”主题教育宣讲报告会在市第三中学举办

朵朵花开

<p class="ql-block">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和家庭家风建设,3月28日下午,由乐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市委宣传部、市教育体育局共同主办的全市青少年"四红"主题教育“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专题宣讲报告会在市第三中学举办。市关工委主任万玉华,常务副主任祝金标,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余昭勇,市第三中学副校长谢琳、钟长茂,市关工委副主任王光俊、董乐明、市关工委宣讲报告员曹晓泉、吴恒平及该校高二年级学生、部分教师和家长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了此次宣讲活动。</p> <p class="ql-block">  宣讲报告由市关工委副主任、关爱报告团团长董乐明宣讲,他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题,从家风家训是什么、良好的家风家训、好家风好家训、古今家风故事、新时代好家风五大维度,深刻阐释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基石作用和深刻内涵。强调好的家庭家教不仅塑造了孩子的品格底色,更影响着他们未来的人生轨迹。特别是在当代社会价值多元碰撞的背景下,良好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可以让孩子接受最初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生活习惯的培养,能够给予孩子安全感和自信心,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在家风家训是什么一讲中,董乐明引用《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经典家训》、《家训良言》等经典名言故事,<span style="font-size:18px;">引导学生们如</span>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理念,塑造自己的好品行好习惯养成。讲座中穿插了互动问答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讲述了自己对好家风的赞美和对坏家风的厌恶以及对自己希望在怎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愿望。现场气氛热烈,场面活跃。这种互动,对家长和孩子都是一次心灵的沟通和洗礼,让现场家长们倾听和了解孩子的心声和渴求,激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真正解决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结合实际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p> <p class="ql-block">  在良好的家风家训作用解说中,董乐明着重讲述了良好的家风家训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家长的言谈举止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影响孩子行为,如学习型家庭的孩子喜欢读书,勤劳型家庭的孩子热爱劳动,和谐型家庭的孩子注重礼貌等,强调好的家庭父母是孩子成长的风向标和重要影响因素。</p> <p class="ql-block">  在好家风家训讲解中,董乐明引用了“傅雷家书”、“范仲淹家风家训”的传世名言和好家风事例,用事实印证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社会环境,是塑造其性格、价值观和认知能力的关键因素。良好的家风家训是家庭文化的核心,其影响力贯穿孩子一生。</p> <p class="ql-block">  在古今好家风中,董乐明例举了古往今来一些优良的传统家庭教育故事,如:孔融让梨、司马光训俭示康、岳母刺字、吉鸿昌做官不许发财、本土名人、《文献通考》巨著者马廷鸾的马氏“四留”、习近平总书记好家风等故事,深情讲述了他们立家身正、治家从严、孝亲敬老、俭朴持家、对信仰执着追求的高尚品德。这些中华民族的优良家风不仅是中国文化的无价之宝,更是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指明灯。通过他的生动讲述,古今名人励志故事仿佛穿越时空,驻入每个学生的心中,让他们明白了什么是信仰、什么是美德,什么是责任与担当。</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新时代的家风中,董乐明领读了习</span>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教的有关指示,习近平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要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谆谆教诲让学生们懂得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学会感恩知足,珍惜读书的美好时光,努力学好本领,将来成为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p> <p class="ql-block">  历时一小时的宣讲报告,董乐明围绕主题,剖析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家庭家教家风的内涵、价值、传承与创新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其题</span>材新颕详细,语言表达清晰生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span style="font-size:18px;">理论阐释、事例分享、现场互动等形式,深入浅出地诠释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的重要论述。这堂家庭建设教育课,让现</span>场学生和家长们听得懂、用得上,收获良多。</p><p class="ql-block"> 为使同学们把家风家训宣讲课内容化为实际行动,董乐明最后向同学们提出一个要求:每个孩子回家和父母讨论,我们家有哪些好家风家训?向长辈询问了解家族历史,尝试制定一条新家训,如:“每天说一句谢谢!见到长辈要问好,理性消费、珍惜资源”,并坚信孩子们能做到并坚持下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报告会结束后,市融媒体记者现场分别采访了高二(7)班学生邵顽张和洪琼燕老师。邵顽张深有体会说:通过今天的宣讲报告会,让我深深懂得了一个好的家风能够帮助家庭成员健康成长,促进家庭和谐,传播正能量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p><p class="ql-block"> 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我们应当努力做新时代好家风家训的传承者,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将青春用在国家伟大事业的道路上,不负韶华!</p><p class="ql-block"> 洪琼燕表示,董乐明副主任为我们分享了古今家风故事,让我们明白了好的家风是孩子成长的风向标,可以促进家庭的和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作为教师,我们应主动架起家校共育的桥梁,通过家长会、家风故事分享等活动,将传统家风家训转化为育人资源。</p> <p class="ql-block">  此次家庭家教家风宣讲报告会,既是学生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第一粒扣子”,也是民族复兴的软实力储备,更是家校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这个活动,家长和学校可以加强沟通交流,共同探讨教育问题,有利于激活家庭文化基因,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生态系统,<span style="font-size:18px;">让青少年在文化传承中找到精神坐标,为</span>全市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保障,培育更多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文:朵朵🌸开</p><p class="ql-block">审核:祝金标</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