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的运气没有昨天好,出发前细雨如丝,为骑行增添了难度。看到大片梯田式油菜花,蒙蒙细雨也未影响我们心情,一路冒雨前行,抵达了篁岭晓鳙村。这座古村由曹姓族人于唐代末年创建,历经千年风雨的洗礼,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晓鳙村规模不大,房屋鳞次栉比,挨挨挤挤。村里的主要街道十分狭窄,仅容一辆三轮车勉强通过 ,质朴的街巷里,处处都散发着岁月的独特韵味。</p> <p class="ql-block">前往篁岭景区的过程中,票务规则有些复杂。晓鳙售票口仅向持有本村住宿凭证的游客售卖门票。而山下的游客中心,提供索道票与门票的套票服务,不想乘坐索道的游客,可在栈道门口单独购买门票。由于山下游客中心工作人员表述不清,我们误以为能骑车沿盘山路直达晓鳙售票口,再进入篁岭景区。于是,大家费力爬坡,好不容易抵达晓鳙售票口,却遭到拒绝。</p><p class="ql-block">无奈之下,我们致电篁岭旅游公司客服。客服人员态度耐心,不仅详细解释了景区规定,还热心帮我们申请从晓鳙售票口进入。但条件是需购买全程索道票。彼时,雨势未歇,即便乘坐索道上山,大概率也只能在一片雨雾中游览。经过一番商量,我们决定放弃进入篁岭景区,转而前往下一个景点——江岭。</p> <p class="ql-block">从篁岭晓鳙村下山时,雨愈发肆虐。冰冷的雨滴裹挟着凛冽寒风,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冰刀,直往骨头缝里钻。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刺骨的寒意,仿佛吞吐着冰碴;四肢也被冻得麻木,几乎失去了知觉。</p><p class="ql-block">我骑的自行车是圈刹,在这样恶劣的路况下,性能大打折扣。我只能用冻得僵硬的双手,死死捏住刹车,可车子仍不受控制地往前滑行。到了拐弯处,常规刹车根本不起作用,我不得不伸出脚,充当临时“脚刹”,艰难地控制着车速。即便环境如此艰难,大家谁都没打退堂鼓,在瑟瑟寒意中,一路坚持骑到了江湾。</p> <p class="ql-block">抵达江湾后,我们冲进超市采购食物。稍作补充后,又一头扎进风雨中,骑行17公里,终于抵达江岭。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一家温暖的民宿。民宿女主人将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见我们浑身湿透,便热情地招呼大家住下。</p> <p class="ql-block">时间尚早,我决定包一顿馄饨犒劳自己。不一会儿,一碗酸辣馄饨和喷香的油饼就吃上了。热气腾腾的食物下肚,暖意从舌尖蔓延至全身,驱散了浑身的寒意。</p> <p class="ql-block">下午去景区门口侦查,这次得搞清楚如何能到景区门口,怎样玩景区,摸清楚后返回民宿,我和民宿老板聊了起来。老板刚六十岁,精神矍铄。早些年,他投身建筑行业,凭借勤劳和智慧,积攒下这份四层楼的家业。他的儿子更是争气,考上了北京大学,是方圆几百里的骄傲;女儿也巾帼不让须眉,经营着一家公司,还拥有自己的工厂。如今,老两口一边享受悠闲的退休生活,一边经营民宿,他们十分健谈,举手投足间都透着和善。</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