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狠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来到洛阳,参观隋唐博物馆,了解到两位帝王__杨广和武则天,感觉都是“狠人”也。</p><p class="ql-block"> 仁寿四年(604年),杨广在长安即皇帝位,史称隋炀帝。第二年,大业元年(605年),杨广下令营建东京洛阳(609年改称东都),历时十个月,每月征用徭役二百万人,随即迁都到洛阳。</p><p class="ql-block"> 隋炀帝在营建东都的同时,又开始营建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通</p><p class="ql-block">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公里的大运河。前后征调百余万民工,历时六年建成贯通,成为当时南北运输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也使洛阳成为全国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 营建东都、开通大运河、还发动三次对高丽的战争,他的好大喜功,他的所作所为已远远超出了社会的承受力,特别是滥用民力,无休止的徭役加兵役让老百姓苦不堪言。</p><p class="ql-block"> 然而隋炀帝首创进士科,完善科举制,打破门阀垄断,使寒门士子获得上升通道,成为后世文官制度的基石。难怪史学家对他的评价是:罪在当代,功在干秋。隋朝很像秦朝,都是短命的王朝(都是二世而斩,秦15年,隋38年),但同时他们又有很多开创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而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则是女中豪杰。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太宗去世后她出家做了尼姑。后来唐高宗继位,又把她接回到宫中。永徽六年(655年),31岁时,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高宗皇后。因为她聪慧能干, 加上高宗身体虚弱,上武则天经常帮助高宗处理朝政。上元元年(674年49岁时),加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为“二圣”。高宗去世后,她以皇太后身份,于唐中宗、唐睿宗朝临朝称制。天授元年(690年67岁时),武则天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建立武周,定都洛阳。</p><p class="ql-block"> 武则天当朝期间,开创殿试、武举、自举、试官等制,大力培养选拔人才;经济上采取薄赋敛、息干戈、省力役等措施;军事上与吐蕃频繁交战,复安西四镇,平营州之乱,一度使后突厥归降。她在位期间,唐朝的各方面发展都取得不小的进步。她承袭了太宗贞观之治的很多做法,又给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难怪后人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p><p class="ql-block"> 神龙元年(705年),病重的武则天退位,并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享年八十二岁。</p><p class="ql-block"> 对于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承上启下,推动历史前进,真是难能可贵。本来作到皇后,就是女性的人生之巅,然而从后台到前台,把持朝政十多年,在整个封建男权社会中,武则天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没有一点狠劲儿能行吗?</p><p class="ql-block"> 这两位“狠人”够拼的吧?!当然,他们的功过是非还将留待后人评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