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要说“三川”李家训,就得知道“三川”李氏的由来?也就是说什么是“三川”李氏?</p><p class="ql-block">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李氏济川、羊川、谟川兄弟三人从山西潞城东拟村迁到漳德府林县(今林州市)东里村的,繁衍生息了256年之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后人才把济川、羊川、谟川作为始祖立了一块祖碑,也就是“明朝碑记”。1976年平整土地,平坟,大战老坟岗,老祖坟也就不见了。这时好心人,有人就把老坟上的碑移到岸根,后来又将天启六年碑,乾隆七年碑移到一起。这里不得不提到两个人,一个是原《河南日报》社编辑、记者祖籍河顺东皇墓村李旺增,一个是屯头村李喜昌。李旺增在省城受同事制家谱影响,十分关注李氏族谱之事,听说屯头屯头村李氏善辈的李喜昌,在家对李氏家谱文化十分喜欢,就给喜昌布置“任务”。喜昌觉得他“腿长”也请他帮助联系,后来联系上了水冶黄口李氏。就是通过一封书信取得联系,经考证证明黄口李氏是老根也在东里村。喜昌今年已年过七十,因为制家谱寻根问祖,利用业余时间上山西、下南乐,走村串巷到处拓碑文,才发现他们屯头村李姓是从东里村迁到东马安,又迁到屯头的,老根也在东里村。后来越挖掘越多。联系上了东马安,西店,前庄等村。在东马安祭祖时,李喜昌第一次提出“三川”李,从此才有了“三川”李氏这个特定的概念。</p> <p class="ql-block">“三川”李氏家训:</p><p class="ql-block">敬祖宗,敦孝悌,睦宗族,</p><p class="ql-block">端伦常,友昆仲,和夫妇,</p><p class="ql-block">教子孙,尚勤俭,恤孤寡,</p><p class="ql-block">戒唆讼,安生理,勿非为,</p><p class="ql-block">忌毒染,慎嫁娶,勉诵读,</p><p class="ql-block">重交游,谨丧祭,远酗酒,</p><p class="ql-block">出异教,省自身。</p> <p class="ql-block">书法家张效德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