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上最大的骗局叫寻找“灵魂伴侣”》所想所思2024-12-22立稿2025-03-29完稿。

小草

<p class="ql-block">  我将这篇内容放在草稿箱里搁置了近三个月的时间。是因为水木然先生的这篇文章中有一句话,我没有想明白“当你真正地爱上自己,你就不会再去爱别人”。</p><p class="ql-block"> 文章反复看了几遍,当将这几句话放在一起来理解,豁然开朗。人性中的弱点,将那种被穿透性所包容的感觉,误以为是“灵魂伴侣、同频共振”,而将真正地同频共振-相互在较量中求同存异,远离以避之。前者的前提已决定了这是水中月、是泡沫。它不符合对立统一的基本规律。与后者是截然不同的。</p><p class="ql-block"> “幸福不是靠缘分,而是一个人的最最重要的能力, 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这一点正在被人们所认识,大量的现实中的例子已经说明,靠在别人身上的幸福,来的快,消失的也快,最终多变成了附庸品。</p><p class="ql-block"> 那么,是否爱自己,就不再会爱别人了吗?文章中说,“爱满则溢”。只有足够地爱自己,才会懂得对别人如何去爱、怎样爱、爱什么,这是一种保持独立人格的清醒地爱。它不同于爱自己的那种全方位的懂自己的爱。而是宽容地、求同存异的较浅层次地爱--这是不再会爱别人的内涵。来去自由,互不伤害,随缘罢了!</p><p class="ql-block"> 我选择了林徽因的生平来说明这个问题;诵读了纪伯伦的一首诗,再次强调了如何对待“爱情”,这个光明的字词,而不是玷污她。</p><p class="ql-block"> 最后引入一句《百年孤独》中的经典,从一个侧面说明如何爱自己。</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大的骗局叫寻找“灵魂伴侣”》</p><p class="ql-block">作者 水木然</p><p class="ql-block">音画配诵 小 草</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大的骗局叫寻找“灵魂伴侣”》</p><p class="ql-block">作者 水木然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都坚信“灵魂伴侣”的存在,并且一定要找到一个“灵魂伴侣”。我实在不忍心告诉大家:“灵魂伴侣”是世界上最大的骗局。世界上很多美好的东西就像一个美丽的泡沫,当你触摸到它的一刹那,它就立刻破碎在你面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人会说:我确实遇到过这样的人,和他们在一起有相逢恨晚、相惜的感觉。我可以告诉你这背后的底层逻辑:首先,人的智商和情商都是分层次的,如果你的智商和情商都在遇到的这个人之上,你会很容易体谅她的种种境遇和难言之隐;于是她很快就又产生了“遇到知己”的感觉。而她对你来说,只不过是你居高临下的穿透性;同样的逻辑,如果你的智商和情商都在遇到的这个人之下,他就会很容易读懂你的内心,然后附和你,让你感到舒畅无比,燃起种种幻想,而实际上,那只不过是他的包容。这也叫人的“向下兼容”性。如果两个人的智商和情商都刚刚处于同一个层次呢?不好意思,这个时候你们双方都不会有那种瞬间被理解的感觉,因为你门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你们是在默默的较量,这时你们只会互相猜测,都在拿捏对方,其实这时你们才是真正的同频共振。然而很多人往往在互相试探的过程中放弃了彼此,因为人总是喜欢被美好包围的感觉。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宁可被居高临下地穿透、宁可在虚幻的美好里沉溺,也不愿意接纳真正的同频共振,这就叫人性。所谓灵魂伴侣,所谓爱情是打不败人性的。这个逻辑广泛地适用于工作、恋爱、社交等各种人际关系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从小就爱读童话,童话的结束往往是王子和公主终于在一起了。故事讲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他们是怎么幸福生活下去?没有一个童话能讲得下去,然而,有很多人一直生活在童话里。无论是在文艺作品中,还是在各种教育观念中,我们从小就都被灌输这样的理念:一定要寻找到那个另一半,你才会幸福。至于能不能找得到,那就要看你的运气了。真的好荒唐,一个人能不能幸福,竟然取决于这个人的运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围城》里有这样一段话:不管你跟准结婚,结婚以后总会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那个人,意思是:无论你多么喜欢这个人,只要你把她娶回家了,她就不是她了。很多人总觉得生活太无聊,是因为地方不够好,工作不够好,或者是身边的人太无趣,然后就去换地方、换工作、换掉身边的人。然而结果往往是:无论换了多少地方、多少份工作、多少个身边人,生活最终还是百无聊赖,生活还是一潭死水。比如,很多人厌倦了世俗生活,抛弃了人和事,跑到深山老林的寺庙去修行,结果到了寺庙后发现又是一个江湖!还是要面对那些事。</p><p class="ql-block"> 究其本质,一个人只要自己内心是无趣和苍白的无论在哪里,无论跟谁在一起,无论做什么工作,最终都是无趣和苍白的。我常说,我们不能期待遇到一个好人给自己幸福,而是要把自己变成一个有“幸福力”的人。幸福不是靠缘分,而是一种能力。很多人说自己婚姻不幸,其实是她本身就是不幸的,只是刚好遇到了婚姻而已。内心幸福的人,无论和谁在一起都幸福,内心不幸的人,无论和谁在一起都不幸福。请记住,世界上最重要的能力叫“幸福力”。爱情和婚姻都不是你的救世主,你才是你的救世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想找的根本就不是灵魂伴侣,而是一个人能全身心包容自己、无条件对自己好的人,这样自己就可以躺平了,能一直幸福下去了。拜托,这不叫寻找真爱,这叫偷懒。自己放弃了成长,指望遇到一个人就可以逃避一切生活问题,这不是偷懒是什么?大家都是凡人,你期望遇到一个人能包容你这个巨婴,对方也期待遇到这样一个人,如果两个人都带着这种幻想在一起,这种爱情就是一个悲剧。双方都将会为自己的不成熟而买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经常说:世界上99%的人都是内心残缺的人,只有1%的人是内心完整的人。真爱只发生在两个内心完整的人之间,而两个1%的人相遇的几率则是万分之一。这就是为什么真爱如此稀缺的原因。人生是一场修行,只有修到内心完整,才能得到爱情入门的资格。这个门槛很高,足以把99%的人排除在外。只有当一个人实现了自我圆满,能够做到爱自己,爱满则溢。才会真正的对别人好,学会爱别人。如果一个人内心是残缺的、匮乏的、褶皱的,怎么可能去爱别人?他们口口声声的爱你,只是为了弥补内心缺失的存在感,即便这些人愿意去付出,但由于内心的匮乏,他们每付出一分甚至都想要十倍的回报,你的回报稍微迟缓一点,他们马上就委屈了、愤怒了。其实绝大多数人需要的都不是爱情,而是由于自己内心残缺所需要的一种弥补。当遇到了可以弥补自己内心的那个人,就对他产生了依赖,就认为这是真爱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许多人受了伤之后,满大街哭喊:说是世界欺骗了自己,不再相信爱情。这究竟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别人的问题呢?看看现在的社会吧,满大街的巨婴,到处都是残缺的人格,他们口口声声都是爱,其实是把“占有”当“爱情”,把索取当成长,把“依赖”当互助。他们其实是打着“爱”的名义自相残杀。世俗的爱情,其实都是因为双方内心残缺而引发的相生相杀,最后必定是一场悲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未来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爱情是两个独立的小舟彼此接近的过程。不是一个人终于上了另一个人的贼船,因为一舟只负一人重,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为你的幸福负责。千万不要试图从另一个人那里获得幸福。我们必须有一种把自己变得完整且幸福的能力,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那个和自己灵魂相近的人,最后发现唯一能契合自己的只有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上了自己,当一个人真正爱上自己之后,就再也无法爱上别人了,因为爱自己的感觉实在太美好了。要想爱上自己,首先要真正懂自己,懂自己的特别特长以及使命,懂自己的欲望、缺点和局限,其次是要对自己好,每一秒都在为自己而活,比如不让外界的评价打扰自己;不再为他人的错误去买单;也不随便让他人闯入自己的生命,这时世界上不再有别人,所以能全然地关注自己、关心自己,每一刻都活在当下,都在享受美好,这也是生命的最高的境界。早一天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不仅会早一天看穿世界,也会早一天获得真正的幸福,无论你跟谁在一起,你到最后遇到的都是自己,一个更加完整的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生活就是一场修行,我们必须有一种自我蜕变的勇气,然后你才能享受世界的美好。否则,无论你换多少个伴侣,命运都是一样纠结。最终你会发现,幸福是你一个人的事情,和外界毫无关系。</p> <p class="ql-block">  围绕着这个主题,我们重温林徽因的一生(AI根据照片作复原视频),体会她在与三个男人之间的爱情交往中是如何做到如水木然先生文中所讲到的“幸福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依附于他人。</p><p class="ql-block"> “爱情是生活的一部分。但,谋爱前先谋生,爱人前先爱己”!</p> <p class="ql-block">  读纪伯伦的诗《爱情是一个光明的字》。</p><p class="ql-block"> 视频剪辑及诵读:小草</p><p class="ql-block"> 将这首诗放到这里,同样也是为了很深刻地理解什么是“爱情”,如何才能得到光明的爱情。</p> <p class="ql-block">  我们就以这句话来结束这次在爱情河里畅游中的体会:</p><p class="ql-block"> 你知道《百年孤独》里最经典、最人间清醒的一句话是什么吗? 我分享给你,“人的精神寄托可以是音乐;可以是书籍;可以是运动;可以是工作;可以是山川湖海,唯独不可以是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