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霍老师,开启了我们的声乐人生!

生如夏花

<p class="ql-block">今年年初,为了提高艺术团的合唱水平,特别邀请了霍家明老师,为我们讲解发声技巧及声乐常识。</p><p class="ql-block">霍老师原是王莘合唱团的成员,在科学发声及声乐知识方面有着很高的艺术修养和丰富的经验。</p> <p class="ql-block">霍老师来到我们团以后,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针对我们接近歌唱小白的现状,亲自设计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并一以贯之。</p><p class="ql-block">第一拳,“一杯一管一吹泡,解决气息动力源”。用简单的吹泡法,第一次让我们感受到唱歌原来不是用嗓子,而是用丹田发力,气压震动声带而发声。</p> <p class="ql-block">第二拳,“一个u声一首歌,建立通道进腔体”。通过U母声的反复练习,建立了腔体歌唱方式,解决了大白嗓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第三拳,“打开口腔抬笑肌,声音前唱找共鸣”。通过哼鸣找到高位置,进而找到了头腔共鸣。既美化明亮了声音,又解决了高声唱不上去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三拳之后,我们每个人都收效很大。口鼻深吸,丹田用力,腰腹对抗,横膈膜上移,建立通道,共鸣腔体。我们一边揣摩着,一边反复练习。</p> <p class="ql-block">科学的发声是为歌唱服务的。于是霍导师启动的4个声部的《桃花红杏花白》的实操练习。一个人4个角色,先讲乐谱及乐理知识,强弱对比,处理技巧;再对各个声部逐一教唱。唱中学,学中唱,让我们的歌唱有了突飞猛进的效果!</p><p class="ql-block">老师们都在感叹,这套精准的组合拳加上一首桃花红,让我们少走了多少弯路,解决了多少问题,我们对未来歌唱充满信心,充满期待!</p> <p class="ql-block">伴随着我们的进步,我们也明显感觉到霍老师的疲惫。当他教唱完上午的课程后,因家中还有病人需要照顾,便匆匆的离开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们内心无比感动。只有用心的学习和不间断得练唱,才能不辜负老师的一片心血和的期望。这时耳边又想起了他那深情的歌声。</p> <p class="ql-block">伴随着霍老师深情的歌唱,虽然我们再也回不到往日时光。但感恩当下,感恩有老师的传授解惑,让我们的退休生活丰盈而快乐。让我们在歌唱的天空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星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