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代70后,青少年时期在外求学,在那个没有手机,甚至电话都很少的年代,与家人、朋友和同学的联系,大多依赖于信件。那一枚枚小小的邮票,承载着两地之间浓浓的亲情、友情和爱情。</p><p class="ql-block"> 正如余光中在《乡愁》中所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头是我,另一头是母亲……”这一枚枚邮票,不仅是乡愁的寄托,更是思念的传递,希望的启航,也是重要通知书的邮递到达。</p> <p class="ql-block"> 1993年,聂卫平在国际围棋大赛中崭露头角,为国争光。这一事件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围棋热潮,许多人开始学习围棋。我也买了一副围棋,课余时间与大学同学对弈。那时候没有手机可供消遣,闲暇时间反而显得格外充裕。</p> <p class="ql-block">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购买了一套以围棋为主题的邮票。</p> <p class="ql-block"> 1995年,我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每月工资只有三百元,除去租房和生活开支,还要购买专业书籍学习,到了月底常常捉襟见肘。</p><p class="ql-block"> 然而,当我在邮局看到一套《唐·虢国夫人游春图》的邮票时,目光便再也移不开了。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套邮票,却舍不得寄给友人,于是便将这套邮票珍藏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这套邮票上的画面取材于唐朝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全画构图疏密有致,错落自然。人与马的动势舒缓从容,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游春的主题。画家不着背景,仅以湿笔点出斑斑草色,突出了人物形象,意境空灵清新。</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集邮是一项非常流行的爱好,一些珍贵的邮票甚至被炒到了古董般的价值,其价格飙升的程度不亚于今天的黄金市场。</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去邮局买邮票寄信,邮票的图案总是精美而有质感,很多邮票还蕴含着深刻的纪念意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98年,刚参加工作不久 记得我花了五元钱买了一套邮票,满怀欣喜是为了纪念澳门即将回归,在1998年发布的系列澳门风景邮票。</p> <p class="ql-block"> 澳门在1999年之前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普通百姓想要一睹澳门的风采并不容易。这套四张系列风景邮票,寄托了中国人民希望澳门同胞早日回归的愿望。</p><p class="ql-block"> 邮票上描绘了澳门国际机场、澳门运动场、澳门友谊大桥和澳门南湾楼群。这套1998年发行的邮票面值分别为50分、100分、150分和200分,共计五元。</p> <p class="ql-block"> 小小的一枚邮票,背后却有着道不尽的故事,它如同一幅时间的画卷,展现了记忆的长廊。</p><p class="ql-block"> 小小邮票不仅承担着邮寄的使命,其画面更呈现了一个个故事和历史瞬间。如今,它带给我们70后这一代人的,是那些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有了智能手机的年代,很少再去购买邮票邮寄快递,少量寄信件才用到邮票。有时候去邮局寄快递,会在邮局欣赏浏览年代久远发行的邮票 ,也会欣赏更精美邮票,但邮票已经它失去了那种鸿雁用途,只有收藏价值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