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与大学同学于2012年9月7日至9月16日进行了西藏之旅,前后十天时间,我们一共七人。</p><p class="ql-block"> 说起西藏旅游,可能有人会说,西藏去勿得,那里海拔高、含氧量低、危险系数大、弄得不好去了回勿来。西藏海拔高,那是不争的事实,但西藏并不是象某些人说是恐怖之地,西藏是块美丽圣地,是一片世外净土,西藏是值得一看的。</p><p class="ql-block"> 西藏旅游一事已过去13年时间,现在要完整地把其写出来有难度的,人生走到这个接点,昨天的事今天已忘了,何况已是13年前的事,只能把一些大概的情况作一叙述。</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跟团旅游,火车去飞机回。旅行社通知在拉萨集合,我们七人预先约好乘同一班火车去上海,然后,从上海乘火车去西藏。事先考虑到高原反应,听人说乘火车去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所以,我们选择火车去飞机回,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火车一路从上海到青海格尔木都没问题,从格尔木开始,火车一路爬高,人就慢慢感觉不舒服了,头有点胀痛,这是高原反应,高原反应是蛮难受的,车厢里有氧气面罩,火车从格尔木开出约一小时,乘坐同一车厢的母子俩,小青年约20岁,他第一个不行,要吸氧气,而且一直吸到拉萨,我们车厢其他基本都是老年人,都没有吸氧。从资料介绍情况看,年轻人新陈代谢旺盛,需氧量大反应要大一点,网上宣传去西藏要服红景天等抗高原反应药物,我们七个人什么抗反应药物都不吃,烧酒倒是喝了不少,从上海一路喝到拉萨。</p><p class="ql-block"> 一路过去,藏北是一片灰黃色,没有人烟,没有树木,有的地方有小的河流,由于环境恶劣,都没有植物生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那种地方,如果一个人自驾游抛锚,我看那是必死无疑。当然,自驾游走的是另一条公路线,不是跟随铁路线走。火车一路西行,到了那曲,才开始看到树木,那曲县城在我们去的左手边,离铁路有几百米,看起来灰濛濛的,没多少房子,大多看起来是现代建筑,由于距离远没拍照。</p> <p class="ql-block"> 火车到了拉萨,有地接导游,先接到宾馆住下,导游交待了注意事项,一是要注意不要感冒,在西藏如果感冒是件危险的事情;二是有什么不舒服要立即告诉导游;三是要注意休息好。</p><p class="ql-block"> 游西藏要有点勇气和毅力的,除在林芝外,我们头一直有点痛,好在我们饭都吃得下,西藏虽不产稻米,但游客都能吃上米饭,由于海拔高,煮出的饭半生不熟的,那边的菜肴真是不敢恭维,就是乱烧烧,象给猪吃似的,环境又差,我们反正当它干净,饭吃饱就是了。我那几个同学,有的是酒鬼,晚上到房间还要喝酒。我七个人给我们四个房间,我因睡眠不好,同学们照顾我,让一个人睡,每天到了宾馆后,他们喝酒,我直接在房间睡觉。有一天早晨起来,有一位同学眼睛肿得来就一条缝,他有高血压、高血脂,昨天晚上喝多了,大家有点急了,问他有什么不舒服,他说感觉还好,但是大家还是胡乱地让他吃这药那药,这样我们还是照样旅游,到了下午,他的肿渐渐消退了,大家的心也就放下了,接下来就控制他喝酒的量。</p><p class="ql-block"> 我们首先游览了大昭寺,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布达拉宫东南侧,站在大昭寺二楼上面能看清布达拉宫正面部分,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土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的寺庙布局模式。经过历代多次整修、增拓,遂形成了如今的宏伟规模。</p> <p class="ql-block"> 大昭寺始建于公元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后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厐大的建筑群。大昭寺建筑面积达25100余平方米,有二十多个殿堂,主殿高四层,镏金铜瓦顶,辉煌壮观,具有唐代建筑风格,也吸取了尼泊尔和印度建筑艺术特色。大殿正中供奉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十二岁时等身镀金像,两侧配殿供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等塑像。</p><p class="ql-block"> 大昭寺不仅是一座供奉众多佛像、圣物的场所,也是信徒们顶礼膜拜的殿堂,它还是佛教中关于宇宙的理想模式——坛城(曼陀罗)的形象。在大昭寺正门的入口处前面,有三根石柱,一根石柱上用汉藏两种文字刻着公元823年签订的康蕃会盟书。</p><p class="ql-block"> 大昭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地叩拜在门前的青石板上,留下了叩拜过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的光芒和朝圣者的痕迹。</p><p class="ql-block"> 游览完大昭寺后,参观了八角街。</p> <p class="ql-block"> 大昭寺外围是八角街,也算是拉萨商业中心,街上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商品也蛮丰富的,都是从外省购入,当地土产、物品也不少,就看你要买什么,我一同学买了一个天珠,好几仟元,我是不认识,没买,就买了点藏香和青棵粉,据说藏香能代替樟脑丸,买回来也没试过,青棵粉回来后变成真空包装,气压关系。</p> <p class="ql-block"> 游玩了八角街,就参观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雄伟壮丽,每天参观人数是控制的,我们随团,预先已预约,没有问题,不预约的话,人数满了就进不去。布达拉宫非常大,建在一个小山上,想想工程量该有多大呀,真不知道是怎么建起来的,可能有不少西藏农奴为此献出了生命。参观布达拉宫有固定线路,里面光线很暗,不允许拍照,原因可能:一方面藏传佛教不准拍;另一方面可能闪光灯会损坏文物。里面有好几尊佛像都是纯金打造,镶嵌宝石,非常壮观,所以有人形容:中国一半黃金在布达拉宫,一半黃金这有点形容过之,但里面到处是黃金制品是事实,这些黃金制品上都布满岁月的沧桑和西藏农奴的血汗。如果放在我们嘉兴,可能难过文革的劫难,已放入大熔炉里锻炼了,已看不到今天的横样,布达拉宫参观不走回头路。布达拉宫雄伟壮丽,布达拉宫前面的广场阔广漂亮,宫殿与广场是古代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吸引无数游客游览拍照,把思念留下,把美好带走。</p><p class="ql-block"> 游好拉萨后,我们去羊卓雍措。羊卓雍措位于拉萨与日喀则之间,拉萨去羊卓雍措要走盘山路,公路十分险要,都是沙石路,山上没有寸草和树木,看起来泥土很松,车子晃来晃去,坐在车上有点慌。到了羊卓雍措,一看就是一个湖,措,藏语就是湖的意思。景色蛮漂亮,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碧绿的湖水映光照,象镶嵌在这西藏土地上的一面镜子,看起来一尘不染,山坡的一块小平地上,竖立着一块石头,上书“羊卓雍措”四个字,藏人不吃鱼,近看也只看到一些零星小鱼,可能是天气原因鱼长不大,也可能是品种关系。</p> <p class="ql-block"> 看好羊卓雍措后,我们直奔日喀则,车子在山脚下行驶,远处的雪山和湖水交相辉映。途中我们看了始建于1447年的扎什伦布寺,建造扎什伦布寺前后历时十二年建成。1600年四世班禅桑曲结坚赞对扎什伦布寺进行了扩建。以后,又经过历代班禅的不断修缮、扩建,成今日之规模。全寺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僧人多时曾达到4000余人。</p> <p class="ql-block">扎什伦布寺共有四大扎仓(僧院)、62个米村(依僧人来源的籍贯而定),佛堂和灵塔祀殿近60座。寺中心为殿堂区,建有措钦大殿、四大仓、班禅拉章、强巴大佛殿、班禅灵塔祀殿等。扎什伦布寺大殿内建有四世班禅灵塔,中央有十世班禅法真身,塔面积253平方米,塔高11.55米,金皮包裏,遍镶珠宝,寺内还有五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总面积2000平方米,气势雄伟,到处金光闪闪,西藏的寺庙真的雄伟壮观,不过西藏好像没有庙,藏民生活不富裕,藏传佛教深入藏民心中,对供奉寺庙毫不吝啬。</p><p class="ql-block"> 扎什伦布寺游好后到日喀则,日喀则属地区级,但城镇很小,基本就一条街,一百来米长,显得冷清,虫草和藏红花蛮多,价格比嘉兴便宜。日喀则玩好后,直接回拉萨,去回二条路,去时绕道羊卓雍措,走山路十八弯,日喀则到拉萨是高等级公路,路过一天葬台,没有看,导游说今天不一定有天葬。</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我们去灵芝,灵芝称为西藏“小江南”,我们那时公路是沙石子路,弯来弯去,拉萨到灵芝路程蛮远,途经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p> <p class="ql-block"> 由于路况差,路程远,我们早上四时出发,晚上十二时回到拉萨,西藏为限速,全程有时间规定,因此,快了驾驶员中途要停车休息,回来中途停车,已是晚上,走下车,四周一片漆黑,抬头是满天繁星,密密麻麻,好像近在头顶,举手能摘,我蹦了一下没摘到,那比我们小时候看到的星星不知要多多少,亮多少,好像都挤在一起似的。灵芝海拔2000多米,绿茵遍地,一派好风光,我们看了原始森林和麦克马洪线。西藏原先用的木材都是灵芝供应,我们去时已停止采伐,剩下的保护完好,溪水潺潺,流水淙淙,鸟语花香,进到最里面,要经过军事哨卡,在导游的指点下,我们远眺了那条恥辱麦克马洪线,总有一天我们要把这条线抹掉,让藏南重新回到祖国怀抱!</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还游览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那江呀吞云吐雾,气势磅礴,几里外就能听到江水的咆哮声,雅鲁藏布江水一路奔腾而来,在峡谷处转了个弯,峡谷深不见底,只能在外围看她的雄姿,只听得江水轰鸣咆哮,这是中华民族的怒吼;这是国际歌的旋律;这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 西藏列入中国版图,历经无数风雨与艰辛,要完整还有艰巨的任务,我想一定会有那一天。中国的领土没有一寸是多余的。</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天,我们游览内木措,内木措位于藏北,是个天然咸水湖,内木措面积很大。那天很冷,湖边风很大,有个同学衣服穿得少,一下车马上逃到车上,内木措白浪滔天,寒气逼人,有藏民牵马供拍照,其它没什么设施,我们走了一下,拍了几张照就回到车上。到内木措中途路过那根拉山口,海拔5190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十天,我们拉萨登机在重庆转机在肖山机场落地。机场巴士到杭州火车站晚上十时许,已没有火车,我只能找过路嘉兴长途,车是找到了,但车子途经嘉兴时停在水果批发市场边上,下车后,举目无人,死蟹一只,我只有打我们秀洲区基金会驾驶员电话,麻烦他来接,电话刚打好,碰到一辆出租车,我马上回了我们驾驶员电话,乘出租车回家。</p><p class="ql-block"> 这次西藏旅游印象蛮深感想不少,西藏旅游辛苦倒不是很辛苦,就是高原反应有点难受;其次西藏的配套设施落后,路上的厕所没有房子,就露天搭几根木头,坐上面整个身子暴露无遗,男同志马马虎虎,女同志就显得尴尬;三是用餐的场所顶上几片草,地上都是垃圾,卫生是一塌糊涂;再就是一路上尼龙纸,废弃物等满天飞,溪渠里都是尼龙纸和废弃物,旅游业给西藏增加了一点收入,但对环境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几十年过去了,我想现在肯定改善了,我从网上看到拉萨到灵芝已通火车和高速,拉萨到日喀则的铁路也通了,当时我们去时还在建,我想今天的西藏一定是旧貌变了新颜。</p><p class="ql-block"> 最后给你们看一下青棵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忆西藏更忆江南。没有去过的,建议去一次,看看拉萨新面貌。看看西藏好风光。</p><p class="ql-block"> 高梅生</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3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