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旅游(16)普救寺

沈老师

<p class="ql-block">踏上山西的土地,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一个充满古韵的地方。普救寺是《西厢记》故事的发源地,故事的情节曾经影响无数人。来到了普救寺,建筑群映入眼帘,高耸入云的古塔,周围绿树成荫,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气息。在这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让人可以静静地感受历史的沉淀。下面是关于普救寺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刚到普救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雄伟的石碑,石碑上写着“普救寺”三个大字,两侧威武壮观的石狮子在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站在门前,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这里曾经的繁华与辉煌。</p> <p class="ql-block">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的“普救寺”三字。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牌坊,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诉说着普救寺的前世今生。在这里,每一个字都仿佛有生命,向人们讲述着属于它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普救寺门前留影,身后的高塔巍然耸立,在这里感受着宁静与庄严。</p> <p class="ql-block">走进普救寺,一块写着“十王堂”的牌匾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这座红色建筑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在向人们诉说着它的历史与文化。</p> <p class="ql-block">在普救寺内,一座红色大门楼格外引人注目,门楼上悬挂着一个金色牌匾,上面写着“梨花深院”四个大字。在这个普通的门楼里,诉说着这里曾经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庭院入口处,红灯笼高高挂起,两侧石狮子威武地守卫着大门。门前摆放的几盆植物为这里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这样的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感受到这里的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在普救寺内,一块写着“普救寺历史文化展览”的牌匾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在这里,人们可以了解到普救寺的历史与文化。</p> <p class="ql-block">《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创作的经典杂剧,讲述了书生张生(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的爱情故事。</p><p class="ql-block">故事背景设定在唐朝,崔莺莺随母亲郑氏扶柩回乡安葬父亲,途中因故暂居河中府普救寺。书生张生在赶考途中游历普救寺,偶遇崔莺莺,一见钟情。叛将孙飞虎率兵围寺,欲抢莺莺为妻,崔母承诺谁能退兵,就将莺莺许配给他。张生写信请好友白马将军杜确前来救援,成功解围。然而,崔母却食言,让张生与莺莺认作兄妹。</p><p class="ql-block">张生相思成疾,莺莺心生怜悯,两人在红娘的帮助下暗中相会。崔母发现后,拷问红娘,最终勉强答应婚事,但要求张生先赴京考取功名。张生考中状元,但崔母的内侄郑恒编造谎言,称张生已在京另娶,企图娶莺莺为妻。最终,张生赶回,郑恒羞愧撞死,崔、张二人终成眷属。</p><p class="ql-block">《西厢记》通过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展现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以及封建礼教对爱情的束缚,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莺莺与红娘的雕塑像</p> <p class="ql-block">在普救寺内,张生与崔莺莺的《听琴》,莺莺站在石头旁,旁边还有一盆竹子作为背景,正在静静地听着张生弹琴。</p> <p class="ql-block">张生机智地救了莺莺一家,满以为可以和莺莺完婚,可是老夫人赚张生出生贫寒,不愿把莺莺嫁给张生,张生就责问老夫人赖婚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老夫人拷问红娘,为什么你在张生和莺莺之间从中作桥梁?</p> <p class="ql-block">在普救寺内,一幅幅书法作品整齐排列,每个字都写得工整有力,展现出书法家深厚的功底和高雅的情趣。背景墙上还有一块牌匾写着“唐宋八大家”,增添了整个场景的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在普救寺内,一座六扇折叠式的屏风格外引人注目,上面画有人物故事场景,色彩鲜艳丰富,展现了中国古代的生活画卷。</p> <p class="ql-block">在普救寺内,一座庙宇的大门上方挂着一块牌匾,上书“月老殿”。让人感受到这里浓厚的宗教氛围,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在普救寺内,一座十三层的砖塔——莺莺塔格外引人注目。这座塔高约二十六点七六米,七层以上突然收缩,形成独特的造型。游人在塔的四周,以石击塔,塔上会发出“咯哇、咯哇”的蛙叫声,令人十分称奇。这一奇特的建筑效果,成为普救寺的一大奇跡,为我国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p> <p class="ql-block">在普救寺的后院内,一座古建筑位于一片树林之中,周围环绕着许多树木。它是一座两层楼高的红色木制结构房屋,屋顶覆盖黑色瓦片。</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后院,它的宁静和美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后院不仅有水、有桥,还有很多亭子点缀其中,园景的布局恰到好处。</p> <p class="ql-block">在普救寺的后院,一座石碑上系满了红丝带,并刻有一些文字。周围的石头上也挂着一些红布条或纸条作为装饰。这些石块的形象,很像《西厢记》里的各个人物造型。</p> <p class="ql-block">远望莺莺塔和庙宇建筑</p> <p class="ql-block">清洁工在扫台阶,从这个台阶下去,就到了后院。</p> <p class="ql-block">在普救寺内,一座木质结构的房子格外引人注目,屋顶覆盖着瓦片,墙壁上挂着一些竹编帘子作为装饰。这是“陈记茶社”,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感受到这里的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寺庙旁边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普救寺下来看到下面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普救寺,回到了山西运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