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 3月29日下午,我参加吴晓燕教授关于“拒绝学生欺凌,守护成长净土”的研修培训,让我深受触动,对学生欺凌问题有了更为全面且深刻的认知。<br><br> </h3> <h3> 培训深入剖析了学生欺凌的定义与法律依据,使我明晰了界定欺凌行为的标准与法律红线。通过对近年来欺凌事件数据与现状的分析,我看到欺凌事件仍不容忽视,其形式多样,涵盖肢体、言语、财物、社交及网络等方面 ,这警示着我们不能对校园中的潜在问题掉以轻心。<br></h3> <h3> 在探讨学生欺凌的危害及影响时,我意识到它不仅对受害者身体和心理造成创伤,还会影响欺凌者的价值观与未来发展,甚至对整个校园氛围产生不良效应。而在预防与处理环节,了解到多维度的预防体系构建思路,如组织管理、岗位责任、规章制度等体系的协同,让我明白预防工作需全方位、系统性推进。<br><br> </h3> <h3> 此次培训也引发了我诸多思考。例如女性欺凌者背后的心理动机,青春期的自我肯定需求、彰显自我需求等因素值得关注;还有女性欺凌者常结团的现象,反映出从众心理、渴望在群体中突出等复杂心理。这些思考为今后观察和处理相关问题提供了新视角。<br></h3> <h3><br> 在未来教学中,我将把培训所学积极运用。一方面,通过主题班会、课堂渗透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培养学生友善意识和法治观念,从思想源头预防欺凌行为。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建立良好师生沟通渠道,及时发现潜在欺凌迹象,运用科学方法公正、有效地处理欺凌事件,为学生守护好成长的净土,让校园真正成为充满阳光与关爱的地方。</h3> <h3>编辑:抚州市东乡区第四中学 张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