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洁之民 <h1>现如今已不复存在的南京二十六中的前身是1924年创办的钟南中学;新中国建国初期更名为城中中学,1956年改名为二十六中,1986年停止招生后学校撤销。</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南京钟南中学校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钟南中学学历证明</span></p> <h1>民国时期,该校学生有评选校花的传统,1936年第3卷第7期《中国学生》杂志的一则短讯云:“南京钟南中学新近到一美丽小姐,学生们又将其推为本届第三任皇后。”你从“届”和“任”就可以想见该校的选美活动并非一时一事,而是持之以恒,该校肯定有一批不务正业、油头粉面的学生热衷于选美活动并乐此不疲。</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国学生》杂志上关于钟南中学评选校花的消息</span></p> <h1>当然,钟南中学也有追求进步的热血青年,著名外交家乔冠华就是钟南中学的毕业生。</h1><h1><br>自古英雄出少年,乔冠华从小勤奋好学,读书过目不忘,人称神童。他善于思考,具有一种敢于质疑、大胆叛逆的精神,以致他在中学时代,由于多次反抗校长专治并带头发动学潮而先后被三所中学开除。</h1><h1><br>走投无路的他,忽然想到自己有一个本家叔叔乔耀汉在南京钟南中学任教,于是直奔南京。</h1><h1><br>中南中学教学质量很高,对学生要求严格。乔冠华来到钟南中学后,要求直接插入高三毕业班的最后一个学期学习,但校方考虑到他三次被开除,三次中断学业的经历,前后算起来,初中、高中六年的课程一共只读了四年,坚决不同意。经叔叔乔耀汉与同是本家的校长乔一凡几次协商,乔校长才勉强同意:试读一学期再说吧!<br></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钟南中学校长乔一凡签发的肄业证明</span></p> <h1>乔冠华知道试读的机会来之不易,因此十分珍惜,开始一心一意地读书了,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半年我没有再闹事,也不能再闹了。再闹就砸锅了,高中不能毕业,也考不了大学。”谁也没有料到,在短短的一个学期内,乔冠华竟然轻松地“啃”完了高中全部课程,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钟南中学的高中毕业文凭。</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钟南中学校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钟南中学寄给学生家长的成绩报告单</span></p> <h1>1929年夏天,高中毕业的乔冠华来到上海,准备报考大学。三次被开除、四次被迫转学的经历,让他的胸中激荡着革新求变,改造社会的梦想。这年秋天,这位16岁的学霸顺利考入了清华大学哲学系。</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青年时代的乔冠华</span></p> <h1>后来,乔冠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为一名职业革命者,并成为一名杰出的外交家,他对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乔冠华还是党内公认的大笔杆,写得一手好文章,连毛爷爷也对他高看一眼,称他为“我们的乔老爷”。</h1><h1><br>乔老爷作为外长在1971年联合国大会决定恢复中国合法席位时,仰天长笑、自信飞扬的照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张名为“乔的笑”照片超燃了这位外交家的高光时刻,定格了这段外交史的经典瞬间。<br></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乔的笑</span></p> <h1>这位曾经在国际政治漩涡中搏风击浪、纵横捭阖的外交家,不幸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卷入了国内的政治漩涡,以至宦海沉浮。</h1><h1><br></h1><h1>乔冠华1983年9月22日病逝,新华社发布了一则只有40字的消息,消息如下:“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顾问乔冠华同志因患肺癌,于今日上午10时40分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岁。”这则短短的40字消息覆盖了乔同志漫漫的40年外交生涯,读来不免让人感慨不已!</h1> <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2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