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关西二人转 ‍-近江八幡堀古运河

夏天丑小鸭

2025.3.26 <p class="ql-block">八幡堀‌是一条人工运河,流经近江八幡市中心,连接这座城镇与日本最大的湖泊-琵琶湖。</p><p class="ql-block">八幡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当时作为小镇领袖的丰臣家族修建了城堡和护城河,并在八幡山开发了城下町。这条护城河后来成为通过琵琶湖向大阪、东京等地运送货物的水运中转基地,在江户时代非常活跃。</p> <p class="ql-block">近江商人从八幡堀出发,在全国各地穿梭,成功的商人在此兴建了大型住宅,这些宅邸至今仍能在镇上见到。</p> <p class="ql-block">八幡堀不仅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还在现代得到了修复和保护。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交通枢纽的护城河逐渐被废弃。</p> <p class="ql-block"><b>运河对岸有游船可乘坐</b></p><p class="ql-block">在20世纪50年代左右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当地社区努力修复了这条护城河,恢复了它昔日的风貌。如今,八幡堀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p> <p class="ql-block">运河的初春是一幅静谧而温润的水墨画卷。虽然有些雾蒙蒙,但青灰色的河水泛着微光,倒映出两岸还未新抽岀嫩芽的垂柳,枝条如丝绦般低垂,在略带寒意的风中轻轻摇曳。</p> <p class="ql-block">估计再过十天半月,八幡堀运河两岸的樱花盛开时,粉白的花瓣随风飘落,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上,形成“水中樱花”的梦幻景象,一定会营造出诗意的春日画卷。</p><p class="ql-block">到那时你必须有勇气面对人头盛过樱花的烦人景象。</p> <p class="ql-block">夏季有祭祀琵琶湖龙神的传统活动,秋季芦苇泛金,运河与红叶相映成趣,冬日则可在游船上享用热腾腾的蒸笼便当。夜晚时,秋日的水灯节点亮河面,灯光与古建筑辉映,平添浪漫氛围。</p><p class="ql-block">有机会再到近江八幡崛,一定要住下来,充份享受它厚重历史感中那份宁静!</p> <p class="ql-block">八幡堀因保存完好的历史风貌,成为多部日本时代剧的取景地,如《阿浅来了》《壬生义士传》等。剧中人物乘船穿行于运河的场景,进一步凸显了此地“穿越时空”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八幡堀以静谧的水道、四季分明的自然景观与江户遗风,构筑了一处兼具历史厚重感与生活诗意的古运河风光。</p> <p class="ql-block">我们脚踏石头”桥”穿过桥洞,继续沿运河前行。</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有游船栓在运河边,只是不见船主。</p> <p class="ql-block">运河水道七拐八弯</p> <p class="ql-block">沿运河步行游了一段,过了这道湾,因时间关系我们便上到岸边,沿来时方向返回。</p> <p class="ql-block">我居然在运河边看到一丛丛盛开的水仙,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它怎么和我家乡漳州的市花长得一模一样!我居然在日本八幡运河看到它,倍感亲切!</p><p class="ql-block">不愧是他乡遇故知!</p><p class="ql-block">八幡运河的水仙明显比我们漳州水仙更香!难不成我们的水仙花品种退化了?究竟是先有漳州水仙还是……带着这个疑惑我又去找DeepSeek。</p> <p class="ql-block">问:日本八幡运河也种植水仙吗?是从福建漳州移植过来的吗?</p> <p class="ql-block">DeepSeek 回:</p><p class="ql-block">根据现有搜索结果,没有直接提到日本八幡运河是否种植水仙或是否从福建漳州移植的信息。不过,可以从漳州水仙的对外交流与出口情况推测两者可能的关联:</p><p class="ql-block">1. **漳州水仙的对外传播历史** 漳州水仙作为中国重要的花卉品种,历史上曾通过文化交流和贸易传播到海外。例如,网页2提到,200年前漳州先民将水仙花移植到夏威夷檀香山,成为两地文化纽带。此外,网页5显示,漳州水仙目前出口至日本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且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这为漳州水仙可能传入日本提供了可能性。</p><p class="ql-block">2. **漳州水仙的种植与出口现状** </p><p class="ql-block"> 漳州水仙的产销量占全国90%以上,且近年来通过“稻花轮作”、品种改良和种质资源库建设等措施,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网页5还提到,漳州花卉苗木出口产值突破1亿美元,涵盖400多个品种,包括水仙花。这表明漳州水仙在国际市场上的流通频繁,包括日本市场。</p><p class="ql-block">3. **日本水仙的潜在来源推测** </p><p class="ql-block"><b> 虽然搜索结果未明确提及八幡运河的水仙来源,但结合漳州水仙的出口记录及历史传播案例(如夏威夷),不能排除日本从漳州引种的可能性。此外,水仙属植物本身原产于亚洲东部沿海地区,而漳州作为中国水仙的核心产区,可能通过贸易或文化交流将品种扩散至其他地区。</b></p><p class="ql-block">**结论**: </p><p class="ql-block">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日本八幡运河的水仙是否从漳州移植,但漳州水仙因其广泛的出口和国际影响力(尤其在日本市场),存在传播至日本的可能性。若需进一步确认,需查阅更具体的日本地方文献或漳州水仙出口记录。</p><p class="ql-block">值得自豪的是先有我们才有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运河两边大多是这种木质结构的建筑,古朴自然,充满历史沉淀。</p><p class="ql-block">日本传统木建筑受中国木构技术影响深远,例如使用榫卯连接、抬梁式或穿斗式框架。</p><p class="ql-block">榫卯结构是中国木构的核心技术,通过木材间的插接实现柔性抗震,这种技术同样应用于日本运河沿岸建筑中。</p><p class="ql-block">此外,日本的木建筑结合了轻型木结构或胶合木结构,以增强耐久性和适应性。</p> <p class="ql-block">运河两岸的建筑包括桥梁、仓库或临水民居,其设计需兼顾防水与通风。木材要通过防腐剂(如硼酚合剂)浸泡,防止潮湿环境下的腐蚀和虫害。 </p> <p class="ql-block">悬挑屋檐参考中国古建筑的铺作层设计,日本建筑通过斗拱或悬臂梁支撑宽大屋檐,保护木柱和墙体免受雨水侵蚀。 </p> <p class="ql-block">木材可能选用杉木、松木等本地树种,通过表面涂漆或炭化处理增强耐候性。 </p><p class="ql-block">日本建筑倾向简洁线条,但会保留雕刻或彩绘元素,例如在梁枋或斗拱上点缀传统纹样。</p> <p class="ql-block">运河两岸有现代建筑,可能采用螺栓球节点或胶合木技术,将传统榫卯与现代钢结构结合,形成大跨度空间结构,例如观景平台或文化展馆。</p> <p class="ql-block">两岸建筑兼具传统榫卯工艺与现代工程木材技术,结构轻盈、抗震性强,并融入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设计。</p> <p class="ql-block">冬去春未真正到来,漫步明治桥更有穿越历史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脚下步伐轻响,仿佛与时光共鸣。桥下流水无声,倒映着两岸等待葱郁的树枝,宛如通向历史深处。</p><p class="ql-block">风掠过林间,带着明治神宫特有的肃穆与清冽,樱花季来临前夕,我们享受这份宁静美好与惬意。树木虽带着枯意,但仪式感的庄重与自然的静谧依然交织成诗。</p><p class="ql-block">恍惚间,现代都市的喧嚣被隔断,只余下鸟鸣与心跳的合奏。</p> <p class="ql-block">威廉·梅雷尔·沃里斯</p><p class="ql-block">(William Merrell Vories,1880-1964)</p><p class="ql-block">美国传教士、建筑师、企业家,1905年前往日本,最初在滋贺县的近江八幡市从事教育和传教工作。因对日本社会的贡献,1953年被授予近江八幡市“名誉市民”称号。</p><p class="ql-block">他设计了近江八幡市许多融合东西方风格的建筑,代表作包括近江八幡市市政厅(旧八幡町厅舍)、近江兄弟社总部等。</p><p class="ql-block">他的建筑风格被称为“沃里斯式”,影响了日本近代建筑。</p><p class="ql-block">他1914年创立近江兄弟社‌,生产药品(如曼秀雷敦软膏),推动日本现代医药发展。</p><p class="ql-block">‌创办学校,倡导基督教精神和西方教育理念。</p><p class="ql-block">致力于促进日美文化交流,二战期间协助日美沟通。</p><p class="ql-block">近江八幡市保留了他的故居和纪念馆,作为历史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出发前我做了非常详细的攻略,但每到一处都会发现依然有太多太多盲点。</p><p class="ql-block">比如八幡堀就是一个值得深度游的地方,可圈可点的历史遗迹及它背后的故事有待深入了解。</p> <p class="ql-block">近江八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当时丰臣秀吉的外甥丰臣秀次在此地建立了城楼,并发展了棋盘格局的城区街道和运河水道。</p><p class="ql-block">丰臣秀次在此地招集商人和手艺人,使得近江八幡逐渐繁荣起来‌。</p><p class="ql-block">尽管丰臣家族后来败亡,但近江八幡凭借其地理位置和琵琶湖水系的优势,继续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城市‌。</p> <p class="ql-block">近江八幡街道的特色‌包括其传统的日式水乡风情和保存完好的历史遗址。街道上保留了许多昔日近江商人的旧宅和土藏聚落,形成了独特的景观。八幡堀运河蜿蜒穿过小镇,环绕着昔日的城楼,虽然城楼已不复存在,但运河上依然有船只穿梭,沿河两侧的土藏群落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清新感‌23。</p> <p class="ql-block">近江八幡法轮寺</p> <p class="ql-block">寺庙不大,我进去看了一下,院子里面有一些墓碑,估计是安放已逝去的当地人寺庙。</p> <p class="ql-block">墙内有一棵绽放的白玉兰树,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白云馆是民誉市民威廉·梅雷尔·沃里斯出钱赞助的西式学校,现在是观光协会综合案内所。</p> <p class="ql-block">一间“邂逅茶馆”</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返回公交巴士车站时身边走过这个老人。</p><p class="ql-block">在日本随处可见躬着身躯的高龄老人,有的手中甚至还拿着沉重的行李。</p><p class="ql-block">日本的老龄化社会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其景象既展现了严峻的挑战,也折射出老年人顽强生活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接近30%,预计到2040年将达35.3%,每3人中便有1位老人。与此同时,少子化加剧了劳动力短缺,年轻人纳税基数萎缩,养老金和医疗支出压力倍增。</p><p class="ql-block">日本街头随处可见高龄工作者:便利店收银员、出租车司机、餐厅服务员等低端岗位中,老年人占比显著。2023年,65岁以上就业率达25.2%,每7名就业者中有1名老年人。</p><p class="ql-block">更有极端案例,如91岁的本田民子仍在麦当劳从事保洁工作,96岁的薮田义光深夜清扫门店。</p> <p class="ql-block">许多老人因养老金不足被迫继续工作。日本政府规定60岁退休但需65岁才能领取养老金,中间5年的收入断层迫使老人寻找兼职。此外,部分老人需偿还房贷至85岁,甚至因医疗费用耗尽积蓄,不得不抵押房产换取养老院床位。</p><p class="ql-block">相比之下,中国也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城市的老人靠积蓄和退休金活得还是挺滋润。</p> <p class="ql-block">日本文化中“终身劳动”观念深刻。例如,72岁的大谷博退休后以顾问身份重返建筑行业,认为工作能保持社会参与感和活力。</p><p class="ql-block">政府推行的“人生百年计划”鼓励老年人持续贡献社会,部分企业甚至将退休年龄延至70岁。</p><p class="ql-block">老年人通过工作实现精神满足。80岁的长谷川和三在退休后学习哲学、写作并环球旅行;70多岁的佐藤次郎开出租车之余通过微信教授中文,称工作带来充实感。社区中,“以老助老”的志愿者团体(如明舞住宅区的“向日葵会”)为独居老人送餐,展现互助精神。</p> <p class="ql-block">尽管经济拮据,许多老人面对孤独与贫困,仍保持尊严。例如,78岁的北山茂子靠微薄退休金生活,拒绝申请低保,坚持独立。</p><p class="ql-block">高桥和夫虽拥有巨额存款却因孤独和偏执最终孤独离世,折射出经济富足与精神贫困的复杂矛盾。</p> <p class="ql-block">日本老年人的生活状态既体现了顽强与尊严,也暴露了社会保障的不足。他们的故事警示各国需提前应对老龄化:完善多元养老体系、平衡代际资源分配、重视老年人的社会价值。正如纪录片中吉田的结局-在疗养院孤独离世,其悲剧呼吁社会在制度与人道关怀间寻找平衡。</p><p class="ql-block">日本的经验与教训,为全球老龄化社会提供了深刻的镜鉴。</p><p class="ql-block">希望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不会步日本后尘,也希望我们这一代老年人学习日本老人顽强与坚韧的精神,人老心别老,活岀自己想要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写到这让我想起23号在清水寺三年坂一位可亲可敬的老人:</p><p class="ql-block">路边一个门脸不大的老宅门打开了,只见一位老妪站在自家门口向外观望熙熙攘攘的游人,然后放下门帘……</p><p class="ql-block">她家古色古香的小房子,特别是摆在门口的花花草草和小摆件吸引了我的眼球。</p><p class="ql-block">走到近处发现这只可爱的彩泥小老虎,联想到老咪家的虎爷,于是拿在手中仔细端详。</p><p class="ql-block">老人透过帘子看到这一幕,又出来了。</p><p class="ql-block">我问:How much?</p><p class="ql-block">老人向我摆摆手,那意思似乎在说“喜欢就送给你”。</p><p class="ql-block">我怕理解有误,赶紧用翻译软件打岀“多少钱”的日文,她依然是这个手式。</p><p class="ql-block">我从她热情友好,善良慈祥的眼神中明白,我的理解没错!于是欣然收下,并深深躹躬表示敬意与谢意!</p> <p class="ql-block">匆匆一游到了对近江八幡崛说“再见”了,其实内心告诉自己应该是“后会有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