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清明节,让我们一起为天堂的亲人点一盏心灯,祝愿他们在遥远的世界里,没有疾病和伤痛,一切安好!

革命军人(骁勇四野)后代精英联谊群

<p class="ql-block">编辑:老红军后代叶灵</p> <p class="ql-block">今日清(20:48:21) [福] 4月4日 星期五[福]农历三月初七 今日清明,点燃心灯,逝者为尊,不忘亲恩!为已故之人祈愿:斟满酒杯,给亲人送福;送上纸钱,愿故亲富有;祈福远在天堂的亲人,在天堂一切安好,在那里幸福永生! 清明安康!</p> <p class="ql-block">今天请巴中将帅碑林的工作人员代表全家给父母亲扫墓,祭拜他们在天之灵永远安息!</p> <p class="ql-block">我的爸爸叶声、妈妈李士恩骨灰安放置在四川巴中将帅碑林园中。清明时节来临我们全家很是怀念他们。今年我们全家因为各种原因不能亲自去巴中将帅碑林给他们扫墓。前两年全家22人大小三代给他们扫墓,去年我又带领了一些全国革命军人后代一块去给父母亲扫墓,也祭拜了将帅碑林里面的革命烈士和前辈。今年只有在北京,只有委托巴中将帅碑林工作人员网上祭拜二老了。愿他们和所有的战友们在天堂安好安息!永远怀念他们!</p> <p class="ql-block">我的爸爸叶声和妈妈李士恩永远长眠巴山脚下将帅碑林中!</p> <p class="ql-block">我爸爸的光辉物证捐给了巴中将帅碑林!</p> <p class="ql-block">我2024年清明节时我带领一些全国革命军人后代去巴中将帅碑林!</p> <p class="ql-block">我爸爸妈妈的墓地</p> <p class="ql-block">我2024年清明节时带领一些全国革命军人后代去巴中将帅碑林时给我爸爸妈妈扫墓!</p> <p class="ql-block">妈妈病重期间,用她坚强的毅力上了中央电视台!</p> <p class="ql-block">妈妈不管是病重期间还是平时都爱讲她过去抗战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妈妈李士恩山东临沂市人,抗战初期1939年在山东临沂市参加地下党工作,任县妇救会长,县委委员,县参议员。父亲1940年受党中央决定,从延安到山东纵队四支队任二团团长,属八路军115师。1945年10月份父亲从山东鲁中军区选出的680多名连以上干部中,任干部营营长,为赶赴去东北,和国民党抢占东北时,母亲随干部营680多名干部一块到东北。</p><p class="ql-block"><br ></br></p><p class="ql-block">妈妈在96岁时去山东临沂市老家,到了莒南县八路军115师纪念馆参观,在临沂市华东烈士陵园去悼念死去的烈士。</p><p class="ql-block"><br ></br></p><p class="ql-block">妈妈99岁在肺癌晚期病重时,还在讲述她和爸爸及革命前辈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 ></br></p><p class="ql-block">今年5至10月份我组织六个省红旅活动,其中6月份我组织全国革命军人后代去山东纪念抗战八十周年活动,参观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莒南县115师纪念馆等等纪念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传承给下一代,望我们国家世世代代不忘记这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1939年爸爸叶声(原名叶春桥)23岁时在延安留影!1936年2月在红四方面军31军任特务营长,后到红西路军九军当营长。</p> <p class="ql-block">爸爸叶声简历:</p><p class="ql-block">叶声(1940年前曾用名叶春桥),汉族,1916年农历2月15日出生于孝昌县(原花园镇)观音湖区叶庙村楼子冲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早期1929年就参加过少先队、赤卫军。</p><p class="ql-block">1931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四军十二师三十四团,1933年8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参加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经受了鄂豫皖反第三第四次围剿、突围西征、创建川陕根据地反三路反六路围攻、嘉陵江战役、四方面军长征、西路军艰苦作战、山东抗战、东北辽沈战役等战役,坚持辽南地区艰苦月岁等革命的考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红军时期任三十一军军部特务营营长;西路军时期任九军七十五团二营营长;抗大副大队长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山东军区)四支队二团团长、莒南独立营营长(后38军一部分)、一旅三团团长、一旅四团团长、四旅十一团团长、二旅六团团长、鲁中十二团团长;赴东北干部营营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0月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三纵队一支队支队长(支队司令员),同年11月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三纵队第四旅副旅长,1946年2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十二旅副旅长后改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十二师任副师长,1946年9月任辽南军区(1948年改称辽宁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1948年兼鞍山卫戍司令部司令员),1948年10月任东北野战军(1949年3月改称第四野战军)总部直属整训第五师师长,1949年7月任江西军区上饶军分区司令员,1949年11月任第四野战军总部直属暨中南军区补训第五师师长。1951年转业到中南军政委员会物资局任副局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叶声虽然转业早,无授“将军”,但他解放前参加革命近二十年,战功卓著,是当之无愧的“将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叶声1988年5月25日去世,终年72岁,骨灰安放在四川巴中将帅埤林中。</p> <p class="ql-block">照片:爸爸叶声1940年在山东纵队二团任团长时留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六、 叶声原稿: 我在山东抗战的五年 </p><p class="ql-block">我于1937年7. 8月到达延安后,先后在延安抗大中学任学员兼区队长, 在抗大校部教育训练班任学员, 在抗大三期二大队(政治大队)七队学习,不久又调一大队(军事大队)三队学习,未毕业被调总校校部军教科任军教干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1938年7月开始,我在抗大四期四大队十队任队长, 戴文贤同志(老红军, 江西人)任政治指导员,领导学生在青良山脚下挖防空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概是1938年9月底,因延安抗大总校无法再接受新学生,上级决定在甘肃庆阳成立抗大庆阳分校(确切时间记不清了,我只记得刚到庆阳,上级传达日本鬼子飞机轰炸了延安,布置我们在庆阳挖防空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成立庆阳分校后,我被调抗大庆阳分校二队任队长,二队政治指导员是陈美澡同志(老红军, 湖北人)。庆阳分校成立不久,在1938年11月底,延安抗大总校决定以庆阳分校为基础,抽调陕西三原青训班部分干部和挑选部分学员成立抗大一分校,东迁山西晋东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致在1939年1月到达晋东南故障.固县一带(在长治. 长子. 潞城. 屯留四县之间)。到达晋东南后, 抗大一分校扩大招生,编为三个支队,九个营, 三十个队。我在一支队二营九队任队长,九队政治指导员是贺任(抗大四期毕业留校的原白区地下党员)。不久后我任八营营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9年冬,抗大一分校由晋东南(也称太行山)东迁山东鲁中地区。抗大一分校从山西东迁山东时,我任一分校干部队队长。一分校于1940年除夕夜由鲁西六支队特务营护送过的津浦铁路到达平邑西北的卞桥. 仲村一带,休息二天以后,即到鲁中孙祖一带(当时山纵司令部驻孙祖)。 抗大一分校从山西晋东南东迁山东后,改称抗大山东分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在1940年2月底、3月初(具体时间记不清),从山东分校调出,开初组织分配我到胶东五支队十三团任团长,我没去,后分配我到泰山区四支队二团(没听说四支队曾有特务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到该团,我先任副团长,有一民主人士、名字好象叫徐化鲁的任团长。到该团后我与徐见面不多,他那时常带一个连单独在博山、茉芜一带扩军。二个月后,徐调泰山区后方司令部(泰山军分区)任副司令员,赵杰为司令员。徐走后我任团长。我去四支队二团到任时,支队司令部驻常庄、文字现一带,二团驻苗山、口镇以北。我到支队司令部报到后,第二天即派人陪同我去二团。到二团后时间很晚,当时部队正在进行战前政治动员,准备第二天拂晓四点前参加由四支队二团、一支队一团和四支队直属一、二、三营(当时是支队直接指挥三个营,还没成立一团)共同发起的在莱芜以东辛庄、黄庄一带反击秦启荣部的战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次战斗,除消灭了秦部一小部,其余大部逃向了东面山里及鲁村附近。以后二团在辛庄以东靠近大山与秦启荣部对峙了几个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O年六月左右,二团接上级命令到费县以北,和卞桥、仲村一带配合一一五师教二旅六团在那一带的活动,并归教六团统一指挥。当时教六团团长是张仁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O年八—九月(具体时间记不清),泰山区四支队和临朐地区的一支队共同组织对鲁村、南麻(现沂源县)、悦庄一带吴化文部的反击战役,去电给教六团让转四支队二团归建以便参加反吴化文战役(当时二团没电台)。教六团开始接电报后扣压没转交二团,后支队见二团没按时归建,又再次去电急催二团归建,此时教六团才将电报转给二团。我接电报后率二团速返,待赶回泰山区归建时,反吴化文战役已经结束。此后支队领导曾追问此事,说明情况后才知道是怎么回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一.四支队都驻在鲁村以西十里左右的地方休整.整编。在反吴化文战役前,四支队一团已经建立,团长吴瑞林、政委李伯秋。战役结束后,一、四支队驻鲁村以西休整,并同吴化文部形成对峙。虽然反吴化文战役我部曾占领了鲁村、南麻、悦庄、但没驻守,而是驻在这些村庄以西有利地形和机动位置。吴化文部也没驻守这几个村庄。这几个村庄因此成了我们同吴化文部的游击区,我部小部队经常在这一带活动。</p><p class="ql-block">在此时间内(大约在1940年9月),一、四支队经山东纵队合编,编为山东纵队一旅,旅长王建安、政委好象是罗舜初、副旅长胡奇才、廖容标、参谋长钱钧,政治部主任周苏萍。一支队一团编为一旅一团,团长李福泽、政委王文轩;四支队一团编为一旅二团,团长吴瑞林,政委李伯秋;四支队二团编为一旅三团,团长叶声、政委陈宏;一支队二团编为一旅四团,无团长,政委王文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O年十月左右,日寇大举进犯我解放区,实行扫荡、合围。我军主力连夜迅速转移外线,我率一旅三团留内线坚持斗争,主要任务是防止吴化文部乘日寇进攻扫荡之机抢占我占领区地盘。在与鬼子的反复拉锯战后,终于坚持下来了。 日寇扫荡粉碎后,1940年11月左右,我离开一旅三团,调到一旅四团任团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1年(记下不清具体是几月份), 山东纵队成立第四旅,将一旅三. 四团和泰山军分区的一个独立团改为四旅十团. 十一团. 十二团(原一旅缺三团,由山东纵队特务团改为一旅三团)。四旅旅长廖容标,政委汪洋(后在莱芜北鬼子大扫荡时牺牲了)。十团团长陈XX,政委陈宏;十一团团长叶声,政委王文介;十二团团级干部记不清了。当时,十团仍在莱芜境内活动为主,在莱芜以东.以北活动;十一团仍在莱芜县以东山区鲁村. 南麻以西活动,主要是同吴化文. 秦启荣部对峙为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1941年下半年(具体时间记不清了),上级 将十一团调到大崮山区准备配合鲁中主力一. 二. 四团(山纵二旅四团)等向东北军于学忠部驻朴里的一个师进行反击。十一团在莱芜以东对付吴文化和秦启荣部,由十二团团部带二个营从泰. 莱. 章边区去莱东接十一团的防务,向东警戒监视吴化文. 秦启荣部。十一团南调大崮山区准备参加反于学忠部战斗还未开始,日本鬼子和伪军几万人开始大举扫荡鲁中地区和大崮山区我根据地(对东北军根本不触动,这样就解了东北军的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日本鬼子大举扫荡中,鲁中各主力团分头连夜突围转移到外线地区活动,唯独十一团仍留在大崮山区坚持反扫荡斗争。一方面坚持我根据地,同鬼子周旋,保护群众利益; 另方面对付东北军,防止东北军乘日本鬼子大扫荡我根据地,主力转移到外线而乘机抢占我地盘。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在日本鬼子扫荡时,我主力转移到外线,东北军乘机抢占了我们一些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期间,十一团同国民党五十一军(东北军)中的顽固派打了几仗。一直到1942年10月我离开十一团去山东分局党校整风学习前,该团一直在北至黄庄. 张庄. 新泰县以东的龙廷及代崮. 大崮山区;南至坦埠;西至泰泗临及新泰以南,蒙阴以西,泗水县以东地区活动; 以泰. 蒙两县以东为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在四支队二团和整编后的一旅三团还不满一整年,大至在十一个月左右;在一旅四团和整编后的四旅十一团有一年零八个月;到山东分局党校学习经山东军区时,上级留我在山纵二旅六团当团长有八个月(其中有二个月因部队缩编曾任莒南独立营营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山东分局党校学习八个月;学习结束后分配到鲁中十二团任团长(沂山区)有一年零七个月时间。这样算来,我随抗大一分校(山东分校)来山东是1940年初, 到我1945年底去东北, 差不多有五年。这五年,都是在鲁中地区坚持与日. 伪. 顽作斗争,经常在大部队转移到外线,我所率的团留内线与敌周旋,特别是在沂山区临朐县无人区坚持的那段日子, 虽然环境艰苦险恶,但我从未动摇和消沉过,终于迎来了抗战的胜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于四支队二团和整编后的一旅三团当时的部下,因已四十几年了,绝大部分记不得,是否还健在也不知道,因战争年代的调动(45年我去东北)和十年动乱,过去有点联系的也失掉了。现在还记得的:四支队二团原三营营长翟明仁,到东北后改为翟以(毅)东,是1945年10月我们一起去东北的,全国解放以后不知他那年进关的,在50年代听说他在河南商邱县一个步兵学校工作,没有联系过,现不知情况。另一位是原四支队二团二营教导员桑振国同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4年3月我从山东分局党校整风学习结束后,鲁中军区任命我为十二团团长,当时十二团活动在沂北县.临朐县.昌乐县及西面的沂源县(南麻)东部地区和东北的安邱县一带。我到十二团后才知道桑振国同志任临朐县委书记(他是那一年调临朐县工作的未了解),后来我在临朐县境的九山地区和他见过面。 1945年10月我调东北工作后一直未联系过,现不清楚他的情况。</p><p class="ql-block">注:本文是以叶声1988年1月20日(也就是在他去世的前几个月)给中共泰安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的回信原稿为主,加上部分从他其它文章中摘取的片断整理编纂的。标题是后加的。</p> <p class="ql-block">爸爸叶声1940年抗战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爸爸叶声1946年在东北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爸爸叶声1949年在江西军区</p> <p class="ql-block">妈妈李士恩1945年11月在东北</p> <p class="ql-block">妈妈李士恩1949年在江西军区</p> <p class="ql-block">妈妈李士恩1950年5月四野(中南军区)</p> <p class="ql-block">妈妈的革命故事出书了!</p> <p class="ql-block">爸爸妈妈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爸爸妈妈和大哥大姐、奶奶合影!</p> <p class="ql-block">愿爸爸妈妈永远安息!</p> <p class="ql-block">由于2024年组织全国革命军人后代去重庆,巴中,通江,成都红色旅游九天八夜,不幸脚损伤在成都住院治疗半年才稍微好点回北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在北京吃中药调整身体,准备今年5月至10月组织全国革命军人后代去江西7天,山东7天,延安7天,内蒙7天,甘肃7天,贵州7天红色旅游,正在筹备红旅方案和行程,今年就不去巴中给爸爸妈妈扫墓了,在网上祭拜爸爸妈妈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希望爸爸妈妈在天之灵好好安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