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3月22日,我们乘区间车来到双月湾景区的观景台。双月湾位于惠州市惠东县港口镇内,由大亚湾和红海湾畔相邻的两个半月形海湾组成,鸟瞰酷似两轮弯月,故名“双月湾”。双月湾位于稔平半岛南端,地处大亚湾和红海湾交界处,东靠红海湾,西临大亚湾,南接南海。双月湾观景台在大星山上,从观景台俯瞰,双月湾的左右两湾尽收眼底,左湾水平如镜,右湾波涛汹涌,两条沙垅直奔大星山,如蛟龙出海,似双龙戏珠,十分壮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老夫老妻,如胶似漆。</p> <p class="ql-block">背后就是双月湾。</p> <p class="ql-block">惠东的西班牙小镇位于惠州市惠东县港口镇双月湾,是万科倾力打造的国内唯一最具滨海风情的商业中心城。具有浓郁的西班牙风情,建筑色彩鲜艳,充满异域特色,让人仿佛置身于西班牙的小镇中。小镇紧邻大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快艇冲浪。</p> <p class="ql-block">在海边用无人机拍摄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海边儿童。</p> <p class="ql-block">10点半,来到了磨子石公园。</p><p class="ql-block">磨子石公园位于惠东县巽寮湾金海湾大道11号巽寮国际滨海旅游度假区内,是一处融阳光、海水、沙滩、礁石、山屹为一体的天然海水浴场。公园内有许多形态各异的石头,经过岁月的洗礼、风雨的沐浴和海浪的冲刷,形象各异,如蘑菇石、灵芝石、海狮石、海象石等,其中最有名的是“风涛摧磨”风动石,高4.37米,重约200吨,极像一盘石磨,因“奇、险、摇”曾被载入中国地理之最杂志。传说这块石头是女娲补天时落下的两块七彩石,斜放于盘石之上,两石重叠,海风吹来时,巨石摇晃不定,站于风动石下,会给人一种惊险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怪石嶙峋。</p> <p class="ql-block">几块石头引来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打卡。</p> <p class="ql-block">磨子石公园留影。</p> <p class="ql-block">叠在一起的石头。</p> <p class="ql-block">中午12点,在巽寮湾景区的的李记老渔夫尚厨房饭店用餐。</p> <p class="ql-block">磨子石公园的镇海神锚。</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在海边码头乘船出海看附近几个小岛。</p> <p class="ql-block">观海听涛。</p> <p class="ql-block">诗境画意。</p> <p class="ql-block">乘船在磨子石景区海面上兜了一圈,看了几个小岛,最后的节目是看开船的收网,说是收获多少海产品都归我们,一船人兴致勃勃的等待,结果只收获一个婴儿手掌大小的小螃蟹,在大家慈悲的要求下把这个小螃蟹放生了。</p> <p class="ql-block">像海龟喝水样的小岛。</p> <p class="ql-block">美人鱼岛是巽寮湾五岛环游中的一个岛屿,位于磨子石公园附近。</p><p class="ql-block">美人鱼岛拥有美丽的沙滩和清澈的海水,是一个适合度假和水上活动的好地方。岛上的沙滩洁白细腻,海水清澈见底,是游客们享受阳光、沙滩和海浪的理想场所。美人鱼岛附近还有其他几个岛屿,如情人岛、双鱼岛、海鸥岛和龟山岛等,游客可以通过快艇进行环岛游,欣赏周边岛屿的美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美人鱼岛上的美人鱼雕塑。</p> <p class="ql-block">海边留影。</p> <p class="ql-block">年轻的心态。</p> <p class="ql-block">婀娜的姿势。</p> <p class="ql-block">酷似花样滑冰。</p> <p class="ql-block">放飞心情。</p> <p class="ql-block">几个老顽童。</p> <p class="ql-block">满目美景。</p> <p class="ql-block">摆个花样。</p> <p class="ql-block">欣赏美照。</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我们赶到巽寮湾海边看夕阳。</p> <p class="ql-block">洞见归舟。</p> <p class="ql-block">在巽寮湾景区的利明海鲜大排档用晚餐。</p> <p class="ql-block">晚上在华家班车技馆看华家班表演车技。</p><p class="ql-block">华家班车技表演是一场极具震撼力的汽车特技表演,有神龙摆尾,360度大旋转, 单车漂移入库,汽车单轮行驶, 队形绕桩,定点漂移旋转,摩托飞越, 平地花式,影视特技跑酷等</p><p class="ql-block">华家班赛车俱乐部成立于2010年,是中国专业汽车特技表演团队之一。由有“中国赛车名将华英雄”之称华庆先之女华婷婷挂帅,带领15名精英表演团队,共同缔造神奇技艺。该团队曾在2015年1月、3月登录江苏卫视节目,创造了四车同时漂移入库及六车双向同时漂移入库的世界纪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摩托车飞跃。</p> <p class="ql-block">轿车飞跃。</p> <p class="ql-block">双车侧轮疾驶。</p> <p class="ql-block">单车侧轮行驶。</p> <p class="ql-block">五车穿梭行驶。</p> <p class="ql-block">双摩托单轮着地表演。</p> <p class="ql-block">3月23日,我们经过汕头海湾大桥前往汕头市澄海区的陈慈黉故居游览。</p> <p class="ql-block">陈慈黉故居大门口。</p><p class="ql-block">陈慈黉故居位于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是由华侨实业家、金融家陈慈黉家族兴建而成的大规模民居建筑群体,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被誉为“岭南第一侨宅”和“潮汕小故宫”。</p> <p class="ql-block">人们在了解陈慈黉故居的布局。</p> <p class="ql-block">陈慈黉故居留影。</p> <p class="ql-block">陈慈黉故居包括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三庐等宅第,总占地面积2.54万平方米,共有厅房506间。其中,善居室始建于1922年,至1939年日本攻陷汕头时尚未完工,占地6861平方米,计有大小厅房202间,是所有宅第中规模最大、设计最精、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陈慈黉故居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总格局以传统的“驷马拖车”糅合西式洋楼,点缀亭台楼阁、通廊天桥,萦回曲折,进之如入迷宫。宅第主厅堂为“四点金”布局,双侧火巷近似北京故宫东、西宫格式,分若干个小院落,每座院落内部大院套小院,大居配小屋,加上楼梯、天桥、通廊与屋顶人行道,里应外合,迂回曲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岭南建筑风格的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由于陈慈黉故居游客太多,又没有观看台,我们放弃了观看英歌舞演出,只看到了演员盛装入场。</p><p class="ql-block">英歌舞是一种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汕尾部分地区及福建省漳州等地的传统民间广场舞蹈,英歌舞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包括畲族说、傩文化说、练武习艺说等。其中,畲族说认为英歌是古时畲民唱的秧歌与湖南花鼓戏结合而成;傩文化说认为英歌起源于古代祭祀仪式傩舞;练武习艺说则认为英歌是男子群体武舞,与农事、婚恋无关,是民众习武的一种形式。</p><p class="ql-block"> 英歌舞的表演者通常化装为梁山泊起义部队的英雄好汉,如“头槌”“二槌”等角色,分别装扮成秦明、关胜、李逵等人物。表演者手持英歌槌或其他道具,如手鼓、手蛇等。</p><p class="ql-block"> 英歌舞的动作刚劲有力,节奏强烈,具有独特的步法、身法、槌法和阵法。舞蹈中常出现对打、跳跃、旋转等动作,展现出男性的刚健之美。</p><p class="ql-block"> 英歌舞的音乐主要由锣鼓等打击乐器组成,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不同的节奏板式,如慢板、中板、快板等,配合不同的舞蹈动作和表演形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陈慈黉故居一角。</p> <p class="ql-block">在陈慈黉故居附近田野里,看到了在自然环境下树上成长的香蕉。</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汕头市金平区的幸运牛总店涮牛肉。</p> <p class="ql-block">用铁棒捶打牛肉的师傅。</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来到汕头小公园的孙中山纪念亭。</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纪念亭周边情景。汕头小公园位于汕头市老市区的商业和文化中心,是汕头老城的核心地域和文化标志。</p><p class="ql-block"> 汕头小公园历史悠久,其开埠区是我国开埠的34个城市中至今唯一保存较完好的开埠区,也是全国唯一呈放射状格局的骑楼街道。</p><p class="ql-block">中山纪念亭建成于1934年12月,1969年在“破四旧”中被拆除,新时期复建,是汕头的重要地标和文化象征,也是联结海内外的“脐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小公园街头画像的艺人。</p> <p class="ql-block">汕头小公园景点一角。</p> <p class="ql-block">跨过南澳大桥我们来到了南澳岛。</p> <p class="ql-block">在码头登船,到海里游览水产品养殖场。</p> <p class="ql-block">满载游客返回的船只。</p> <p class="ql-block">乘船观看海产养殖场。</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这里吃了生蚝。</p> <p class="ql-block">生蚝养殖场。</p> <p class="ql-block">去观看生蚝养殖场。</p> <p class="ql-block">北回归线标志塔。</p> <p class="ql-block">把手机放在地面正冲上面北回归线标志圆孔的地方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天塌下来有大个子顶着,何况这个小球呢</p> <p class="ql-block">双人托。</p> <p class="ql-block">3月23日晚,入住在南澳宾馆。</p> <p class="ql-block">3月24日,我们来到南澳岛大桥附近海域观景。</p> <p class="ql-block">南澳岛的灯塔。</p> <p class="ql-block">木麻黄是木麻黄科木麻黄属的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树皮暗褐色,狭长形条片状脱落。</p><p class="ql-block"> 木麻黄是优良的防风固沙林和农田防护林树种,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广泛种植,形成了绵延漫长的滨海绿篱,对抵御台风、风沙等自然灾害,保护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谷文昌为民造福名垂青史。谷文昌(1915年10月15日-1981年1月30日),原名程栓,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是一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和杰出的领导干部。1952年,谷文昌出任东山县县长,将治理风沙作为政府工作重点,组建“沙荒调研队”,在全县400余座沙丘上展开测绘,绘制出精确的沙丘位置图。1955年,谷文昌担任县委书记后,着手实施造林治沙计划,提出“筑堤拦沙、搬土压沙、种草固沙、造林防沙”等治沙方案,并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地科学推进。1958年3月12日,植树造林运动启动,虽遭遇挫折,但谷文昌带领群众解决种植技术难题,至1964年,实现全县基本绿化,并缓解旱情。</p><p class="ql-block"> 在“文革”期间,谷文昌遭受严厉批判,全家被下放到三明地区宁化县禾口公社红旗大队成为社员,他努力帮助生产队提高生产,使红旗大队亩产显著增加,被群众称为“谷满仓”。1970年7月,谷文昌被任命为隆陂水库总指挥,与民工共同居住在工地,经过一年努力,水库建成,结束了禾口地区的缺水缺电问题。</p><p class="ql-block"> 2009年,谷文昌同志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谷文昌入选“最美奋斗者”个人名单。谷文昌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事,当地老百姓逢年过节是“先祭谷公,后拜祖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双面海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南屿村,是一个以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美丽的海景而闻名的景点。地处东山岛南部,面临东海,背靠青山。它是东海与南海的交汇处,北回归线附近。</p><p class="ql-block">双面海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其独特的双面景观。一面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海浪翻滚,气势磅礴;另一面则是平静如镜的浅水区,海水清澈见底,沙滩洁白如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双面海海域的灯塔。</p> <p class="ql-block">双面海景区一角。</p> <p class="ql-block">在福建漳州市东山县东山岛的福气海鲜大排档用午餐。</p> <p class="ql-block">潮州街头</p> <p class="ql-block">潮州古城里的牌坊。</p> <p class="ql-block">在潮州古城墙上。</p> <p class="ql-block">潮州古城里的老院落。</p> <p class="ql-block">潮州名吃牛肉丸店。</p> <p class="ql-block">潮州古城里的开元寺。潮州开元寺位于潮州市区甘露坊,前身为“荔峰寺”,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是唐玄宗诏令全国挑选十大州郡各建的大寺之一,也是中国现存四大开元古寺之一,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美誉</p><p class="ql-block">建筑格局</p><p class="ql-block">潮州开元寺坐北朝南,院内古木参天,浓荫蔽日,殿堂楼宇之间花木扶疏,盆景争艳,园林环境优雅清幽。寺内建筑有四进,分别为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中轴为照壁、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玉佛楼;东侧为客堂、地藏阁、斋堂、僧舍、不俗精舍、祖堂;西侧为方丈室、观音阁、慧业堂、僧舍、诸天阁,形成庞大的四合院式建筑群,总占地面积11031平方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潮州古城留影。</p> <p class="ql-block">广济门城楼巍峨耸立,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三层歇山顶,飞檐翘角,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城楼下的拱门高大宽阔,可供行人车辆通行,城楼上有“广济楼”三个大字的牌匾,十分醒目。</p><p class="ql-block"> 从侧面可以看到广济门城楼的建筑结构,木石柱相衔接支撑,雕栏画栋,十分精美,城墙上的砖石纹理清晰,充满历史感。</p><p class="ql-block"> 广济门城楼位于韩江边,从远处拍摄,可以看到城楼与韩江的完美结合,江水悠悠,城楼壮丽,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透过广济门洞看到广济桥。</p> <p class="ql-block">在韩江西岸留影。</p><p class="ql-block"> 韩江是东南沿海最重要的河流之一,也是广东省除珠江流域以外的第二大流域,古称员水、鳄溪等。它由梅江和汀江汇合而成,梅江为主流,发源于广东省紫金县上峰(七星嶂)。韩江流域范围涉及广东、福建、江西3省22市县,流域面积约30112平方千米。主要支流包括梅江、汀江、梅潭河、宁江、石窟河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铁牛也称鉎牛,是潮州广济桥上的重要文化景观。</p><p class="ql-block">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洪水将浮桥以东的两座桥墩冲毁,四年后的雍正二年(1724年),潮州知府张自谦倡议绅士捐款修复其中一座桥墩,并为祈求桥墩平安,用生铁铸造了两只镇水鉎牛,分别镇守在江心浮桥两侧的两个桥墩之上。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韩江发大水,东墩鉎牛被洪水冲入江中,虽经多方打捞寻找,仍不见其踪迹,此后便有了“两只铁牛一只溜”的民谣。</p><p class="ql-block"> 1939年,日寇侵入潮州时,西岸第十墩(现为第八墩)遭受日军飞机轰炸,鉎牛的左耳及左角额受损。</p><p class="ql-block"> 1966年“破四旧”,鉎牛被革命小将推倒在地,后移至潮安县房管局空地。1971年,潮安五金电器厂因生产需要,将其敲成碎块回炉熔化。1981年,潮州市委决定恢复广济桥鉎牛,由潮安机械厂负责施工制造。新铸的鉎牛尽量按照照片原样设计,牛头略为翘起,两眼深邃,四足圆墩,威武雄壮。</p><p class="ql-block"> 重铸的鉎牛被安放在广济桥西矶头桥墩迎水一侧,为尊重“二只鉎牛一只溜”的约定俗成,只放置了一只。另一只铸造出来的鉎牛,经打磨后被运到红山(黄田山砚峰)之上的淡浮院,成为淡浮院的一大景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南向北远观广济桥。</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的“过河拆桥”处。</p> <p class="ql-block">潮州古城的北水门。</p> <p class="ql-block">游览广济桥景点。</p> <p class="ql-block">3月24日晚入住在潮州市潮安区的华苑.悦享酒店。</p> <p class="ql-block">10人在潮州街头的沙县小吃店用晚餐。</p> <p class="ql-block">揭阳机场候机厅外观。</p><p class="ql-block">3月25日早晨我们离开酒店,乘船旅游大巴来到揭阳机场候机,我们是旅游团中最先告别广东大地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上午8时,我们山东一行10位游客登上揭阳飞往济南的航班,下午13时30分平安到达各自温馨的家。</p><p class="ql-block">再见了,美丽的广东,再见了同团的朋友们,如果有缘,我们再结伴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