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吃饭的秘密,我们和孩子一起发现!”——奥林幼儿园开展幼儿科学进餐教研活动

🌵一抹阳光🍃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让孩子们在幼儿园吃得健康、吃得快乐,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近期幼儿园围绕“如何更好地支持幼儿进餐”开展研讨活动。活动中,教师们从进餐环境、营养均衡、习惯养成等多维度展开讨论,并针对不同年龄幼儿特点制定科学策略,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p> 一、进餐,原来这么重要!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们通过专业理论结合日常观察,总结出进餐对孩子的四大意义: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 身体加油站:营养均衡的食物是孩子长高、变强壮的“能量密码”。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 小手变灵巧:用勺子、夹菜能锻炼手部协调能力,为将来写字做准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 社交小课堂:学习餐桌礼仪,懂得分享与等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 独立第一步:从自己端碗,自主打餐到整理餐具,每一步都是自信心的积累。</p> 二、破解“吃饭难题”,老师有妙招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针对日常进餐中的常见问题,教师们展开热烈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通过餐前美食介绍,让孩子认识食物的营养,鼓励幼儿“每样尝一点”激发幼儿对美食的兴趣。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小班以儿歌、示范引导正确握勺。中大班通过值日生监督、班级环境教育,提高孩子们自我服务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分龄策略: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托班、小班(2.5-4岁):以趣味化为核心,以各类绘本、儿歌、手指游戏为载体建立进餐仪式感。如绘本《肚子里的小火车》、手指游戏《吃饭歌》。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班(4-5岁):推行“自主打餐+限量添餐”形式,相信其能力,赋予其权利,支持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学会合理搭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班(5-6岁):开展“我是美食播报员”活动,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在生动地讲述中,热爱食物,理解食物与健康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位教师分工协作: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餐前:保育教师规范消毒,主班教师带幼儿进行“闻香猜菜”等感官唤醒活动。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餐中:教师之间相互配合,关注幼儿进食速度、情绪及安全,轻声引导不催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餐后:托、小班在老师引导下学习整理餐具、擦嘴漱口,萌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理意识。中大班开展“我是小小值日生”活动,轮流担任值日生,负责擦拭桌面、清扫地面残渣,在劳动中体会“我是班级小主人”的自豪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三、家园小课堂:您也能做到!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庭进餐小锦囊: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 把选择权还给孩子:准备2-3种蔬菜,让孩子自己决定“先吃哪个”。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 周末和孩子玩“闭眼味觉大挑战”,用舌头认识食物的奇妙。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 仪式感创造好习惯:和孩子一起布置彩虹餐盘,用“每周新食材挑战”保持新鲜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就藏在生活点滴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吃饭从来不是任务,而是孩子们感受生活、获得成长的美好时光。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碗勺交响曲中,吃出健康体魄,吃出探索乐趣,吃出对生活的满满热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