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之旅(副本)

💃闲来没事偷着乐🌺🎉

<h3><b>手机随拍: 💃闲来没事偷着乐🌸 </b></h3><h3><b>配文:💃闲来没事偷着乐🌸</b></h3><h3><b>拍摄地点:内蒙古草原</b></h3> <h1><font color="#39b54a"><b>  源于书本上的天苍苍.夜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生长在祖国大陆最南端的我们,总有一个草原情结,时逢99广场舞第二届草原文化艺术节在呼和浩特举行。我们巾帼队授邀参加,因此我们14位情投意合的姐妹一同相约共圆草原梦。9月6号出发,9月7日飞往呼和浩特白塔机场,8号进入草原,体验骑马,骑马既兴奋又害怕,观看蒙古族马术表演,精彩,震撼不愧为马背上的民族,马是蒙古族的摇篮。下午5点和杨艺,格格老师在草原上跳方阵舞最美草原。晚餐是特色的烤全羊,边吃,边唱,边跳,好不热闹。晚上是篝火晚会,当天入住蒙古包。9号参观美岱召寺,鄂尔多斯康巴什成吉思汗广场。鄂尔多斯康巴什是一座新区,传说中的鬼城,绿化很好,白天很少看见人,马路上只有交警和清洁工,这座新城区特美。下午游影视城。10号进入沙漠,狂玩响沙湾,在沙漠上骑骆驼,坐沙漠火车,索道,探险摩托车,滑沙,缆车,沙雕,各种表演,观看蒙古族婚姻表演,在响沙湾玩最爽的一天。11号参加99广场舞草原歌舞文化艺术节表演。12参观蒙古历史博物馆,下午飞回广州,结束草原开心之旅</b></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b>  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坐落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所在地——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位于“呼包鄂”金三角和“蒙晋陕宁”四省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2016年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b>  历史上的鄂尔多斯,曾经是一个水草丰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富庶之地。成吉思汗西征时,途经鄂尔多斯,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所打动,将这里选为自己的长眠之所。后来因自然气候的变迁、战乱、放垦等原因,这里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康巴什新区是未来鄂尔多斯市的政治文化中心、金融中心、科研教育中心。</b></font></h1> <h1><b>  鄂尔多斯康巴新区是以蒙文化为基础,结合新区其他带状绿地,以及大块绿地,共同形成新区的绿色生态防护网络:抵御风沙,改善城市小气候,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是人工形成,相片中的太阳广场反映成吉思汗西征的大型群雕,可以说,是成陵“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映射,围绕太阳广场周充分地展示了成吉思汗文化。</b></h1> <h1><font color="#b04fbb"><b>  《海纳百川》这座雕塑表现了成吉思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唯才是举,择善而从,在他的身边聚集了畏兀儿人塔塔统阿、契丹人耶律楚材、给予成吉思汗财力支柱的震海等各民族诸多博学多才的志士仁人。这是成吉思汗成功的秘诀,也是他知人善任、雄才大略的真实写照。</b></font></h1> <h1><font color="#ff8a00"><b>  雕塑《草原母亲》中的母亲和成吉思汗居中,左侧站立一儿一女,右侧站立两个儿子。五子象征五只箭,五支箭的故事揭示了“聚之群鸟,胜于散之猛虎”的道理,是蒙古族文化的精髓。</b></font></h1> <h1><b>  《闻名世界》表现崛起于马背上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不怕难险,骁勇善战,以狂飚万里的气势,驰骋疆场,百战不殆,为民族的统一建立了不朽的功绩,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永不言败的象征。</b></h1> <h1><font color="#ff8a00"><b>  每一个去过草原的人都要接受蒙古族隆重的接待礼仪——下马酒。以示草原人民的热情。其饮法是:首先客人左手端乘酒银碗;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弹向天空,称为“敬天”;然后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弹向地面,称为“敬地”;再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向前方平弹,称为“敬祖先”;后双手端碗,一饮而尽(一饮而尽视为对蒙古族主人的尊敬)。</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b>  下马酒是从成吉思汗世代流传下来的。相传,成吉思汗有两件心爱的宝物,一件是象牙做的扳指儿,套在右手大拇指上做射箭时钩弦之用。另一件则是雕花的饮酒杯,喝酒时用。然而,成吉思汗怎么也没想到,他这两件宝物,在一次与他自小结义的兄弟札木合聚时却救了他的命。 </b></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b>  札木合见成吉思汗势力大,就想杀了他,就准备和他合聚时杀了他。成吉思汗在三思熟虑后,终于骑马去了,到了那里,成吉思汗接过来迎宾酒,用扳指一蘸,象牙扳指变了色,成吉思汗耐住火,把酒敬了天,札木合又连敬两杯,都有毒,他大怒,拿出银酒杯来干杯,札木合没办法,只好放弃。就这样,成吉思汗逃过了一劫,下马酒也成为时尚,敬自然三杯酒和下马酒就这样传了下来,这个故事也成为传奇。</b></font></h1> <h1><b>  蒙古族有一个特点,就是离不开马。蒙古人自幼就在马背上成长,马就是蒙古人的摇篮;他们的祖先曾骑着马四处征战,赛马、摔跤、射箭被称作“男儿三艺”。因此,人们把蒙古族称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民族也在马文化的传承中创造更加溢彩流光,同时马也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b></h1> <h1><b>  敖包的历史渊源于蒙古族从古到今崇拜山峰、泉水,不能随便挖土、取石、拔草,保护草地的原貌。历史上蒙古各部又为纪念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雄们而用石头垒成的石堆,也是天葬英灵的地方。敖包里一般存放英雄的遗物。敖包又是草原人们祭天求雨的祭坛,也是驼路的路标。佛教传入后,祭奠活动和宗教活动结合起来,使它在原有祭奠内容上增添了不少宗教色彩。牧人庄严的祭敖包活动,是祈盼平安、风调雨顺和牛羊肥壮。<br></b><b> 红格尔敖包是蒙古最大的敖包,由大小13个敖包组成。红格尔敖包有两个传说,一个是与尽孝道有关,牧民为了救助患病的母亲得到敖包相助。另一个是出征的将士祈求胜利平安。每年的农历5月18日举行祭敖包活动,祭祀敖包时,周围的牧民都会带上祭祀品来,把供品放在敖包前(喇嘛颂经吹法号,焚香点火),牧民们面向主祭,围跪在敖包前,祈求降福,保佑人畜两旺。最后,参加祭祀的人们都要围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b></h1> <h1><font color="#ff8a00"><b>  响沙湾坐落在内蒙古达拉特旗境内库布其沙漠东端,北距草原钢城50公里。响沙湾在蒙语中被称为“布热芒哈”,意思是“带喇叭的沙丘”。响沙湾拥有罕见而神奇的响沙景观、浩瀚的库布其大漠风光、世界第一条沙漠索道、中国最大的骆驼群、中国一流的蒙古民族艺术团及几十种惊险刺激独具沙漠旅游特色的活动项目。</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b>  黄沙漫漫,瀚海茫茫,黄沙将天空染成橙黄色,比暮色淡,比朝阳艳,一行驼队在视线中远远延伸,驮着憧憬,一程一程地在希望中跋涉,穿越青色岁月,在不远不近处消失。</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b>  “烤全羊”是内蒙古一种传统而具有独特风味的宴客佳肴。烤全羊之所以名闻遐迩,除了因为选用的羊肉质好以外,关键在于它有一整套特殊的烤制方法。这种烤羊肉,吃起来酥脆香嫩,肥而不腻,根本不同于别种方法做成的羊肉味道。品尝过这种烤全羊,齿颊久久留香,终身难忘。</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b>  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即蒙古人所称的“格尔斯”。自从有蒙古族以来,人们就开始使用蒙古包。</b></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b>  蒙古汗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式,周围用沙石砌墙;游牧区多为游动式。</b></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