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隐情”

笑对人生

<p class="ql-block">  近日,无意间翻出了四十多年前的一个红皮日记本。这是我1978年春节过后上师范学校报名时,本村(那时候叶大队)一个姑娘送给我的纪念品。因为日记本中记录有我在师范上学时的同学留言、学习心得等,所以,一直被我保留下来。</p><p class="ql-block"> 其实,这个小小的日记本,还承载一段鲜为人知的美好隐情,我也是40年以后,方知这位姑娘的初衷。 </p><p class="ql-block"> 1977年冬,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高中毕业后回乡劳练3年的我,考上了陕西省商洛师范。开学报名的那一天,她从我妹嘴里听说,我当天要去学校报名,就提前到15里外的资峪桥头等我。那里是去县城唯一的必经之路。见面相互问候过后,她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红皮日记本,双手递给我,并说,“恭喜你!终于考上学了,送你一个日记本留念吧。里边写的留言看了不要笑我哟。”我接过日记本,道了谢,她低着头走了。两人就此别过。</p><p class="ql-block"> 日记本扉页有她当时写的“七言诗”,现照抄如下:</p><p class="ql-block"> 花衬青松松更青, </p><p class="ql-block"> 松配红梅梅更红。 </p><p class="ql-block"> 梅迎飞雪花怒放, </p><p class="ql-block"> 松顶风雨傲苍穹。 </p><p class="ql-block"> 愿你思想比梅红, </p><p class="ql-block"> 愿你青春放光明。 </p><p class="ql-block"> 满腔热血献给党, </p><p class="ql-block"> 长征路上步不停。</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高中毕业后在农村当了3年团支书,考上学后,有不少青年男女给我送钢笔、日记本什么的,也没有多想。当时只觉这首诗写的不错,很鼓舞人心。 </p><p class="ql-block"> 直到四十年后,我60岁退休那一年,深秋的一天,我俩偶尔在县城的中心广场相遇,两个花甲之人,见面难免唏嘘不已。聊过数语后,她平静地问我:“当年我给你日记本里写的留言,你真的没理解我的意思?”我当下懵了。 </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俩小学时各自在自己家门口的学校上学。她比我低两级,我上初中时她还念小学。初二后我转到离家较近的邻乡中学上学了。后来我考上了铁峪铺区办高中,我毕业那年,她才去县城上高中。只是在1976年底她从学校毕回到农村,同在一个团支部参加活动,又经常一块排练节目。可我哪知道女孩子的心思呀! </p><p class="ql-block"> 她倒是很直率:“嗨!都过去了。我当时把你比作'松',把我比作‘梅',希望与你共度人生。后来看你考上学了,将来端国家碗,我自己觉得配不上你,就退步了。看来你当时并没意识到。”我一时语塞,竟不知说什么好。她又说:“四十年了,都过去了。咱们都当爷爷、奶奶了。今日给你把埋在心里的话当面说出来,我也释怀了。”我俩互道些珍重的话后便分手了。 </p> <p class="ql-block">  是啊!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一切都过去了。只是这躺在日记本里四十多年的同学“留言”,却使我想起那青葱懵懂的人生岁月,人生有多少个这样的擦肩而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