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上的酸枣熟了(原创小说连载)[十]

任永生

<p class="ql-block">(图片原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二十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村两委会议室里总共来了七个人,除了大爷、王局外,村两委主要由五人组成骨干力量。这打破了以前书记、村长各司其职的格局。在过去,扯皮、推诿、内讧等现象在基层一线普遍存在。在这届村干部选举时,鸿业曾同大爷等人交流过此事,认为要想在思想认识上达成统一,便于今后开展工作,就必须集中权力,建立一个村党委、村委统一的、素质过硬的村委班子。至于其余联队干部,只要在工作上能与村委保持一致,一般保留职务;对于落后者或派系思想严重的,通过工作开导,能用则用,毕竟乡里乡亲的。要平衡内部家族势力,推进全村和谐共进,鸿业心里十分清楚这些工作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鸿业环视一周,见大家都已到齐,便说道:“今天把大家招来,主要讨论这几个问题。希望我们能在思想上统一认识,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尽管提出来,以便推进我们的工作。下面就请王局长和智礼爸把他们二位对于咱们村内现存问题的看法以及建议提出来,大家一起考虑考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大爷将与鸿业和王局三人商量后统一的想法告诉了大家,同时也把这些天村内群众的大多想法反映给众人;王局分析了当前村内各家族之间的现状,并着重提出要整合其中有利于村委工作开展的积极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大家听了二老的话,个别干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都认为这个建议利大于弊,有利于今后的工作,自然表态通过。后续工作中,村委干部将配合大爷、王局开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鸿业见大伙没有异议,接着主持第二项工作安排:“按照镇两委的工作安排,我们村的环境治理虽得到了上级政府的认可,但距离实际需求还差得很远。我们要对村内的道路、百姓的活动场所、垃圾处理场所、绿化标准做详细且长期的规划,必要时我们可以请城建局专家来为我们规划设计。以前的状况必须改变,村内该拆的拆,该建设的建设。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都说说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村内的规划建设可不是件小事,房屋的拆建、道路的拓宽,都会影响到村内部分人的利益。大家听后顿时议论纷纷。有的说可以考虑,有的持反对意见。但归根结底,这是多年来村内工作不彻底,积累下了多处遗留问题。比如农村多年来部分家庭批到新房基地并盖上了新房,旧房基地却依旧保留使用,这种现象极为普遍。村内闲置空地和空房,有的已是残垣断壁,杂草丛生,极大地影响着村貌。村周围新房环绕,道路宽阔整齐,治理相对简单些。要想改变村内面貌,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鸿业心里也知道此事困难重重,而且班子里有两三个骨干也涉及其中。今天把这件事提出来,实际上他自己是铁了心要办的,想看看大家的反映。要办好村内的整体环境,还得先做好内部人员的工作,然后以点带面,逐步推进。这件事虽没征得大家完全同意,但从刚才的讲话中,看到大爷、王局等几个人的眼神,他知道他们还是支持的。不能操之过急……他暗自提醒自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行了,大家不用吵了。关于这件事肯定要办,大家不用质疑我的决心,只是先给大家通个气。因为如何规划咱村内部的环境,我的想法也是我们大家的想法,这其中就涉及我们在座几位的家庭利益。只是让大家会后想一想,我们应兑现竞选干部后的承诺,牢记身为共产党员的责任和职责,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这个事先讨论到这里。下面我们讨论第三个问题。”鸿业打断了大家激烈的谈话,把话题转入村内工作的下一个问题。“第三件事就是我们村的发展问题。前段时间虽开了几次会,跟大家说了开办村农副产品加工厂的事情,这件事情我们必须马上推进。至于前期考察、立项、论证等费用,我和清明先垫付,账先记清楚。只是希望大家在这方面多上点心,投资办厂我们以股份制参与,将我们现有的副产品资源进行深加工,提升增值空间。争取在明年国庆生产出我们的产品,为国家周年献上我们村的大礼,真正让我们的产业兴旺起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干部们都知道鸿业说一不二的作风,也只有低下头来,认真工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最后,鸿业针对这三件事,安排了干部们各自的主要工作。大爷、王局作为村委各项工作的顾问,由此掀起了全村落实政府农村工作的浪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十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清明的婚期已到,依照农村的礼俗,应提前邀请总管、账房、招待等,来完成主家安排的各项事宜。这些人一般在当地农家区域中有威望。清明属于贾家这一家族区,老贾自然早早前来。不一会儿,大爷、王局、鸿业、富祥、赵老四等也来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清明、风云张罗着大家,沏上茶,摆上瓜果、喜糖之类的招待众人。大伙在商量着婚事中所需事项的安排,比如司仪、知客、帮厨、内务、招待、婚房布置等,都延续着当地习俗。老贾自然是这里的主角,和几个人商量人事安排,在一块红纸上写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大爷、王局同清明父母聊着天,整个院内人们分工忙碌着,热闹而有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老贾忙完自己操心张罗的事后,也过来大爷们这边凑个热闹。大爷、王局对视一眼,早已看出老贾的心思,猜测可能是村里工作上遇到了一些麻烦。大爷示意三个人起身,进入清明父母的屋内。老贾把几个堂兄弟的事情告诉了他俩。原来贾家内部的矛盾也很激烈,虽然王局见了贾家老大,谈得很顺利,还召集了老弟兄几个,他们都表示支持村里的工作,让老贾具体负责管理这片的工作。可谁知有两三个堂侄不支持。老贾担心工作开展会有麻烦,心里打起了退堂鼓。二老听后便清楚了缘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院子内帮忙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人们张罗着。有的贴喜字,有的挂灯笼,有的挂彩条......鸿业指挥着大伙,大爷、王局们几个岁数大的在喝着水聊着天。只见积富也在人群中帮忙,大爷指着一位年轻妇女,让她把积富叫了过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爷,你们二老好,贾叔好……”积富小跑过来打着招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你这娃,你爸咋样了,回来也不跟我们说一声。”大爷问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好着呢,手术很成功,估计没几天就能出院了。清明结婚,我让秋月和我妈照看,我回来帮忙。”积富说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积富,快过来把门外的灯笼挂上。”远处扛着梯子的富祥吆喝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有啥事回头说,爷,我先去干活了。”积富扭头跑了过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敬老院的院长同几位年轻随从也来了,鸿业、清明招待他们坐下,风云和几位妇女急忙上前沏茶倒水。院长让随从把一块大红花被子面递给了鸿业,老贾转接过手,安排人写上字,挂在院子里显眼的墙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鸿业哥,敬老院的老人们生活,你、大爷、王局、院长们商量安排,这几天让院长和大家都轻松些,做好饭送过去就是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不用你操心,我们早已安排好了,你忙你的去吧!”鸿业告诉清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院子内帮忙的人越来越多,老贾、鸿业安排着帮忙的乡邻。这样的场景在富有乡土气息的农村十分普遍,而在清明的婚事操办上,显得格外融洽。贾、赵、尉、卢几大村内的家族都有人前来帮忙,打破了以往家族之间互不来往的格局。也难怪大爷、鸿业说在清明婚事操办上“有文章”要做,和睦、和谐、共荣、同赢的时机也许真的到来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鸿业书记,快、快、快,不好了,你赶紧去说和说和,刚刚我家二娃被矿山执法队带走了,你无论如何也要帮帮忙。”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老贾的三堂兄。大伙纷纷围了上去,议论纷纷:有的说是报应,自找的;有的说人品不好,钱烧的祸水;有的说横霸村里这么多年,早该办了。反正从众人的口中便能知晓二娃这个人的德行。这个二娃正是老贾反应的几个侄子中带头的那个,也就是百姓口中的“混混”。前些年靠山贩卖煤炭挣了些钱,手下有一帮社会上的闲散人员,靠威逼、利诱村干部,以一万元承包了村内荒山五十年,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上访告状多次都无果,他用金钱买通了关系。再加上用下三滥的手段逼迫个别上访群众,在村内干部选举中也想参选,可是人气不行,也只好放弃。这几年钻国家政策的空子,办了个石料开采加工厂,由于环保不达标,上级叫停了多次,这次恐怕是凶多吉少,关停并恢复环境势在必行。鸿业在政府开会时,政府工作人员多次提及此事,鸿业心里十分清楚。听到大家的纷纷议论,二娃爸也十分狼狈,有这样的儿子,虽有钱却不仁,可谓是贾门的不幸。考虑到老头的感受,而且他是本村村民,虽然以前两家不往来,但现在自己肩负村民赋予的职责,不管也不行。毕竟大家是相亲的乡邻,凡事要往好的方向去考虑,只要有利于村内民众的团结,有利于村民的发展就必须去做。即使群众对二娃这个人看法极差,也要努力挽救,求大同,存小异,慢慢引导他走向正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大家都静一静吧。虽然二娃这些年在大家心中形象不咋样,但他毕竟是咱村人,做事有些出格。如今二娃爸老人家亲自求我们村委,我们应尽最大力量同上级协商。问题既然出了,那就要解决。同时也希望大叔(二娃爸)、老贾叔多劝导二娃,以后不要再乱来,现在是讲法制的社会,以前那一套完全行不通了。这不,今天来清明这里帮忙的,我们这几大家族不都来了吗?和和美美,打破了以往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这多好啊。”大家听着纷纷点头称是。“你们大伙忙,我和二娃爸去打听打听情况,能解决的事一定尽力去办!”鸿业回头叫清明过来,同大爷、王局、老贾交流了一番,随后便同二娃爸驱车直奔县城去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今天是阴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也是老年节。清明家的院子内外一大早就热闹了起来。吃早面、午席是多年延续的民间习惯。人们有序地排着队,拿着碗筷吃着刚刚开锅煮熟的臊子面,谈笑着家常。院内音响播放着欢快的音乐,人们的交流声也随之抬高了嗓门。大爷、王局、老贾、清明父母等年长者围坐在院内摆放的桌旁,吃着小辈们端来的面食,欢喜的心情溢于言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清明、鸿业、老贾、福祥、积富等人商量着婚礼中的细节,一切都围绕着清明婚礼的大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按照当地的风俗,迎亲接亲是件重要大事,领队的人既要有身份,还要懂礼节。鸿业同老贾商量,让大爷和王局二老出面,况且大爷也是媒公,二老当然没有意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村内老年乐队的伴奏下,迎亲的队伍有序地开拔出发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里有人可能会问,清明迎亲是否到风云家?其实不然,当初考虑到这个情况,早早提前几天就把风云一家人接了过来,安排到了东岭山庄,作为风云的娘家出嫁基地。王局自然是娘家的人,让王局参与其中,大家心里自然明白了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位老将出马,迎亲的队伍排起长长的一排,走向东岭山庄,敲着洋鼓,吹着号,放着鞭炮,好一番热闹景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秋高气爽,苹果随着昼夜温差的变化,自然着色,由青变红。地头的小路旁堆满了各家的苹果,人们开始一颗颗地挑选、分类、包装入箱。清明领着商家谈好价格后,一件件装上车,发往外省各地。今年的价格由于合作社统一管理,老贾在这方面管理得很到位,大家依次轮流摘果、选果、装车,数量由合作社统一登记结算,比起往年的零乱状况好了许多。可是价格却一直上不去,老贾心里盘算着,闷闷地吸着烟,坐在堰头看着大伙。清明望着老贾,心里也在想着价格的问题。他考虑到这是季节性的东西,如果要自己保存,合伙建个冷鲜库,大家是否会同意呢?这只是来年的事,今年也只能这样了。他走向老贾问道:“叔,你在想啥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你这娃,我想啥你怎么知道?”老贾问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是苹果的事,价格的事吧?”老贾用手指着清明笑了起来。“你这娃,叔的心思你还真知道。咱们大伙一年就靠它赚钱,现在价格比起城里相差很大,人家超市卖七八块一斤,而咱们卖给中间商,人家批发赚的都比咱们多。这么一大片果园,上百万斤苹果,不尽快处理,就难办了。要是有个库储存起来该多好。”“您也有这个想法?叔。我也在想这个事,只是要把这个想法让大伙知道,变成大家的想法。咱们建个冷鲜库,价格的问题咱们就能自己做主。我每年也储存,只是租用别人的库。你把这想法告诉大伙,商议一下,我同鸿业书记商量商量。如果可行,咱们征用块地,再向农商行借些辅助资金,大家再集资一部分,按股投入,然后分取利润。”“好吧,我给大伙说说。如果行,今冬就可以办,明年咱们就能用上了。到时候大伙也不着急出售了,有你在市里的推销点,咱们都放心。我晚上就召集他们,尽快落实,然后告诉你。其它的事就要靠你了。”“好吧,就这么定了。我随时都可以,你帮大伙忙着吧?我这去找鸿业,看看他有什么看法?”清明说完,告别了老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是啊,这些年农村的销售机制不健全,农民的思想不统一,农产品成熟季节任人宰割的事情时有发生。掌握销售权,把主宰价格的砝码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正确的抉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