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11608083</p> <p class="ql-block">3月6日上午八点半,我们离开汕头前往南澳岛,开到东海岸的时候,我们下车在海边玩了一会儿, 乘车前往南澳岛大桥。南澳大桥西起汕头市澄海区莱芜围,上跨后江湾海峡,东至南澳岛环岛高速路入口;线路全长11.08千米,全桥长9.342千米。</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桥东的凤屿岛上,岛上建有航标灯、中继塔、简单码头,长山尾启航公园。我们在岛上玩了一个小时,就乘车前往总兵府,总兵府是明清时代的称呼,总兵府为军事指挥机,南澳总兵府位于深澳镇。</p><p class="ql-block">明清两朝重海防,南澳总镇国门保。</p><p class="ql-block">现今虽成旅游地,唤醒国人重国防!</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6日上午</p> <p class="ql-block">总兵府是明清时代的称呼,总兵府为军事指挥机关。总兵府是南澳总兵的衙署,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深澳镇大衙口。兵府署居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深澳城正中。建成了全国第一座海防史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自明万历三年(1575年)诏设南澳副总兵至1911年清王朝终结的336年之中,计有总兵、副总兵被委南澳镇者将近200人。其中最负盛名的仍数民族英雄郑成功。</p> <p class="ql-block">总兵府内收集有明、清名人的墨宝碑刻,其中最为珍贵的是港约、税务碑刻,并有鸦片战争期间制造用于抗英的八千斤和六千斤大炮两座。</p> <p class="ql-block">南澳地理位置重要,为漳潮锁钥、东南门户。朝廷为抵御倭夷侵扰,打击海寇劫掠,1575年,明朝特设立“闽粤南澳镇”。“镇”是明清军队建制单位,南澳总兵是正二品大员,负责闽粤交界海面军务。康熙收复台湾后,南澳总兵还分批轮流参与守卫台湾、澎湖、淡水,三年一班,前后历二百余年。明清两朝共有177任,计167名总兵、副总兵驻守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在总兵府前,有两棵榕树,左边一棵为“郑成功招兵树”。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在该树下张榜招兵收复台湾,古榕历400多年仍苍劲挺拔,枝繁叶茂,树高20米,主干环围13.5米,树冠直径30多米,基部盘根错节,崎岖凹凸,扁平处如战舰乘风破浪,起突处又象稳立于地面的指挥亭,令观者拍手叫绝。</p> <p class="ql-block">明朝以来,坐落在粤、台、闽三省交界海面的南澳岛,位于汕头市至香港、台湾高雄主航道之间,是东南沿海一带通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享有“海上互市”的美称。南澳县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而南澳总兵府,不仅是全中国唯一的海岛总兵府,而且对与台湾合作发展意义深远。</p> <p class="ql-block">南澳地理位置重要,为漳潮锁钥、东南门户。朝廷为抵御倭夷侵扰,打击海寇劫掠,1575年,明朝特设立“闽粤南澳镇”。“镇”是明清军队建制单位,南澳总兵是正二品大员,负责闽粤交界海面军务。康熙收复台湾后,南澳总兵还分批轮流参与守卫台湾、澎湖、淡水,三年一班,前后历二百余年。明清两朝共有177任,计167名总兵、副总兵驻守在这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