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上的天路

风吹云袖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路之险,大桥之奇,中国桥梁界的璀璨明珠,湘西矮寨大桥。云端上的天路,是世界首创无桥墩、无支架的悬索桥,世界山区悬索桥的典范。位于中国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吉首市矮寨镇。用时5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耗资15个亿,</span>2007年10月28日动工,2012年3月31日建成通车。线路全长1779米,主桥全长1414米,‌主跨1176米,‌桥面到峡谷底部的高差355米,‌桥面宽度为24.5米,‌桥面上层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下层供人行观光通道。大桥周边是陡峭的山谷,跨越德夯大峡谷的险要地势,解决了湘川公路“十三道弯”的交通瓶颈,实现了地理阻隔的突破。</p><p class="ql-block">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中国基建狂魔创造了四个世界第一:</p><p class="ql-block">1.世界最高的通行车辆桥隧‌,</p><p class="ql-block">2.‌世界最长的公路悬索桥,</p><p class="ql-block">3.‌世界首座塔与梁完全分离的大桥,</p><p class="ql-block">4.‌世界最高的桥梁隧道洞口。</p><p class="ql-block">矮寨大桥,天堑变通途。整座大桥仿佛悬浮在云雾之上,大桥时隐时现腾云驾雾高于天际,蔚为壮观,被誉为云端上的天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悬崖动车破云穿 峻岭崇山映眼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峭壁千寻腾雾绕 铁轮万里逐风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惊心画卷开新景 入目宏图绘锦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科技神威惊四海 征程一路向明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通往矮寨大桥的矮寨盘山公路。修筑于水平距离不足100米,垂直高度440米、坡度为70-90度的大小斜坡上。在八年抗战中,是通向西南大后方的惟一通道,曾担负过伟大的历史使命。</p><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矮寨大桥的“开路先锋”铜像是为了纪念在修建湘川公路矮寨坡路段中牺牲的建设者而铸造的。‌湘川公路矮寨坡路段于1936年开始修建,由于地势险峻、工作条件恶劣,许多建设者在施工过程中不幸牺牲。为了纪念这些英勇的“开路先锋”,铸造了“开路先锋”铜像和湘川公路死事员工纪念碑,并将其安置在路侧‌。</p> <p class="ql-block">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就在湘西,它除了是苗族和土家族的聚居地之外,还有一条鲜为人知的神秘峡谷,当地人称之为德夯大峡谷。夯大峡谷峡谷谷底有一个苗族村寨,四周都被高耸入云的大山包围着,从山顶往下看寨子特别矮,固被人们称作矮寨。以前离它最近的县城一个是湘西州的首府吉首,另一个就是边城所在的花垣县。而要去花垣县得爬过三百多米的悬崖峭壁,相当于一百层楼的高度。直到1936年矮寨才迎来第一条公路湘川公路,它的起点为怀化沅陵县,途经芦溪、矮寨等地,最终到达边城,全程一百八十七公里。</p><p class="ql-block">位于湖南的吉首矮寨盘山公路,仅6公里的路程,修建时却牺牲了200人。其垂直高度440米,坡度却超过了70度。出动2千多人,耗时7个月才修建完成。因为坡陡,从谷底到山顶不到一公里的直线距离,却修建了二十六截路面,它们首尾相连呈之字形,就像压缩弹簧一样,山下还建造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座立交桥。</p><p class="ql-block">湘川公路自一九三六年修通后,就是西南地区一条重要交通要道,后来更名为319国道。上世纪六十年代从北方到南方的209国道也修到了矮寨,四面八方的车都汇集到了矮寨盘山公路,这条路繁忙起来,平均每天的车流量就超过了上万辆,司机在这堵上五六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如果碰到节假日,他们还有可能在半山腰上过夜。 这种交通条件严重制约了矮寨、吉首甚至整个湘西的经济发展。</p><p class="ql-block">2007年根据国家战略部署,重庆到长沙的渝湘高速开始动工建设,该线路进入湖南境内后,首先要穿过边城,再经过吉首、常德,最后到达长沙。其中地质复杂的矮寨是必经之路,为给司机让出足够的转弯空间,交警把执勤台从路面移到悬崖边的木板上,这一幕就发生在拥有13道急弯的矮寨盘山公路上,因此矮寨也成为新建高速的必经之处。</p><p class="ql-block">但由于德夯大峡谷整体呈V字型,两岸坡度在七十度到九十度之间,最陡的地方崖面就好像被斧头劈过一样垂直而立,峡谷平均谷深超过了三百米,两岸跨度最小的也有千米以上。</p><p class="ql-block">因此工程师在修建渝湘高速矮寨路段时,最初的方案是在峡谷底部修建隧道,然而隧道施工会面临两个关键问题,是从峡谷底部打隧道,在大面积开挖山体的同时还会破坏内部的水系;另一个问题就是成本高,经设计人员估算,仅两三公里的隧道一年的运营维护成本就要上千万,更别说十几公里的特长隧道了。最终他们选择用桥梁来跨越德夯大峡谷,也就是历时5年耗资14亿建造的矮寨悬索大桥。</p><p class="ql-block">工程师查看德夯峡谷俯视图时发现它是上宽下细的狭长条状,整条线上最细地方就是矮寨镇中心。在此之前,保持世界跨峡谷悬索桥最长记录的是位于贵州的坝陵河特大悬索桥,其跨境达到了1088米,而德航峡谷最窄的地方比它还要长80多米。建造大跨度桥梁时,一般需要在两头嵌入锚来支撑受力后桥的弯曲形状,使力向侧面移动,悬索桥也是依靠两岸的锚旋和索塔通过缆索支撑整个桥面的,因此工程师首先需要解决的是锚设置问题。但峡谷地势险峻,而且还是喀斯特地貌,沿山有许多隐藏的洞穴和裂缝,他们经过勘察最终决定修建隧道锚说简单点就是在山体内部开凿一个隧道,再把上百根钢缆固定在隧道尽头,就像在山体里浇筑一个巨大的膨胀螺钉,把钢缆拴在上面,从而利用整座山的力量支撑起桥面的巨大拉力。为保证桥梁有足够的承载力,工程师在桥塔上架设了两条直径超过1米的主缆,其重量甚至超过了6000吨。为将它们架设成功,施工队在国内首度动用了氢气飞艇,仅5分钟就将一根细的先导索运送到1000多米的对岸,两个索塔也因此被联系起上来了。如可在300米高的峡谷上空没有任何支撑的情况下架起桥面,这又是中国又一大建筑奇迹。</p><p class="ql-block">在此之前,工人架设桥面的方法大概有两种,就是把材料用船运到桥底下,再用吊机吊上去,但是矮寨大桥下面是355米高的峡谷,这种方法显然不可能实现。另一种是把吊车开到桥面,从两岸往中间拼接,但这种方案必须要在空中完成拼装,而钢桁梁的散件又很多,下方就是川流不息的盘山公路和人口密集的矮寨镇,一颗螺丝钉掉下去的速度将达到每小时300公里,其威力比子弹都要厉害。工程师灵光一闪,创新的使用了轨索滑移法,在两根重达6000吨的主缆架设完城后,他们利用吊索和吊鞍让小车在钢丝绳做成的轨索上移动,然后将钢梁从两岸吊到桥的中间再进行拼装,简单来说就是让钢桁梁以坐缆车的方法滑到预定位置,再用大型螺栓进行固定。如此反复直至大桥合拢。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困难重重,每段钢梁的重量超过了200吨,工程师无法将钢桁梁整体运送到山顶,只能拆成几吨至十几吨的小型构件,再一段一段通过6公里的盘山公路运到施工地点。安装钢桁梁时如果摆动过大,很大可能会发生无法预料的灾难性事件,因此一旦风速超过6级,吊装就得停止。最终经过5年的不间断施工,2012年矮寨大桥正式通车。</p><p class="ql-block">大桥的建成极大改善了沿线数十个乡镇的交通出行条件,过去从吉首岸到茶峒岸仅六公里的路程需要两三个小时,大桥通车后只需几分钟,现在平均每年有超过40万游客来此打卡。矮寨大桥也因此成为了4A级景区,甚至被媒体誉为"世界上最美的桥。</p> <p class="ql-block"> 2025.2拍摄于</p><p class="ql-block"> 湖南湘西吉首矮寨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