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古城古韵风华

悠悠者(石晨燕)

<p class="ql-block">  三月五日,我们在金花(当地不称导游,对女士称为金花;男士称为阿鹏)的带领下,来到背倚苍山十九峰,面朝洱海万顷碧波的大理古城。</p> <p class="ql-block">  追溯历史,公元 738 年唐朝时期建立南诏国,定都太和城(今大理太和村),始建南北两道城墙,形成 "九街十八巷" 雏形。于 937 年建大理国,成为西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核心枢纽。明代洪武1382年重新筑城,形成现存古城的基本格局,成为中原汉文化浸润到西南的桥头堡,文庙等建筑群的建立,使儒释道文化与本土教共融。1982 年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p><p class="ql-block"> 穿过巍峨的南城门,乘坐观光车沿着城区的主要街道穿行。这座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的城池,至今仍完整保留着棋盘式街巷格局,古朴的街巷两旁那些保存完好的古式建筑,布局紧凑,设计精巧。典型的 "三坊一照壁" 院落中,照壁上山水花鸟的彩绘与飞檐下的木雕相映成趣。街边白族特色小吃店和各种商品店铺,琳琅满目,吸引着如织的游客前往观光。此情此景勾勒出大理古城的千年风韵。</p> <p class="ql-block">  我漫步在洪武年间铺设的青石板路上,这里每一块石板都承载着岁月的沧桑;路边的每一处建筑都诉说着往昔的辉煌,现代的活力赋予它们新的生机,使我感受到大理居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  典型的白族院落里,彩绘照壁上的金鸡啼鸣,屋檐下的瓦猫正吞吐祥瑞,守护着"三滴水"门楼的百年风雨。</p> <p class="ql-block">  洋人街这条充满异国情调的街道上,白族传统建筑与西式咖啡馆、商品店铺和谐共存。从这里望去,整条街道尽收眼底,人来人往、熙熙攘攘。</p> <p class="ql-block">  大理古城中从南诏国时期的遗址到明代城墙遗迹,这些历史文化遗迹见证了大理古城的历史变迁,不同时代的文化结构在此叠加、融合,使这座古城成为解读西南边疆史的立体符号。</p> <p class="ql-block">  我感悟道,这座古城就像一本厚重的史书,写着永不褪色的白族密码。斑驳的城砖中镌刻着茶马古道的记忆;市井烟火间升腾着南诏文明的余韵。我的所见所闻只是其中的一个篇章,这种传统与现代共生的文化典籍,让我触摸到和谐、文明、传承的脉络,大理古城魅力无限,必将充满永恒的活力和生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年3月29日完稿于天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