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锅炉》

小四子

<p class="ql-block">《烧锅炉》</p><p class="ql-block"> 当兵时烧锅炉的往事已经过去半个世纪,现如今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军部大礼堂落成不到一年,旁边四层楼的招待所也刚刚盖完,开始运营就迎来第一个冬天的取暖季,北方的冬天从11月即北风呼啸寒气逼人一直会延续到来年的3-4月份。</p><p class="ql-block"> 我们侦察连营房和招待所一墙之隔,上级把烧锅炉的任务交给连里,我们班承担 —— 我和班长一起值夜班烧锅炉从晚上八点到早上八点。</p><p class="ql-block"> 烧锅炉对我来说是一窍不通的门外汉,但任务交给我们那就必须完成;好在有地方专业司炉工带我们,边干边学两天我们就可以独立工作了。</p><p class="ql-block"> 有三层楼高房顶的锅炉房里是一台卧式锅炉约五、六米长高三米多靠近锅炉房东墙置放,锅炉后尾部上的黑色烟囱直径约50厘米,伸向高高的房顶外,烟囱在室外的顶部和大多数锅炉房烟囱一样 ——— 焊接着一个类似雨伞式的小遮亭,一点火启动锅炉黑烟滚滚冒出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每天我们交接班后即检查工作状态 ——— 看锅炉压力表、看水温表、看水质加盐、看炉膛燃烧状态。</p><p class="ql-block"> 接着备煤我推着两个橡胶轮子的铁皮斗小推车从锅炉房外不远处的煤堆铲上二、三车倒在锅炉旁边里以备一夜之需,我们烧的都是烟煤碎石样细煤。</p><p class="ql-block"> 锅炉燃烧🔥正常工作后最主要任务通过观察窗还是不断加煤添火,让锅炉始终处于一个正常温度状态保持供暖的持续性。我最频繁的动作就是脚踏铁板在自动打开的炉膛门口添煤,刚开始的时候炉膛门一打开“轰”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眼睛都不敢看感觉火都烧🔥到身上的感觉,我迅即把厚厚一铁铲煤一下子就甩悶进大炉膛里,一下子就把炉膛的火压死灭了一大块,班长笑着说你这样子添加煤不行影响燃烧、影响温度、煤还无法烧透………</p><p class="ql-block"> 如何把一铁锹煤均匀地添撒在整个炉膛里,让炉膛里的火均衡燃烧,又能够让煤烧透少出煤渣,这就要反复练习把握好 ——— 手握煤铁锹铲的力度和最后把铲锹里煤的分散均匀撒轻出去 ——— 类似渔民撒渔网的效果,让煤铲里的煤薄薄地一层落在炉膛里面。通过无数次地往炉膛里挥铁锹撒送碎煤我慢慢逐步掌握了这一技巧,每次用方头铲煤铁锹不要满煤锹太多,仅仅是二分之一略少一点的量,让煤在铁锹里铺平约有2-3公分的厚度即可,在往炉膛里挥送瞬间高抬锹头,特别是最后煤锹剩下一点点煤时手腕有一个小小的往回收敛(即缩回)的动作,铁锹头稍微往上翘一点,撒出去煤十分均匀落下,此时我会看到整个炉膛里的火焰在我挥铲送加的一锹铲煤一刹那火焰🔥格外旺盛!无数次挥煤铲添加煤的实践终于让炉膛燃烧达到最佳效果,如同一个熟练的司炉工。</p><p class="ql-block"> 夜班到凌晨两点我和班长去隔壁水房看水表,水池约5米长3米宽深1米左右,我倆抬一麻袋工业盐打开往水池里倒入1/3左右并且用大铁锹搅拌让盐充分溶解,盐用于软化水,加盐据说有利于暖气管的水流动不容易出垢,有时候我一人去加盐通常一班加二到三次。</p><p class="ql-block"> 水房是半间房没有灯很黑仅一个50公分见方小窗户,对面半间是我们休息地方,一盏灯一个小桌子两旁各有一木板床,工作间隙会坐或躺歇片刻。</p><p class="ql-block"> 夜班用餐是从连队食堂带来的凉馒头和咸菜或者挂面用锅炉房的电炉煮一下吃。有一次我发现和锅炉房一墙之隔的地方是招待所食堂后厨,深夜二点我跳下锅炉房的窗户沿着围墙往前走30多米即是后厨,再看有窗户虚掩没有关死我兴奋地拉开窗户爬上去,漆黑的夜晚借着月色一点亮搜寻着后厨台案板上都有什么好东西,发现浸泡的黑木耳抓一把海米笋干再抓,还有大瓦罐里的冻猪油蒯一大块,真是喜出望外离开时发现有大白菜 ……………满载而归!回来班长看到也喜上眉梢乐滋滋地问“怎么会有这么多东西”?我说那里窗户开着呢!接着我马上用电炉(就是那种防火砖材料制的圆盘形状凹槽里电炉丝800瓦)放上铁锅再放猪油炒木耳大白菜🥬—— 油光锃亮的大白菜香味扑鼻…………有时候煮挂面再去后厨找鸡蛋也会如愿以偿………遗憾的是没有发现肉类。那时候连队伙食每人每天伙食费0.46人民币训练、劳动消耗大但缺油少肉,这时候能够吃上小锅猪油炒大白菜实在是难得、很幸福啊!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一阵子,后来听人说后厨人抱怨奇怪泡的东西材料总是少,他们哪里晓得也无法知道在夜深人静有人拿走………我每次去也是心惊肉跳地慌慌张张匆匆忙忙跳上跳下………不敢用手电筒照生怕被发现有人来………抓一个现形,哈哈哈!</p><p class="ql-block"> 吃完夜宵大概二点半我们就开始封炉膛了,关了鼓风机闸盒用水搅拌好煤后把湿煤送进炉膛盖在弱火煤块上,整个炉膛里仅仅四周留下一圈弱明火,炉子处于低温状态。</p><p class="ql-block"> 这时候我们在板床上可以休息一下打个短觉有两个多小时直到5点前再开炉膛。</p><p class="ql-block"> 班长姓陆来自上海郊区,72年“走后门”的兵,比我大三岁属兔,身材比我高一点宽背厚胸很壮实,力气比我大许多,走起路来是外八字但步伐稳健,一看就是一个干活的好手!他性格温和脾气慢、话不多讲一口上海普通话让人感觉很洋气,一张圆脸庞笑起来露一口洁白的牙齿有似婴儿脸的样子,我们还很聊得来!毕竟都是“后门来”的城市兵。我们一起搭档烧锅炉有四、五个月,朝夕相处。但第二年他即退伍离开部队………</p><p class="ql-block"> 早晨5点前我们再次打开鼓风机的闸盒,在炉膛口各拿一个长铁炉勾捅开封炉的大煤块,只见炉火轰一下再次燃烧起来,有杂质无法燃烧板結的煤块我用勾子直接勾出炉膛落在地上。此时我再次用煤铲往撒煤炉膛里撒煤,锅炉恢复正常工作状态,此时的我们灰头土脸鼻孔里都是黑色,下一班里来接班的人一到我们俩人就可以交接班然后去招待所洗澡,劳累一夜回到宿舍困意袭来一倒下就睡到下午五点多在连队食堂吃晚饭后,等待又一个夜班的来临………</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天早晨从锅炉房下班,在招待所洗完澡走廊里听到哀乐声音别人告诉我周总理去世了!令我十分震惊不敢相信是真的,我手里握着毛巾站在原地愣了好几分钟,没有缓过劲儿感觉天要塌下来了……</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 笔者当兵在七十年代。</p><p class="ql-block"> 火热的部队生活中 ——— 烧锅炉仅是我五十年前当兵岁月里曾经的小插曲 ——— 初春插秧、三夏收割、砖窑烧炉、放牧饲养等还有许多充满苦与乐的工作经历和美好的快乐时光,当兵大熔炉里的磨练是我人生中最璀璨的美好时光,它将永远伴随着我走向祖国改革开放繁荣昌盛的最美好时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伟建 乙巳二月二十九于北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