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归(二)三江侗乡 程阳八寨

愚老实: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1日下午,我们来到位于桂、黔、湘三省交界的广西柳州市三江——中国唯一的侗族自治县。一下“三江南”高速路口,便有一座崭新的木构鼓楼闯入视野,给人以心灵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鼓楼旁耸立的侗族特色的木质吊脚楼十分精致美观!原来这是木结构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的所在。</p> 集团公司大门特色鲜明。 接近三江城区的时候,驾车越过三江龙吉风雨桥。 此桥的特色是在桥上建三座多重檐尖顶空心塔楼,人车都需从中穿过。 县城中心繁华地段的三江风雨桥,是一座名声大噪的廊桥。这是桥的南头。 桥北头西侧是县教育局,门口建筑得很有民族特色。我们就下榻在教育局北面的城市精品酒店。 围绕着三江风雨桥,我们认真地欣赏这座久负盛名的建筑。 桥北侧路边竖立着一座装饰古朴典雅的石壁,即“万古流芳功德碑廊“。 <p class="ql-block">据资料介绍,三江风雨桥位于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浔江河上,始建于2008年,2010年12月底竣工。桥的下半部分为钢筋混凝土月牙形单桥拱,上半部分为具有侗族特色的木构廊桥。全桥长398米,宽18米,有7个桥亭,最高一亭为八角十二层重檐,双叠攒尖顶,高18.18米。建桥用材1800多立方米,耗资4600万元,由三江县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集资。三江风雨桥其长度和规模均为世界之最,堪称世界第一风雨桥。</p> <p class="ql-block">桥下一窥。</p> <p class="ql-block">人行道上的龙型装饰。</p> <p class="ql-block">“桂林山水甲天下,侗族风情看三江。”以鼓楼、风雨桥、侗族民居等木制建筑艺术闻名世界的三江侗族自治县,拥有中国最完好、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侗族建筑群,全县境内共有侗族风雨桥一百零八座,鼓楼一百五十九座,还有大量的侗族民居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三江侗族自治县号称“百节之乡”。正月十五斗牛节、三月初三花炮节、八月十五赶坡会、九月初九新禾节以及十一月二十二日的冬节等富有侗族风情的节令接踵而来,“百家宴”上惊天动地的酒令,从年初行到年尾;三江侗族自治县“侗不离酸”,侗族民间的酸鱼、酸鸭、酸猪肉以及各种酸蔬菜、打油茶等独特的饮食文化,令人魂牵梦绕。此外,侗族大歌、侗琵琶、芦笙舞、多椰文化和萨文化等民间文化,源远流长。</p> 日暮中的三江风雨桥。 三江风雨桥畔留个影。 <p class="ql-block">此桥设计为中间双向两车道,通行车辆;左右各设长廊木板铺路,为人行通道。</p> 风雨桥头龟背石,孩童爬得光溜溜。 三江县城区夜色。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我们前往月也侗乡大寨游览。首先到达福禄寺。</p> 步入三江旅游集散中心门楼。 <p class="ql-block">沿上坡路可见中国月也侗寨大门,门前左右竖立的不是石狮子,而是一对雄健的大水牛。</p> <p class="ql-block">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在这里传承发展,侗族工匠身怀绝技,他们不用图纸、不用铁钉,代代构造的古老侗寨,走过风雨,历经千年仍然向世人展示最华丽的身姿。</p> <p class="ql-block">侗寨里商业化氛围较浓郁,售卖的土特产品琳琅满目。</p> <p class="ql-block">大寨之中有一座巨大的围屋,木质结构,雕梁画栋,恢宏大气,十分壮观。</p> 围屋全景。 围屋左侧是一片民宿和餐吧。 站在这里摄影留念。 <p class="ql-block">这片建筑后面是一座石山和人造景观。</p> 中国侗城,广场前的牌坊是一个牛头样式的装饰,别致得很。 <p class="ql-block">侗城实际是一座斗牛场,斗牛是侗族人十分喜欢的一项竞技活动。看斗牛是要收门票的,我们来得早了,还没有开门。</p> 侗城门前的斗牛雕塑。 <p class="ql-block">站在侗城斗牛广场上,沾染一点儿牛气。</p> <p class="ql-block">下山来,停车场的马路对面,远远地可见一座高耸的鼓楼。</p> <p class="ql-block">这便是著名的三江鼓楼了。</p> <p class="ql-block">多耶(鼓楼)广场门楼两侧伸展出长长的连廊,就像鼓楼巨人张开双臂,想要热情地拥抱远方的来客。</p> 高耸刺破天的独柱鼓楼。 三江鼓楼。 透过园中绿树的鼓楼更加好看。 <p class="ql-block">多耶(鼓楼)广场前的风雨长廊。我们离开这里,前往16公里之外的程阳八寨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程阳八寨景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相传在大约700年前,程姓和阳姓两家人来到这里,建立了八个自然村寨,形成了程阳八寨的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村寨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程阳八寨景区。</p> <p class="ql-block">程阳八寨景区位于三江县林溪镇境内,由马鞍、平寨、岩寨、平坦、懂寨、大寨、平铺、吉昌八个自然村寨组成,上万侗族人世居于此,创造了丰富多彩、灿烂辉煌的侗族文化。目前,只有马鞍、平寨、岩寨三个侗寨通行旅游车。</p> <p class="ql-block">程阳八寨景区先后荣获“首批中国景观村落”“全国旅游名村名镇”“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中国最美乡村示范村”“乡村振兴·优秀示范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壮观村落”“全国旅游名镇”“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称号。进入景区后的侗族风格宣传装饰画。</p> 进入景区后的侗寨楼房。 寨子中侗族男女歌舞和劳作场景的塑像。 侗寨沿着山沟中的蜿蜒河道而建,河上廊桥和寨中鼓楼当然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典型标志。 <p class="ql-block">近处的茶园和油菜花田黄绿颜色鲜明,远处的青山翠柏中多层次的吊脚楼彰显出侗乡的民族韵味。</p> 我们乘坐的景区公交车到此下车,开始步行参观游览。 三江侗画博物馆。 博物馆中展出的侗族农民画作品。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原生态自然古村落景观,被称为“世界楼桥之乡”。郭沫若先生为程阳永济桥题诗“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四寻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赞誉其集桥、廊、亭于一体,合实用、审美、信仰于一身,是侗乡造型最美、传颂最多、民族特色最浓郁的风雨桥。</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独特的侗民族社区型景区,是侗族文化活态博物馆。从年初到年末接踵而来的民族传统节日、繁多的仪式,是人们交流的平台,也是释放身心的重要方式。程阳八寨侗族集体婚礼传承百年,送新娘仪式盛大隆重、神秘壮观。大年三十夜接新娘、初一新娘挑水、初二新郎摆酒、初三新娘回门、初五抢花炮等,浓郁的侗族风俗吸引南来北往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这里,如果没有导游员带路,仅仅靠路标也照样容易迷路。</p> <p class="ql-block">景区的女导游员带领我们游览,还饶有兴趣地教授我们侗族的语言。汉语的音调有四声,可是侗语的音调多达23声,好像音乐,很难学会。</p> <p class="ql-block">这里,保存古老的农耕文化习俗。程阳八寨村民依其生境,从事稻作农耕,糯稻产品盛名在外;农作之余,林木栽培、捞鱼捕虾,侗寨生活生机盎然,充满山野气息;纺纱织布是侗寨妇女必备技能,侗布、侗锦图案丰富、灵秀雅致,2008年侗锦织造技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p> <p class="ql-block">这里,遵守古老而独特的处事方式。侗乡八寨人内敛、朴实、率真,以“侗款”传承规范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寨民尊老爱幼、团结互助、严于律己;他们热衷公益,修路、架桥、打井、筑亭,精心构建家园;他们崇尚自然,热爱自然,视自然为生命之源,他们崇拜祖先,敬天畏地,他们认为林木神居,水土有魂,世世代代与大自然和谐相处。</p> <p class="ql-block">这座风雨廊桥是情人桥,也是进入程阳八寨景区内的第一座通车的大桥。</p> <p class="ql-block">这里,大力实施“旅游富民”政策,充分带动景区及周边旅游交通、民宿酒店、餐饮娱乐、土特产品、休闲度假等旅游产业业态发展,直接间接带动就业岗位超万个,为三江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大团结做出积极贡献。</p> <p class="ql-block">这座廊桥叫永济桥、盘龙桥,是广西具有侗族韵味的风雨桥中最出名的一座,建于1912年,桥长64.4米,宽3.4米,高10.6米,是横跨林溪河的木石结构大桥。苗族节日、壮族对歌、瑶族舞蹈和侗族建筑被誉为柳州民族风情四绝,程阳风雨桥就是典型的侗族建筑。</p> 立于桥头望岩寨。 <p class="ql-block">程阳永济桥是惟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侗族风雨桥。据说该桥与中国的赵县的赵州桥、 泸定铁索桥及杜撰的“ 罗马 的钢梁诺娃上的沃桥”齐名,为世界四座历史名桥之一。</p> <p class="ql-block">作为侗族风雨桥的代表,程阳广济桥是规模最大、造型最美、最有特色的廊桥之一。该桥建于1912年,是一座四孔五墩伸臂木梁桥,分成桥墩、桥身两部分。墩底是菱形墩座,桥身为四柱抬楼式建筑,数个高出桥身的瓦顶飞檐翅起、优美壮观。长廊和楼亭的瓦檐头均有雕刻绘画,人物、山水、花、兽色泽鲜艳,栩栩如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p> 桥头拦路对歌来。 曲罢登桥始进寨。 林溪河边采茶人。 转角遇到侗情爱。 八寨别馆。 岩寨小巷。 相逢客栈。 楼在高台。 岩寨孟井。 水岸木楼。 摄影基地程阳寨。 林溪河畔观景台。 河面彩虹合龙桥。 网红打卡桥上排。 <p class="ql-block">连接岩寨和平寨的合龙桥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是景区内历史最为悠久的风雨廊桥,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p> 平寨的这个院子称为“月也歌堂”,里面有歌舞表演,尽管观众寥寥无几。 <p class="ql-block">穿过寨中的一线天路。</p> 摆地摊的侗族大妈。 寨中一角。 平寨古井。 <p class="ql-block">又一观景台。</p> 平寨的景区公交车站。再次乘车去往景区出口。 景区出口大门,告别程阳八寨。 <p class="ql-block">途径506省道路边的洄龙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座木构石基的纯粹榫卯结构的风雨古桥,属于传统侗族风格建筑,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2年),原名龙皇桥,1931年重修。</p> <p class="ql-block">桥面上覆盖着重檐屋顶,建通廓式阁道二十七间,中央一间最大,行人可在里面歇脚休息,每逢节日在此举行文娱活动。阁内原供奉文昌帝君,故而又称文昌阁。桥两端和中间建有三个多角亭,最上面收尖,置宝瓶,其上百花仙鹤可随风转动,并发出呼呼叫声,真可谓匠心独具。</p> <p class="ql-block">沿着省道继续前行,沿途的很多侗寨都建筑得特别漂亮,尤其是掩映在金黄色的油菜花海之中的一座座灰瓦尖顶重檐建筑,侗风浓郁,如在画中。</p> <p class="ql-block">有一些村寨的新建廊桥虽然规模不大,但是也颇为吸睛,令我们流连忘返。</p>